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10日訊)在檳州蓬勃發展了30多年的內陸養魚業,因為海上養殖收成逐日下跌,陸地養殖反道而行前景直線上升,由於州內適合發展內陸養殖的土地有限,高淵港口業者已把養魚場擴展到北霹靂沿海一帶。
高淵港口是檳州內陸養魚場的開山鼻主,因為海上養魚風險高,為了確保活魚的生產量,從1988年開始,海上養魚業者開始轉向開發內陸魚殖,安置水管引進海水,在陸地挖魚塘,開始了檳州的陸地養魚場行業。
ADVERTISEMENT
適合土地幾乎到飽和點
目前檳州的內陸養殖地除了高淵港口之外,也集中在高淵楣南一帶。據知,適合使用的土地幾乎到飽和點。
檳州海上養魚產量近10年因海水汙染和其他天災因素收成不什理想,內陸養魚場趕上這趨勢興起,一些業者從海上轉向內陸養殖。由於檳州土地有限,業者把魚池往外移向北霹靂的峇眼甸、角頭和古樓一帶。
許銀添:海上養魚成本風險高
檳州養魚公會主席許銀添說 ,內陸養殖最先由高淵港口業者開發,原因是海上養魚成本比較高,風險也高,魚只的存活效率低,海上養魚業者才嘗試內陸魚池的發展。
他說,陸地殖養場適合在沿海一帶,因為高淵港口土地有限內陸空地很快就爆滿,業者只能往外物色,方圓不超過20公里範圍,只能往北霹靂和高淵楣南一帶擴展。
“我在10年前已把內陸養殖場擴展到峇眼甸,目前北霹靂適合的內陸養殖地也幾乎用完, 而高楣南適合的土地60至70%已成為養殖場,剩下後面因為太靠近浮羅布隆垃圾場不適合養殖。內陸養殖場條件必須在海的附近,距離海岸太遠,安裝水管取水的費用太高,不划算。”
高淵港口和楣南沿海
千畝地被養殖場佔據
許銀添指出,檳州陸地養殖業主要集中在威南縣,高淵港口和楣南沿海約1000英畝土地被養殖場佔據。
他說,檳州陸地養魚業發展了接近35年,目前已引起漁業局和地方政府關注,開始為此行業進行規劃,未來的養殖場都必須按照城市規劃條規提呈圖測。
“目前,陸地養殖業者只要申請商業註冊就可以經營。近期漁業局、威省市政局和土地局向公會透露要召開交流會,正式規劃陸地養殖業,達到食品安全的要求。”
他認為,雖然陸地養殖業未來會面對專業化的挑戰,但從長期的角度來說是好事,它能保障這行業未來發展,正式統計生產量,也可以追蹤食品來源,是安全食品條件之一。
“其實霹靂州很早之前已實行城市規劃,所有養殖場必須提呈圖測給市政廳,包括池塘排汙系統,當局才會發執照給內陸養殖業者。”
檳海上養魚業走下坡
展已來到瓶頸,合適的養殖區越來越少,養魚場已沒有地方移動,再加上成本不斷高漲,魚獲收成只剩下20至30%,請不到工人,浮羅布隆垃圾場汙水排出海,種種因素衝擊之下,海上養魚業開始走下坡。
許銀添說,檳州海上養魚業在2010年來到高峰,維持不到5年,2015年之後開始走下波,很多業者開始出售海上養魚場,轉向內地養殖。
“海上養殖挑戰越來越高,因為檳二橋建設,適合養殖範圍越來越小,那些要移動魚池的業者已無地可移,海上飼養10年到15年之後,魚場的底部會因為沉澱物,容易引發細菌滋生和海水異味讓魚死亡率增加,業者必須找地搬遷,但檳州海域已無處可遷。”
促檳關注發展深海養魚技術
他促請州政府關注發展深海養魚技術,效仿外國,讓官營公司如檳州發展機構或水務局領先出資帶動發展,等待收回資本後才抽身離開,讓業者接手,挽救海上養殖發展。
“因為深海養殖投資涉及幾千萬令吉,一般業者是沒有能力投資,除非有大企業協助出資,為檳州開拓新的經濟來源。”
陸地養殖業前景看好
因為沒有衰退的跡象,檳州陸地養殖業這10年來幾乎維持著平線水平,前景看好,魚的存活率50%以上,經濟效益比海上養魚更佳。
許銀添說,陸地養殖場需要很大土地面積,60英畝的面積只能建40個養魚池。
陸地養魚場80%飼養金目鱸(Siakap),20%非洲魚,養蝦是替換,魚養久了換成蝦池。
“金目鱸和非洲魚是三大民族皆受歡迎的魚類,我希望檳州政府能規劃開發更多養殖地,配合政府鼓吹的減少依賴海洋捉捕生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