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摄影:颜维陞
ADVERTISEMENT
新村长大的村民,都有一种独特情感,即使长大搬离老家,依然会惦记着它。
因它是一个遮风挡雨,陪伴村民长大的故乡,所有童年记忆都已烙印其中。
今天要讲的,是新村住了4代的麦氏兄弟姐妹,因不舍得让老家荒废掉创办了“早点有你咖啡铺”,短时间内爆红,外地游客纷纷前往打卡拍照。
麦氏咖啡铺是由大姐麦玉仙、二哥麦秀昌、二姐麦玉意、三姐麦玉凤和小妹麦秀凤联合创办。大哥麦汉昌全家2000年已定居国外,因此没有参与“早点有你咖啡铺”。

按计划半年内变早餐店
麦玉仙指出,已故爷爷麦培邦和已故奶奶简雁,1940年即入住这老家,过后由已故父亲麦忠诚与母亲林雪芳继承。
她说,兄弟姐妹长大陆续成家立业后,一度就只剩父母亲和二哥麦秀昌一家四口住在这里。

“直到2020年父亲逝世,二哥也在城市园买了新屋,决定全搬到新家居住。”
她说,如果屋子空着没有人住,很快就会出问题,如白蚁和下陷等,于是大家就建议开设一家饮食店,最终一致通过做早餐,半年内按计划完成老家变早餐店的工程。

“起初,我们只是要保留老家原貌,因为这里真的有太多儿时回忆,翻修成早餐店也可以给村民有个地方喝茶聊天,游子返回家乡时,也可到此体验满满的家乡情。”
她说,其实一家人都没有饮食业经验,都是从零开始,只相信同心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
“今天有这样的成绩,大家也感到非常开心,当初做出的决定与选择,今天证明是正确的。”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槟城27日讯)槟州社会发展及非伊斯兰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教育则是传承的桥樑。州政府将持续支持融合教育、宗教文化与社区精神的民间倡议,推动文化活动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运动,让文化在生活中生根茁壮。
林秀琴昨日下午主持“槟城庙会──文化插秧计划3.0”颁奖典礼暨《文化护照》推介礼时说,这项计划从最初的萌芽构想,发展至今已成功覆盖全槟99所小学。

她说,今年槟城庙会志工再次走入校园,亲手分发近3000本特制记事本,鼓励家长陪伴孩子参观庙会后,透过绘画、文字或手工作品,记录他们眼中的文化风貌。令人感动的是,庙会结束后,志工们逐一回访校园,最终成功回收多达2600本学生作品,展现出孩子们对文化的真诚投入。
216得奖作品 发林阳光中心展出
林秀琴指出,文化传承不能仅靠一时热情,而是需要有系统、有耐心、有温度地长期耕耘。“文化插秧计划”正是以时间灌溉、以爱心守护的文化新传模式,希望让文化在新一代心中稳健扎根。
当天举行的“文化插秧计划3.0”颁奖典礼上,主办单位“传承者”公布了216份得奖作品,其中76份作品获得特优奖,另有140份作品荣获优秀奖。得奖作品即日起至本周日,在发林阳光中心大厅展出,欢迎民众前往欣赏,感受年轻世代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创意。
锺健美:推《文化护照》记录文化旅程
“传承者”秘书兼“2025槟城庙会”总策划锺健美宣布,继“文化插秧计划”后,团队将推广全新项目《文化护照》。
她解释,这本“护照”并非用于出国旅行,而是一份记录个人文化旅程的象征。

锺健美说,只要参与“传承者”举办的文化活动,或成为志愿者行动小队的一员,即可免费领取《文化护照》。每参加一场活动,便可在护照上盖章,每一枚印章,都是个人与文化相遇的见证,也是持续点亮文化故事的印记。
《文化护照》推介仪式由林秀琴及槟州各姓氏宗祠联委会主席何瑞春联合主持。出席者包括“传承者”主席郭素岑、亚依淡州议员黄顺祥、阳光中心管理公司Crimson Omega公司首席执行员黄秀萍、槟州各姓氏宗祠联委会总务林春煌、理事黄孙尧、伍冠福、孙德来、吴天龙及王连成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