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淡汶区州议员吴俊益日前在崇光小学的迎春活动上,吁请教育部在威中和威北增设华文特殊教育班。
目前,槟岛有两所华小设有特殊教育班,即益华小学及时中正校,而威省就只有威南崇光小学设有此特殊教育班。
ADVERTISEMENT
不过,根据之前有新闻报道,威中的武拉必华小有望今年开办特殊教育班,着实令人期待,也希望计划能如期落实。
回想当年,因人口外流,益华小学面对学生来源严缺的窘况。由于学生人数少,加上时任校长与学校老师对待特殊生的用心,以及董家教的配合,反促成许多特殊生家长慕名而来,甚至长途跋涉也要将孩子送来该校。
随后,益华小学于2012年正式开办特殊教育班,获得教育部委派合格特殊教育老师以及采用正规的特殊教育课程纲要。
当时,大家都为这好消息喝彩,特别是特殊生家长,眼见孩子学习路上终有个避风港,甚是安心。之后,槟岛再增多一所华小开设特殊教育班,即时中正校。
全槟共有三所华小设有特殊教育班,坦白说,是僧多粥少的,何况这些特殊教育班能接收的特殊生人数也相当有限,无法满足更多特殊生家长的需求。
基于此,不难发现,一些华小其实有特殊生就读,但由于是采用主流教育的课程纲要,以致特殊生在学习过程中,获益不大,甚至可能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
州内其实并不乏专属的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国小特殊教育班,只是,华裔家长要把特殊孩子送往这些以马来文作为教学媒介的特殊班,始终有很多考量,担心孩子难以跟老师沟通、无法适应环境等。
因此,可以理解家长们的难处,孩子进不了附属在华小的特殊教育班,唯有退而求其次在华小主流班上课,冀盼孩子有朝一日能跟得上进度,或至少掌握基本的社交能力。
话说回来,华小要开办特殊教育班,校方的考量也甚多,主要就是校舍空间与设备需求,包括各方面的安全条件。
教育部若有计划在各源流学校开办更多的特殊教育班,以造福最大量化的特殊生,除了探问校方意愿,也应实地考察,解除校方的顾虑,并释出最大的配合度。
教育就是树人基业,而更难能可贵的精神意义,就是拼尽全力,也要实现因材施教的真谛,无论是主流或非主流、无论是正规或特殊,而这神圣的使命,皆是教育部与教育工作者所责无旁贷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2023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多达6443名,平均每天有18人,或者每80分钟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丧生,根据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MIROS)的统计,大约80%的车祸是人为疏忽所致,至于道路状况占了大约13%。
6443个死者当中,涉及摩托车的死者多达4480人,占总数近三分之二, MIROS估计,每条人命给国家造成约320万令吉损失,每起严重受伤事故也让国家损失80万令吉。
最近,一对住在雪隆区的好友夫妇带孩子去驾驶学院报名,孩子顺利通过笔试,顺利获得“学习”(L)驾驶执照,当驾驶学院开始安排教学时,朋友才发现现代的驾驶教学,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所内完成。
以前,教练会到家中载学员,然后到一个地点先熟悉操作车辆,通常第二或第三次就让学员自己开车,教练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副驾下方有一个额外煞车踏板,当教练预判学员无法及时停下时,只需要踩煞车停住车辆。
况且,在多数情况下,学员的开车速度不快,也会根据教练要求靠左行驶,紧急煞车不会构成任何问题。
现在,教练把数名学员载到驾驶学院的场地(通常由数间驾驶学院联合经营)后,才让学员坐在司机位置学开车,但教练一样坐在副驾上。
直到考车当天,与过往一样,大部份项目是在封闭场地里完成,至于开车上路则是选在周末车辆较少的时候,理由是担心学员不能适应繁忙的交通流量。
与过去开车上路,增强信心的教学方式,今天的驾驶教学缺乏了这个环节,难怪朋友的孩子已取得驾照两年,到了今天还不敢独自开车出门。
马路上的交通事故无数,倘若我们缺乏完善的驾驶教学,事故只会逐年增加,过去半年发生在槟城威中武吉丁雅“死亡左转弯”的事故,虽然斜坡被普遍认为是肇祸因素,但驾驶者保持谨慎态度的话,或许早已避免伤亡和损失。
交通事故的人为疏忽除了驾驶经验和态度,还有在毒品或酒精影响下开车、不当使用电子装置如手机、睡眠不足等,都是可以造成事故的主因,还有一个就是乐龄司机的逆向驾驶问题,每一次发生后就出现“失智”、“天色昏暗看不清路牌”等理由。
马来西亚是时候仿傚一些国家的做法,规定特定年龄的驾驶者必须每三五年接受体检或测试,通过以后才获准更新驾照,否则,那些“看不清路牌”的驾驶者就像计时炸弹,随时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作者为本报首席记者)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