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馬新聞

發佈: 3:45pm 09/03/2023 4290点阅

清真寺

圍牆

紅漆

汙辱宗教

清真寺

圍牆

紅漆

汙辱宗教

清真寺圍牆噴汙辱宗教字眼 警方立案調查一男子

(雙溪大年9日訊)一名行為怪異男子在斑鳩灣城鎮圍牆,用紅漆噴上汙辱宗教的字眼,路人攝錄其怪異行為,並上載至社交媒體,引起眾多網民不滿、憤怒和譴責,警方接到報案後已立案調查,同時追蹤男子的下落。

男子在清真寺圍牆噴上具汙辱性字眼。(視頻截圖)

瓜拉姆拉警區主任再迪受詢時證實接獲報案。再迪說,該事件發生在週二早上,警方根據報案人提供的視頻線索,追蹤該名男子。

ADVERTISEMENT

“視頻中,男子在清真寺後牆上噴字漆,但有關的字漆已經被擦掉,而牆面也重新粉刷了。”

男子亂噴紅漆的行為,令人氣憤和不解。(取自臉書)

“警方籲請民眾切勿做出挑起各族敏感神經的猜測,避免破壞種族和諧。一切交由警方調查,包括調查男子的行為動機。”

在這則長38秒的視頻中,男子身穿棕色短褲及T恤及一雙深色球鞋,手裡拿著一瓶噴漆在清真寺圍牆上噴上侮辱字眼,其惡劣行徑被一名路人發現後,遭路人大聲呼喝,男子急匆匆離去。許多網民在貼文下譴責男子無禮及沒有教養。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6:59pm 05/05/2025 454点阅
【读家投稿】密严 / 在大马聆听祷告声的日常

小外甥某次从东马来西马游玩,第一次听到清真寺的宣召礼,大感惊讶,问爸爸:“他们吃饭前要唱歌?”因为妹夫全家都是基督徒,或许那召唤让小外甥想起了基督徒的饭前祈祷、谢饭仪式。

生活在马来西亚,清真寺召唤信徒礼拜的宣礼不时声声入耳,更精确地说,是一天5次。当住家周围的清真堂以扩音喇叭此起彼落播放,有些人可能不习惯。幸好我是喜欢的,尤其是某些男低音的祷告,配合上调校清晰的混音器,让我脑中生起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象,甚至也会联想到太史公〈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教徒向形而上的神呼告,其实是人类的大想像力,不只能减轻个体伤痛,也是安抚自己,暂别沉溺往事,往后开创人生的正途。

小外甥某次从东马来西马游玩,第一次听到清真寺的宣召礼,大感惊讶,问爸爸:“他们吃饭前要唱歌?”因为妹夫全家都是基督徒,或许那召唤让小外甥想起了基督徒的饭前祈祷、谢饭仪式。也曾遇见能吟诵可兰经(按:也译作“古兰经”)的华人朋友,本来想向他请益学习,但他一口回绝,说他可能发音不标准,万一学错了,以后就很难改正,提议我直接去清真寺向宗教师学习。几经考虑,碍于自己不是穆斯林,万一宗教师说非教徒不得学习可兰经,或直接邀请我当教徒,届时我也不好拒绝。这事也就作罢了,反正想学习阿拉伯文发音,网上油管其实也有不少视频。

《古兰似海》作者卡拉·鲍尔自小生活于中东地区,后长大为记者,911后有感于西方媒体在报导伊斯兰世界的流于表面,决心请教同事兼挚友阿卡兰,针对伊斯兰的源头——可兰经开展长时间的学习历程。阿卡兰有跨文化身分,身为虔诚穆斯林,既享有伊斯兰“谢赫”的至高地位,又在牛津大学的学术殿堂占有一席之地,前一身分让他必须将西方价值带入伊斯兰世界,包括至今仍守旧的印度伊斯兰世界,筹办一所女子伊斯兰学校、向信徒解释使用汽车是否符合教义、指甲油上能否“贴花”,后一身分则要将伊斯兰教介绍给西方,因此他撰著《女圣训专家:伊斯兰的女性学者》,从古老的文献里挖掘出上百位向男性传授可兰经的女学者,这些女性被掩藏隐蔽而消失在历史洪流。

阿卡兰向作者介绍可兰经的第一课,地点在牛津某咖啡店里,而不是正规宗教场所,当作者不无尴尬地承认,虽然自幼旅居伊斯兰地区,但从未认真翻阅可兰经,阿卡兰的回答让作者与我同感震撼,他说:“岂只是你,大部分穆斯林也没读过,既使读了,也是有看没有懂,古兰经对他们来说很陌生,他们只是循规蹈矩信奉。”因为经文里的古阿拉伯文除了能让信徒吟诵,其意义实际由伊斯兰律法学者诠释,其中伊斯兰四大律法学派,经上千年后,著作汗牛充栋,互有扞格。

作者当然追问,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执迷于伊斯兰律法,何不重头回溯可兰经?阿卡兰以为,除了信徒本来就不具备古阿伯文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怠惰,无需阅读、质疑、或思考,只要依循教士所说,没有比这更轻松了。阿卡兰说:“可兰经里反复强调的是什么?心的纯净,那才是最重要的!砍断小偷的手——这类书里只提过一次的事!——怎会变得对某些人如此重要。”不但如此,古兰经里也没提到圣战、女性必须配戴头巾……这些林林总总的生活规定,都是出自后来的伊斯兰律法,而不是原初的可兰经。

阿卡兰认为可兰经只是不断被人断章取义的引用,因为经文太难,全书其实是默罕默德一生里所收到无数来自上天的启示,譬如给先知的第一则启示,其实并不在书里的第一章节,而是安排到相当后面的第九十六章。这样的著作安排,本来就不是受现代人能轻易读懂,除了生活习惯与古代大相径庭,诠释方法也不是现代学术能轻易攻克理解。

阿卡兰主张政治寂静主义,当面对极端穆斯林,他号召回归真主之道。个人层面上的选择当然没有问题,但现实就在于,一旦放弃话语权,温和穆斯林现实上保持沉默,就会被极端穆斯林代表。无视于现实的纷纷扰扰,结果就是无所作为。在某些人眼中,阿卡兰也是极端分子,他立足于政治狂热的另一端。

相关文章:
【读家说书】宗教纷争不断,回到可兰经找答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