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兩週的西馬之行,我們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回亞庇。
夜晚的亞庇平靜無常,當車子途經興建的大道,我們抱著一絲希望一看,果然還未開放,這意味著接下來上班上學的塞車經歷是必然的,想到此心再度一沉。
ADVERTISEMENT
離開半個月,迎接我們的是,滿滿灰塵的家。放下行李大小包,先生手快腳快地拿起拖把和溼紙巾,我則帶著孩子們洗澡。衣褲一脫,一股濃郁的味道傳來,小寶的紙尿片滿是黃金。我飛快地替小寶洗好屁股,正想沖洗身體,熱水器發出“都都”聲響,水卻沒出來。我大感不妙,關掉熱水器,衝去廚房和另一間浴室,洗手盆滴水不出,我這才大喊“停水了!”
航班延遲,全身的疲累和突然的停水,讓我頓時失神,大寶比我坦然,她說,沒關係,我們直接換睡衣吧。睡吧,睡醒說不定有水呢。
隔天睡醒,水依然毫無音訊,我猶豫著是否要上大號,最終還是聆聽身體,完事後把馬桶蓋蓋著,並宣佈此廁所已無法使用。
幾經打聽消息,原來大廈的水喉破裂,因此得關閉24小時搶修。沒有水源,諸事不便,我們早上去超市買了數瓶飲用水,勉強準備簡單的午餐,忍耐著無法洗澡的鬱悶。
外食晚餐後,我們稍遲迴家,一心期盼可以衝個熱水澡。沒想到,電梯門一開,發現居民的手推車上是滿滿的數桶水,其他人則手提空桶,我們頓時看傻眼。
該不會真的又沒水了吧?
回到家,我急忙衝去開水喉,果然沒有水。我看了看手機的信息,腳下一軟,坐在沙發上。果然,水喉修了又再漏水,需再等48小時。
苦等了一天,油膩的碗碟和奶瓶,一桶滿滿的衣服,還未沖掉糞便的廁所,滿身的黏黏,滿身的狼狽,多重的打擊讓人好想臭罵,再痛哭一場。
先生提了水桶去樓下排隊,不到十分鐘回來說,排隊的人很多,水流得太慢,沒辦法等下去。我趕緊聯繫樓下的廉價酒店,所幸還有空房,我們二話不說,收拾衣服和毛巾,就駕車下樓。
洗了熱水澡,整個人舒服了,內心的委屈也隨著熱水沖走了,頭腦也清醒了。便利店的大筒飲用水已被一掃而空,只能買一箱小瓶裝應急。為了避免人潮,先生在深夜時分和清早去提水,果然快多了。提回來的水先沖洗馬桶,再清洗廚房用具。髒衣服只能勉強打包袋子放一旁,再心急也無法改變現狀。
隔天,先生從辦公室抬回3大筒飲用水,日子不能因為水而耽擱,飲用水除了喝還需拿來清洗餐具和奶瓶。傍晚,先生提早取水,一家4口終於能在家裡洗澡了,真的很感人。夜晚,管理層傳來好消息,承包商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隔天早上9時估計就可恢復水供。
熬過了60個小時的失水危機,我們開心得無法言語,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洗乾淨,再洗手準備午餐和羹湯,好好吃飯,好好沖涼,好好過日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把孩子们送去学校后,时间约七点半,我在想着要去咖啡厅看海景用餐,还是回家吃了,准备午餐,才出来采购?
虽然包包里早已装着早餐,但我想了想,还是往家的方向驶去。孩子们的学校离住家很近,开车只需十分钟。
回到家,我把包包里的白色便当盒取出,先去厨房泡一杯甜菜根麦片。加了甜菜根的粉红热饮,色泽迷人,好暖肚。我坐在餐桌上,开始吃早餐。
今天的早餐是大宝最爱的法式吐司,将前天做的麦片吐司,泡在加了牛奶的蛋液,在锅子煎一煎,就有诱人的香味了,连坚持只吃巧克力面包的小宝也买单。
法式吐司外脆内软,即使不沾蜂蜜,也很好吃。早餐吃完后,我坐在灰色的沙发上,看着窗外的蓝天,心头有一丝撇不去的纳闷感。
小宝今年五岁,本来就是调皮活泼的孩子,最近他总是把“干嘛”挂在嘴边,听了几天,我都快受不了。
“干嘛啦你?”
“干嘛要这样?干嘛干嘛!”
无论是善意提醒,还是严肃的对话,他都毫不客气地回应“干嘛”,事后还要吐舌头扮鬼脸。我曾和他认真说,干嘛这两个字很粗鲁,听者不爽,要么就以“为什么”来取代,要么就不说。
当然,我的话没有被他听进去。
几天前,他把纸张散落在桌上,地上,看到家里乱糟糟,我强忍心中的不爽,请他清理。他不屑地回复干嘛啦,继续沉醉在自己的世界,直到睡前还无动于衷。
我加重语气,指示他清理才能进房。他瞪着我说,说“干嘛啦你”。
“别再和我说干嘛!干嘛干嘛!难听到爆!再不收拾,就要罚站!”我几乎咆哮。
他这才乖乖地收拾,事情总算告一段落。
绕在心头的烦躁赶不走,还是动动手做菜,要是再听到那两个字,见机行事好了。
中午,接孩子们回家,一如往常,小宝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干嘛啦”再次登场。
“干嘛你?干嘛干嘛!不要讲话了!”
“你干嘛骂人?你干嘛?你到底要干嘛!”我忍无可忍,以牙还牙,反正好说也没用,以“干嘛”回应他,让他感觉一下,听到这话的感受。
我们就这样,“干嘛”对方数回合,气得脸热乎乎,彼此不让步。
大宝看情势不对劲,她过来轻轻拍我的后背,说:“妈妈,下次弟弟如果说干嘛,你试试看不要理他。让他自己说就好了。等他冷静下来,我写一封信给他,他一定会找你念信,这样你们就会好回了。”
大宝善解人意,总是在我情绪卡关时,说出温暖的话。我用力点点头,衷心感谢她的点子。
果然,当我不给任何反应,小宝的干嘛出场次数,逐渐减少了。平日,载送他们上学的途中,我也绞尽脑汁,以故事包装“干嘛”的道理,小宝也慢慢理解,干嘛很粗俗。当他要说那两个字,我立刻请他说“为什么”。
“干嘛啦干嘛”,也许还会持续多一些日子,但没关系,我有的是耐性和坚持。当他听我重复了数百次的“为什么”,会被母亲的用心良苦感化?我相信,这一天将会到来。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