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1日訊)精神專科醫生葉思立說,當孩子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通常不是孩子自己的問題造成,而是一個家庭出現了問題,父母和家人應該一起想辦法面對和處理。
葉思立目前服務於太平中央醫院,主修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她昨日在新光大廣場,為檳州華人大會堂青年團主辦的世界預防自殺日活動,針對“傷痕背後的秘密”的主題開講。
ADVERTISEMENT
她提醒若發現孩子自傷,父母必須向孩子傳遞一個明確的訊息,即希望可更好地瞭解孩子的痛苦,幫助孩子以更安全的方式表達痛苦,並緩解痛苦。
她說,父母發現孩子自傷時,可能有恐慌、驚嚇、生氣、失望、傷心、疑惑、內疚和害怕等的情緒,但父母必須照顧好自身的情緒,不能因為激動而影響處理方式,導致孩子拒絕與家人分享問題。
勿責怪須傾聽
“父母與孩子談這問題時必須冷靜,給時間問,然後慢慢傾聽,不要教訓或責怪孩子,期間也要注意自己的表情。”
她說,最重要的是父母向孩子傳達關心與愛,展現出願意陪著孩子面對的態度,不能採取否認和迴避的態度,因為迴避問題將導致錯失接收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父母否認孩子自傷不是因為不關心孩子,而是這事情為父母帶來的震撼,遠超出父母情緒可承受的範圍,進而藉助否認來抵禦這股痛苦和恐懼感。”
她說,父母切勿以“孩子只是不小心劃傷的”、“之後不會發生了”或“他玩玩罷了”等的理由,來否認孩子自傷的問題,也不能向孩子說出“你是威脅我嗎?”、“這麼做是不孝順”或“你一定是受到某某人影響”的話。”
她說,父母處理問題時,不能指責孩子或其他養育者,父母之間不該彼此指責,而是互相支持。這樣才能建立起更好的家庭氛圍,為孩子帶來安全感。
她強調,青少年自傷也是一個家庭出現了問題,但這也是父母重新反思養育方式,與調整養育策略的關鍵時刻。
有懷疑須直接詢問
懷疑孩子自傷時,父母該不該問?
葉思立說,許多父母的確會有“該不該問孩子”的疑問,因為他們擔心,若孩子沒自傷,這詢問會否帶來反效果,導致孩子產生自傷的念頭?
她提醒,即便父母不問,孩子也會知道“自我傷害”這回事。因為現今的青少年可從其他管道,比如社媒資訊或朋友取得資訊。
因此她認為,父母若有懷疑就要直接詢問孩子,若孩子從其他管道接收錯誤的資訊,父母也可趁機糾正。過程中,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的關心,以及對此事保持開明和“願意傾談”的態度。
“一些自傷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正常,不敢問,也不敢跟其他人講起這事。若父母開口問他們,孩子或許會感到鬆一口氣。”
處理孩子自傷問題須有耐心
葉思立提醒,處理孩子自傷問題是個漫長的過程,父母必須有耐心,也要持續地有動力和決心。
“父母也要學習其他比較健康的減壓和應付情緒的方式,切記要保持樂觀,不要放棄。”
她說,父母應該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這樣也可讓父母更有勝任的能力,與孩子有效溝通,幫助自傷者和家人重新認識和理解自傷行為。
她說,尋求專業幫助,可讓自傷者接受精神疾病的評估,並根據情況進行心理與藥物治療。但無論如何,專業人士並不能取代父母。
7%至46%青少年有自傷行為
葉思立指出,研究顯示,7%至46%的青少年有自傷行為,通常在12歲至14歲開始嘗試自傷,以女性的自傷率偏高。
她說,最普遍的自傷方式(約70%)是割傷自己,割傷的部位通常在容易接近和容易隱藏的地方,如在前臂和大腿製造傷口。
她說,自傷瞬間的疼痛可產生安多芬,可在瞬間減少痛苦感和帶來愉快的感覺。所以,青少年面對問題時,會用這方式來逃避情緒的問題。
她提醒,若青少年出現一些自傷的跡象,就要多加關注。比如身體頻密地出現傷口、即便天氣炎熱但突然愛穿長袖衣和長褲、床單、毛巾、紙巾和衣物出現血跡、突然喜歡收集尖利物品如剃刀和刀片、迴避可看到傷口的情況如游泳,以及自我隔離、出現絕望感、睡眠和飲食受到干擾、學業退步等。
葉思立列出5類自我傷害的行為:
1)無心自傷:即便知道一些活動有高風險可導致死亡,如非法賽車,但他們仍然參與。
2)自傷行為:發育遲緩的孩童因為無法表達自己發生的事或感受,而出現拉頭髮、咬自己或把頭撞向牆的行為。
3)非自殺性行為:沒有自殺意圖,但出現不被社會認可的故意自我傷害的行為,比如割傷或燙傷皮膚、打自己。
4)自殺未遂:有自殺念頭而採取自殺行動,但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完成,獲得挽救。
5)自殺:結束生命。
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症狀如下:
1)情緒:容易害怕、特別敏感、容易生氣、內疚、絕望、自責、慚愧
2)行為:暴力、偷竊、愛說謊、逃學(穿著校服出門但沒去上課,帶有隱瞞意味)、不願上學、濫用酒精或毒品、粘人、失眠、尿床
3)人際關係:不信任別人、愛吵架、自我隔離、容易覺得被人拒絕
4)身體狀況:氣喘、頭痛、胃痛、身體疼痛或僵硬、頭暈、胸口感覺緊、發抖、心跳加速、異常疲憊、胃口或體重大增或大減
5)思想:無法專心、容易分心、猶豫不決、無法享受、善忘
6)其他:(突然的轉變)學業退步、不修邊幅、不愛整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