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李發聯
(吉輦25日訊)什麼是學思達? 這是數年來國內一些教師引用來自臺灣的張輝誠老師推動的新教學法,通過更人性化和學生自學、思考問題、小組討論、表達,老師再統整,進而培養學生成為具備21世紀核心素養的未來人才。
ADVERTISEMENT
學思達教學法是以主動替代被動,讓學習過程變得人性化,老師可通各種講義引發學生自找答案,有問有答,並設獎勵積分,而在拍賣會上學生可用積分換禮物作為獎勵。
為讓馬來西亞學思達教學法更為普及化,2016年古樓育才小學就辦了一場工作坊,讓這顆小種子發芽。事隔7年,學思達教學社群今年配合角頭南華小學四機構聯辦社區醒覺運動2.0活動,日前在南華小學再辦一場學思達工作坊,獲得85位來自全馬各地的老師參與。
許詩潔:後進生學會積極有進步
接觸學思達教學法超過7年的古樓育才小學老師許詩潔受訪時,育才小學於2016年邀請到張輝誠前來主講,讓參與者更瞭解學思達的基礎概念、講義、如何推行等。
她最大的成就是希望通過學思達教學,可以讓後進生從消極學習變為積極學習,看到他們明顯進步,這是她落力推廣的動力。
她說,學習本來就是本能,如小孩自學走路、學講話、吃飯,都是本能,學思達就是讓他們發揮本能。
許詩潔說,這次的活動經費預算4萬令吉,獲得南華四機構鼎力支持提供講師費、住宅,讓他們順利完成今年的學思達工作坊,這就是給合社區力量,讓家長更瞭解教育的一些改變轉型。
謝漢文:結合社區力量為教育獻力
統籌這次角頭社區醒覺運動2.0的南華校友會會長謝漢文說,華社或董家協一路都在硬體方面給校方支持,但對教育方針或政策一般都不很瞭解,所以通過社區教育關懷等活動,深入推動社區運動,結合社區力量為軟體教育獻力。
他說,活動中也邀請吉輦縣內的董家協、校友會等交流聯誼,以期在日後結合更大力量,達致社區資源分配,舉辦其他大型活動如薩堤爾(Satir)心靈安頓課程,各區董家協可以在各區領養不同項目如家長、老師及學生,資源共享。
謝漢文說,科技一直在改變,過去的冠病疫情為教育帶來衝擊,教師也要不斷的充實最新教學法,應對日新月異的改變。
廖蕾荔:學思達能體現教學成效
來自沙巴的廖蕾荔老師在工作坊是以分享者身分參與,她說,自從師訓畢業後到學校教學約6年,自感教學有所不足,因現今教學也是要學生自學、思考、作答等,她所學的沒有一套系統,只是東學一點西學一點,經過詩潔介紹,2016年就來到古樓育才參與學思達。
當年是張輝誠親自從臺灣過來大馬教課,而且當場演練,推廣的五環學思達教學法,讓所有老師受益良多,過後回到校不斷應用,而且有學思達同伴互相支援,在冠病疫情期間也在線上培訓,與臺灣學思達講師共同跟進更新的方式。
廖蕾荔說,現今班級中已沒有分班,這是好事,學思達更能體現其教學成效,老師與學生建立信任關係,保持良好的溝通互信,能把每一位學生潛力激發出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