早听闻奢侈品店柜姐柜哥的态度傲慢,因此喜欢趁着假期出游,走进某C、某G或某L的奢侈品门店体验一番。
ADVERTISEMENT
每次我都身着简便的运动装和球鞋,从进店、体验产品、出店等环节,观察柜姐柜哥的反应,得出上述结果。
国内奢侈品店柜姐对我的态度是:爱答不理!
当时并非假期,加上是奢侈品店,店里客人并不多,柜姐不忙。我一进店,几个柜姐几乎同时斜眼对我进行一番“人体扫描”,随后一如我所料的忽略我,却殷勤招待另2名穿着时尚,手拎着大品牌购物袋的女子。我即使拿起包包端详,身边柜姐也是无动于衷,问起某系列包款时,更是直截了当地说该款式包已经有客人预订了,也没提供其他建议或推荐其他包包,全程爱答不理,让我倍感尴尬。
泰国奢侈品店柜姐的待客礼数:尚算周全。
在体验过程中,也有态度亲和的大牌柜姐,比如泰国的某C,在我和友人进店时,她们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让人心情一下子轻松许多。此外,在我们挑包包时,全程紧随,没做过多介绍,却摆出随时准备提供服务的姿态。
日本奢侈品店,体验感最好。
同时进了某C和某G门店,为了确保每位客人都能享受到一对一的优质服务,都是采取“闭店措施”。等待期间,各别都有柜姐、柜哥来招待我们,并不停跟我们说抱歉,让我们耐心等待进店。
进店后,柜姐柜哥就会仔细向我们询问喜欢哪款及颜色的包包、是自用还是送人,有什么喜好,并对各种款式都仔细并逐一介绍,全程耐心。最后不买,他们态度依旧很好,还热情的把我们送出店门。
有个认识的柜姐透露:每个柜姐柜哥都有过人的“识人术”,一般从客人拎的包(特别是购物袋)、穿的鞋,以及客人的年龄气质等等,判断那人的消费能力,也间接决定他们的热情指数。
另有种说法,大牌之所以那么高冷,那是营销策略之一,是刻意营造的神秘和距离感,这可以很吸引人,但如果分寸拿捏不好,也会把客人吓跑。
后记:只是体验,我没买奢侈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女儿问:为什么“狗欺人”立即被人道毁灭,“人欺狗、虐狗”却没有了下文?
4月1日当天,吉打州发生了2起针对“宠物狗”的事件。首个新闻甚至连续3天上了头条,第二则新闻则无法引起大众关注与兴趣。
先来谈谈首个新闻,当日凌晨,华玲瓜拉吉底德沙比达拉花园一民宅2罗威纳犬挣脱绳索逃出家门见人扑咬,最终致伤5人,其中2名华、巫裔伤者伤势严重,被送往重症加护病房抢救后情况已稳定。
69岁华裔狗主事后配合将2罗威纳犬送到兽医局检查并隔离,后来相信是在四面八方不停施压下,狗主迫不得已同意将两只狗人道毁灭。从事发到狗狗被人道毁灭,只有一天的时间。
类似烈性犬本就具备一定的攻击性,加之未经专人正确训练与严格管理,它们发狂溜出屋外伤人,这些本就是狗主必须承担的责任,结果却是它们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而这出悲剧的主人公不仅仅是那5名受害者,也包括2只已经被“伏法”的罗威纳犬。
同一天傍晚,双溪大年佳乡岭一住宅区内,几个“熊孩子”在家长注视下,朝着邻居家3只拴在笼子里的菜狗扔石子丢爆竹,可怜无处可躲的菜狗几次被硬物击中后,鼻子周围和眼睛瘀伤肿胀。外籍狗主事后将电眼视频发布到网上,并写出这幺一句话:“为什么马来西亚的狗,待遇那幺差?”让我感触颇深。
那天女儿问我:为什么“狗欺人”立即被人道毁灭,“人欺狗虐狗”却没有了下文?为什么她所认知的世界对狗狗充满了敌意?如果媒体不刻意去“放大”或报道这新闻,那2只罗威纳犬就不会死,对吗?
在人类主宰的社会中,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造成伤害,必须依法严惩。同理,如果狗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和造成伤害,也必须对狗严格管制,并依法追究狗主的责任。我告诉女儿,无论我们多么爱狗,把狗当成自家人,还是要遵循社会的秩序。
也许,女儿看到的世界只是她的周遭,她并不理解我国多元的一些敏感性。
从宗教角度,在穆斯林信仰中狗是不洁的。我曾为此询问了身边的穆斯林朋友。她们说,其实回溯到伊斯兰早期阶段,当时的穆斯林与狗的关系非常友好。先知穆罕默德生平传教的一些官方记载中,他本人也在狗在场时祈祷过。只是数百年前爆发的疾病与瘟疫,让穆斯林将爱吃垃圾的狗狗与瘟疫挂钩,为此几次展开大规模的灭狗行动,最终演变成厌恶狗狗,但一些生活在城市中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穆斯林,对狗狗的态度还是友善的。
我告诉女儿,无论媒体有没有去报道这新闻,那2只罗威纳犬的命运还是一样的,毕竟它们确实伤了人,而此事已在社交媒体上传开,民众铺天盖地的指责和骂声也会迫使执法单位尽早采取行动,否则民怨难平。媒体的专业报道正好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提醒狗主们,未来要更加严谨地对待饲养狗狗这件事,避免让悲剧重演。
(作者为本报高级记者)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