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大年14日讯)武吉士南卯年底迎来国内第三座太阳能发电站,将再贡献50兆瓦电力的太阳能。
国能有限公司董事经理莫哈末尤斯力查说,武吉士南卯是国内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因此成为太阳能发电领域的抢手区,国能在此原已有一座太阳能发电站,现正计划再在开拓180依格土地,投入武吉武吉士南卯区内第二座,全国第三座的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工程。
ADVERTISEMENT
他今日在武吉士南卯太阳能站建设工地与媒体交流时说,该区阳光照射非常充足,之前建启用的国内第二座太阳能发电站,就已产出30兆瓦太阳能。
“这里(武吉士南卯)到国能转驳站也比较靠近,因此首选在这里兴建国内第三座太阳能发电站。”
他指出,国能预计3月可动工,届时会邀请吉州大臣拿督斯里沙努西主持动土礼,届时
他说,目前已启用的武吉士南卯太阳能发电站,具有13万4880个太阳能光伏板,以及14个变频器,即使受冠病疫情笼罩,加上行动管制令影响,也成功提早114天竣工,并在2020年12月8日启用。
他指出,国能的第一座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在雪州雪邦,产能50兆瓦,在2018年11月已经运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青岛22日综合电)长期以来,太阳能被誉为应对气候变化最有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然而,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其清洁发电能力,而中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却表明,大规模太阳能农场可能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彻底改造整个生态系统。
在中国青海省共和光伏产业园,一支来自西安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对这座覆盖了大片沙漠、装机容量达1吉瓦的太阳能农场展开了深入研究,探讨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研究人员采用DPSIR生态分析框架,考察了土壤成分、温度、湿度、生物多样性等57项环境指标。研究结果出乎意料:太阳能板不仅未破坏脆弱的沙漠生态系统,反而促进了生态复苏。
研究显示,太阳能板下的土壤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优于裸露的沙漠地区。
遮阴作用能改善土壤湿度
究竟是什么在推动这一变化?研究表明,太阳能板提供的遮阴作用能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地表温度,并改善土壤湿度。这些微妙的环境变化,在极度干旱的沙漠中尤为关键——它们有助于植物生长繁茂,并为土壤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从而改善整体生态系统。
过去,沙漠常被视为贫瘠无生命的“死地”,然而这一研究挑战了这一传统观念。
在共和光伏产业园,太阳能板的布局改变了能量分布,使原本极端干旱的环境变得更适合植物生长。这一生态转变不仅可能长期增强当地生物多样性,还为未来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大规模光伏农场是否有可能在生产清洁能源的同时,帮助修复退化的土地?
研究人员称,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光伏设施对沙漠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是正向的,这一发现可能影响全球未来太阳能项目的选址和规划。
尽管研究结果令人振奋,科学家们仍然强调长期监测的必要性。他们指出,尽管太阳能板短期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但其对生物多样性、水循环及气候模式的长期影响仍不明朗。
此外,光伏项目的选址至关重要。并非所有沙漠都适合作为太阳能发电场,不恰当的地点和开发仍可能带来生态破坏。因此,在推广这一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或成生态修复重要力量
这项研究标志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全新认知。沙漠,曾经被认为是不适宜生存的荒芜之地,如今可能同时承担两项重要使命——既作为大规模清洁能源中心,也作为生态复苏的温床。
随着全球向可持续能源转型,这一研究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太阳能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可能成为地球生态修复的重要力量。如果合理开发,人类赖以抗击气候变化的新能源,或许也能成为拯救地球最脆弱生态系统的关键。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