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12:18am 06/09/2023

大新闻笔

小学生

赌盘

陈嘉盈

大新闻笔

小学生

赌盘

陈嘉盈

陈嘉盈|孩子开赌盘赚逾千,是喜是忧?

近日新闻报道,一名就读于国际学校二年级的女生背着父母,在校开盘赌大小,“赚到”逾千令吉。

另有一名小女生为了抽到“小礼物”,每次花费4至6令吉(2至3次)在班上玩tikam(随便猜)游戏,并且已开始成瘾,因为即便她拿了20次的“谢谢”(意即:没有礼物)或者没有抽到心仪的礼物,还是要继续花钱抽奖,后来,因为花钱如流水(2周花50令吉在该游戏上),被母亲揭发并向校方举报此事。

ADVERTISEMENT

其实,类似事件在学校里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屡屡发生,只是所涉及的金额,也随着物价上涨,学生零用钱增加,跟着大幅度增加罢了……

贴文底下的留言评论两极化,但多数都是针对那2名涉及“开”或提供具有赌博性质游戏的小女生,有网民称小女生“有商业头脑”、“孺子可教也”;较清醒及理智的网民则认为要纠正孩子的观念,并灌输正确的金融或生意知识;很少有人提及那些涉赌或玩tikam的学生。

赌博,是指包括在玩牌、掷色子等等地娱乐游戏时,以财物或者拿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做筹码,来决定财物归属,而这种行为有悖于社会道德和法律,也是一种损人利己的犯罪行为。

大人们虽从小教育孩子不能涉赌,却忽略了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潜藏赌博性质或内容的游戏,比如抽奖游戏、捞小黄鸭游戏,或者是价格不菲的盲盒(类似于tikam)皆牵涉到“赌博”机制。

据悉,一个普通甚至手工粗糙的手办在变成盲盒后,价格可以翻好几倍。这种看似无伤大雅的盲盒,对年轻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在同学之间容易产生攀比心,甚至出现如“赌徒”般的成瘾性。

或者,那种期待感能缓解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但这种感觉经过不断刺激下,终会成瘾,以至于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我国并没有专治孩子或青少年赌博问题的对策,教学大纲中,也很少涉及赌博的内容,以至于在上述事件中的小女生,像是根本没有意识到那是严重违规的行为。

家长应该关注这件事,并可从侧面了解孩子们在外的用钱和交友情况、孩子的情绪变化等,防范孩子陷入生活中的那些“赌博陷阱”而不自知,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以及认清那些潜藏赌博性质的游戏。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2:32pm 08/04/2025
大新闻笔 | 陈嘉盈-狗欺人被灭 人欺狗没下文?

女儿问:为什么“狗欺人”立即被人道毁灭,“人欺狗、虐狗”却没有了下文?

4月1日当天,吉打州发生了2起针对“宠物狗”的事件。首个新闻甚至连续3天上了头条,第二则新闻则无法引起大众关注与兴趣。

先来谈谈首个新闻,当日凌晨,华玲瓜拉吉底德沙比达拉花园一民宅2罗威纳犬挣脱绳索逃出家门见人扑咬,最终致伤5人,其中2名华、巫裔伤者伤势严重,被送往重症加护病房抢救后情况已稳定。

69岁华裔狗主事后配合将2罗威纳犬送到兽医局检查并隔离,后来相信是在四面八方不停施压下,狗主迫不得已同意将两只狗人道毁灭。从事发到狗狗被人道毁灭,只有一天的时间。

类似烈性犬本就具备一定的攻击性,加之未经专人正确训练与严格管理,它们发狂溜出屋外伤人,这些本就是狗主必须承担的责任,结果却是它们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而这出悲剧的主人公不仅仅是那5名受害者,也包括2只已经被“伏法”的罗威纳犬。

同一天傍晚,双溪大年佳乡岭一住宅区内,几个“熊孩子”在家长注视下,朝着邻居家3只拴在笼子里的菜狗扔石子丢爆竹,可怜无处可躲的菜狗几次被硬物击中后,鼻子周围和眼睛瘀伤肿胀。外籍狗主事后将电眼视频发布到网上,并写出这幺一句话:“为什么马来西亚的狗,待遇那幺差?”让我感触颇深。

那天女儿问我:为什么“狗欺人”立即被人道毁灭,“人欺狗虐狗”却没有了下文?为什么她所认知的世界对狗狗充满了敌意?如果媒体不刻意去“放大”或报道这新闻,那2只罗威纳犬就不会死,对吗?

在人类主宰的社会中,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造成伤害,必须依法严惩。同理,如果狗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和造成伤害,也必须对狗严格管制,并依法追究狗主的责任。我告诉女儿,无论我们多么爱狗,把狗当成自家人,还是要遵循社会的秩序。

也许,女儿看到的世界只是她的周遭,她并不理解我国多元的一些敏感性。

从宗教角度,在穆斯林信仰中狗是不洁的。我曾为此询问了身边的穆斯林朋友。她们说,其实回溯到伊斯兰早期阶段,当时的穆斯林与狗的关系非常友好。先知穆罕默德生平传教的一些官方记载中,他本人也在狗在场时祈祷过。只是数百年前爆发的疾病与瘟疫,让穆斯林将爱吃垃圾的狗狗与瘟疫挂钩,为此几次展开大规模的灭狗行动,最终演变成厌恶狗狗,但一些生活在城市中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穆斯林,对狗狗的态度还是友善的。

我告诉女儿,无论媒体有没有去报道这新闻,那2只罗威纳犬的命运还是一样的,毕竟它们确实伤了人,而此事已在社交媒体上传开,民众铺天盖地的指责和骂声也会迫使执法单位尽早采取行动,否则民怨难平。媒体的专业报道正好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提醒狗主们,未来要更加严谨地对待饲养狗狗这件事,避免让悲剧重演。

(作者为本报高级记者)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