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草场有一棵大树,对着路口茂盛地生长,其树荫从校园内延伸至校园之外。它为学子蔽荫,也是居民乘凉聊天和度过悠闲时光的所在。
ADVERTISEMENT
这所绿意无限的校园有山环绕,春风化雨,有胡姬花园、荷花小池、绿油油的草场以及两个小菜园。其中一个菜园采收后,卖给附近的居民,收入所得作为董事部办校经费。
浮罗双溪槟榔新民华小在社区犹如扎根百年的老树,从1920年创办至今,在学校和地方长久的互动下,不只是一个地标而已,也是充满人情味的地方。
镇上庙宇玄龙双祝宫的酬神戏台就设在新民小学校园内,每逢神诞都会以潮州戏酬神。
黄顺添:庙宇延续酬神戏传统
董事长黄顺添说,玄龙双祝宫农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诞辰以及伯公诞,在放学之后的时段上演酬神戏。过去两年因为疫情暂停,开放后将延续此一传统。
戏台上,承载的是当地居民和香客的信仰依托;戏台底下曾经是育人的场所。1967年居民集资和政府津贴各5000令吉,拆除残旧戏台,新戏台底下设有两间课室。隔年7月建竣后,双班改为单班制。
后来戏台改装的课室不敷使用而需扩建。1998年初新校舍落成,学生从戏台底下的课室,迁入新校舍。
戏台旁的“新民义学校”是早期在学校范围的一幢古老建筑,曾在1999年重修,现在是教职员办公室。建筑内部设有圆柱体螺旋状木楼梯,古色古香。
卢嘉莹:小镇风情温暖人心
今年初刚上任的校长卢嘉莹说,这里跟城区的校园很不一样,虽也设有现代建筑,却没有钢骨水泥的感觉,绿化的环境和小镇的风情让人感到温暖。
她说,学校的气氛好像大家庭,跟居民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每天早晨,环保学会的学生都会先到校门边的回收桶,把居民前一天放进的报纸、塑料瓶、易拉罐等搬到资源回收室储藏。
她说,在前任校长的推动下,除了学生家长,居民在校方收集再循环物品这件事上十分给力。该校还曾荣获校际资源回收比赛中小学组冠军。
“得奖是次要,重要的是过程中教育学生爱护地球,也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园地开发拉近师生与居民关系
学校保留一小块地,让学生从播种、灌溉到养护植物的过程中领悟生命的成长历程。她也带领记者到园里看刚长成的玉米,每当师生看见有成果出来总会感到兴奋。在这园地的对角另有一个由农业部和董事部资助的城市农耕计划,种植肥美的茄子、秋葵、菜叶和瓜果类,每数周就有收成,除了跟师生分享,也卖给居民。
该校也推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跟几所学校一起参加编码课程,让乡区的学生有机会接触科技新知。
该校2022年全体学生人数共35名,其中18人是华裔,17人是巫裔。教职员包括校长在内共6人。学生主要来自浮罗山背双溪槟榔。
各族学生相处融洽
卢嘉莹说,华、巫学生在小小的校园相处融洽,同学习同玩乐。学生接触并学习尊重不同的生活习俗。今年复办的教师节庆祝会,各族家长亦积极响应,带自家煮的食物同庆。
她说,目前该校设有二、三年级,以及四、五年级共两个复级班。这让教师在教学方面比较难兼顾,因此目前正在向当局提出申请恢复各年级一班。
今年一年级有8名学生,根据登记系统,明年也有至少8名新生,基本上该能维持相当的新生人数。
人口迁移致学生递减
学校在1945年日治结束后复办有百余人,1966年有156人。根据教总的统计数据,该校1981年人数有150人,2001年103人,2021年31人。
学生在过去20年间递减是基于当地人口迁移所致。董事长黄顺添说,双溪槟榔是个小地方,面临人口迁移和老化的现象。
“种植榴梿、蔬菜和水果是这里的主要经济活动。近年则兴起生态旅游、休闲活动、度假村等,周末变得非常热闹。”
他说,新兴的经济活动难以把居住人口带进来,因为这里过了周末就回归安静。尽管也有迁移至此的新居民,但多数是看中环境好、空气新鲜而搬来的退休人士。
无论如何,对他而言,华小是华社先贤留下的珍贵遗产,也肩负春风化雨的责任,有必要好好守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