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分歧。這個道理,是從古至今不曾改變的定律。
上個週末是中秋節,巧遇學校假期,加上冠病疫情爆發後,已有2年餘沒能辦較大型的活動,所以進入地方性流行病過渡期,政府開放所有領域,來到寓意團圓的中秋節,很多華團組織都在守著新常態的情況下,也帶領華裔守著這個中華傳統文化節日,再次舉辦中秋慶典。
ADVERTISEMENT
華總會長吳添泉受邀出席玻華堂中秋晚宴時致詞,也提及大馬華團的情況。全國有過萬個華團,互相扶持,團結就是力量大,人多也好辦事,可惜往往華團有個瑕疵—十八路諸侯,個個都要稱王,所以國內註冊的組織也越來越多,在民主國家裡百花齊放,華社必定會更好,不過華社也應該省思未來何去何從。
他說,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華裔有23%,不過當中有些已在海外生活,在國內的華裔人口應該已少於20%,如果華裔也如馬來人大分裂的政治局勢,那麼將會影響華裔在我國的政治地位,因為區區的20%分成二三十派,每個一派所集合的力量已所剩無幾。
隔天,馬華總會長魏家祥在玻州馬華大會上,也苦口婆心勸告只有區區3個區會的玻州馬華要團結起來,同心協力為馬華、國陣在來屆大選爭取勝利,別再出現扯後腿現象。
這句話,與吳添泉的言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意義深遠。不同的只是,吳添泉是對華社、華團領袖的勸告,魏家祥的話是給馬華的內部提醒。
其實,我們都知道“兄弟折筷子”的團結故事,可是往往利益、權力擺在眼前時,很多人都忘了“一根筷子易斷,十根筷子難折斷”的道理,所以四分五裂。
我們撇開政治不談,單看華社或華團,大家也應該以吳添泉提出的馬來政治圈子大分裂作為一個借鑑,華裔人口本來就不多,現在少子化的趨勢,人口比例更是明顯下降,再繼續這樣為了利益、權力鬥爭,還能有多少的地位可站得穩?有再多註冊的華團存在,可是彼此間關係不和諧,又如何把華人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