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7日訊)檳城綠色教育工作協會(GREW)主席許子然指出,永續發展教育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因素,而在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兒童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他說,兒童不僅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創造者和領導者。
ADVERTISEMENT

他日前在該協會與理科大學地理學會舉辦2天1夜“永續發展教育小學生領袖營”的開幕儀式上說,唯有賦權予兒童,加強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作用和責任感,方能瞭解地球所面對的環境危機和永續地改善氣候變化問題。
近60學生參加永續發展營
上述領袖營獲得州內18所各源流小學近60名學生參與,並由威省市議員王澤欽開幕。
此領袖營旨在讓兒童發揮自身力量和培養具有全球化思維和本地化行動的心態,併成為學校和社區改革的推動者,採取行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此外,王澤欽說,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解決全球面臨的挑戰,但實現這些目標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而是每個人都應發揮其角色。
“每個人都能為控制全球氣候變化獻出一分力,通過改變習慣,傾向於對環境危害較小的選擇,我們有能力應對氣候挑戰,建設更永續的世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巴生6日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诗词,当数杜牧的这首《清明》,最脍炙人口,然而在小朋友眼中,清明又是怎样的一幕形象?
儿童的画笔纯粹而真挚,他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最贴近诗的境界。今年巴生博雅艺术中心特以清明节为主题,结合优美的诗词呈现“童画清明”,让艺术成为祭祖与缅怀的桥梁,在笔墨间感悟传统文化的深远意蕴,同时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先辈,传承孝道。



中华文化向来崇尚孝悌,百善孝为先;同时,吟诗咏词亦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表达。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留下无数不朽诗篇,吟诵清明节的思念与追怀,其中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诗画同源,正如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这句话用来形容儿童的绘画最为贴切。
博雅艺术中心冀望“童画清明”成为一场温暖而有意义的艺术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的世界,透过他们的画笔与想象,踏入诗的境界,感受诗词的意韵之美。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