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27日訊)成立近14年,紅毛芭居民協會依靠資源回收的商業營運,不僅自給自足維持地方上的治安工作,還有盈餘回饋和推動社區公益,捐助弱勢族群。
打昔紅毛芭居民協會經濟來源來自於福喜園會所和珍珠城巴剎旁的2間環保中心,以及一間長期提供紙皮回收的工廠。
ADVERTISEMENT
成立於2009年5月的KG志願巡邏隊,在2010年成立福喜園資源回收中心,KG志願巡邏隊在2016年改名紅毛芭居民協會。
陳助順:收入捐助弱勢
居民協會主席陳助順受訪時說,居民協會的開支,包括會所的水電費、巡邏設備如對話機、活動基金等,都是靠資源回收所得的收入來維持。而變賣的紙皮收入,用來購買校服和書包回饋給各族貧窮家庭,迄今已經第5年。
從以前一年總收入2000多令吉,到目前不包括工廠的紙皮,2所環保中心一年就可賺取5000多令吉,紅毛芭居協走在自我成長至回饋社區的軌道上。
這十多年來2個資源回收中心的工作,都是靠會員們不懈的分工經營,“業務”不僅沒有鬆散甚至還擴展。
陳助順說,今年1月有一名隊友承包了工廠的廢品,將廢品拉回會所分類之後,充當組織的活動基金。
“這個大型垃圾桶一個月能拉三四桶,一次可以賺取100至200令吉不等,一個月也就有五六百令吉,今年一月到現在我們已經收到1000多令吉。”
據他說,巡邏隊的對講機已經提升至電話卡,活躍隊友有20名,也買了保險。因為資源回收的錢維持組織運作有餘,該會便把錢投入到慈善行業,不時購買食品和日用品給病患和窮苦家庭,以及舉辦佳節慶典。
隊員會員都是義務性質
陳助順說,在冠病疫情嚴重期間,理事會購買3臺製氧機,以供在緊急時刻派上用場,拯救性命。而在南馬大水災,該會也撥款賑災。
“我們也成立了太極舞,每次有甚麼活動,帳蓬也是由會員自行搭建,沒有向外租借,這方面省下不少費用。這一路走來,隊員和會員們都是義務性質,齊心分工,賬目透明公信,所以走到今天,資源回收的工作仍然順利和有效率。”
福喜園資源回收中心依然扮演其角色外,現已提升至技術訓練中心。
陳助順說,之前威省市政局派出導師,前來指導婦女組把橫幅、包裝塑料等質料製成手工藝品,市政廳也帶過葡萄牙人來會所參觀成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