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东西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他们只能被心灵感受到”。
孩子从学校借回一绘本——《海伦·凯勒》,一个小时候因病而残疾的伟人,既盲且聋。共读完毕,除了寄予同情与敬慕,反思自身健全的幸福,孩子也认识了由路易·布莱叶发明的点字盲文,于是他们明白了电梯按钮的凸点为何,找到了遥控器上也有的凸点。此后一段日子,他们总要海伦·凯勒的故事伴寝,问一些有关“盲”的事宜。
ADVERTISEMENT
海伦·凯勒出生于美国,除了是作家和讲师,也参与政治活动,是残疾人权利倡导者。6月27日她的诞辰日,被定为“海伦·凯勒日”。这个人物,经常被学生作为名人举例,引用在作文里。海伦·凯勒的伟大,成就于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我们或许也可以写写莎莉文老师,没有她,就不会有海伦·凯勒。
育子三迁的孟母,为我们培育了与孔子并称的圣人孟子。古语“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孟子何尝不担起了点灯传灯之责,孔孟两圣承担起了一部儒家文明史。那把学校老师认为低能儿的孩子培训成天才的爱迪生母亲南希,间接地为世界带来了光明。长夜不再漫漫,暗和光玩着追逐的游戏,只有千千万万盲人的世界落单,恐惧和落寞,需要人性的光辉穿透。莎莉文老师,像孟母,像爱迪生母亲,带着穿透力而来,一点一点给海伦·凯勒注入了光。
莎莉文老师的成长历程远悲惨于海伦·凯勒,她也失明,及后手术恢复的些许视力,多年以后也因为着海伦·凯勒劳心劳力而再度失明,致死没再看过这世界,她牺牲的,除了自己的青春,还有婚姻,直到油尽灯枯。她在海伦·凯勒的掌心用手指书写,教会海伦·凯勒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字,认识这个世界。
海伦·凯勒眼里的光始终没有找回,底心那一小撮一小撮的光芒却从莎莉文老师那里接引而来,晕染了大地,给无数的盲人带来希望和温暖。我们睁开双眼,能见,可观,尽看,全视,我们轻易享有众多海伦·凯勒们触手远不能及的世界,可我们没法掌握一旦失足黑暗深渊即无法自拔的困境,而那,才是生命真正的黯然之处。
这“黯”,是荷兰画家梵谷行走麦田任枪声穿透胸膛的弹孔;是英国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在乌斯河自溺的水底,是中国默片演员阮玲玉人言可畏下服食的安眠药。这黯,需要用耳倾听,用心关怀,甚至需要外部医疗与药的介入。这黯,需要有点灯的人。海伦·凯勒说,“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如果那黯得以驱逐,生命的最后一天就不会提前结束。
海伦·凯勒的心灵之光,弥补了视力的缺陷,用残缺之躯活出健康的人生。很多很多人,却挺着健全的身体在黑暗中挣扎求存,他们挥舞着无助的手,想紧紧捉住像莎莉文老师那样的手,在他们的掌心,写下“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晨光熹微的时间推移,于岁末稍有延迟,城市里天空的蓝橙渐变在七时以后。赤道的我们,没有冬夏昼夜长短之别,只有微乎其微的感受。
每一个当下的感受,可以情绪波动大起大落诠释,也可以无波无澜,风平浪静。近来,常有一种“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不要”的自信在脑海回荡,是给友人多番开解后的余思念想,也仿佛是底心沉默后的复苏。于是,想起了一个有趣的灵魂。
历史上有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郭子仪乃唐朝开元初年的武状元,历经七朝,事主四朝,两度任相,八子七婿皆为朝廷重臣。唐代宗赐婚,郭子仪幼子郭暧与昇平公主共谐连理。夫妻俩的经历撰为故事搬上戏台,即是《打金枝》或《金枝玉叶》。
婚后,郭暧因昇平公主总以君臣之别来替代夫妻之仪而为之气结。有趣的事情发生在郭子仪八十大寿之日。昇平公主几番推托不去,言之没有君给臣拜寿之理。郭暧心里积压的愤懑情绪顿时泄堤演变成了家暴。《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四》有载,(大历二年二月)郭暧尝与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郭暧气呼呼指着公主大声说着“你依仗着有个天子的父亲吗?我父亲还不愿做天子呢!”的这段记叙,真的很有画面感,也让陷入相同境遇者有了代入感。
昇平公主鼻青脸肿到皇帝父亲跟前告状,复述了郭暧大逆不道之言。唐代宗反而笑着回答:“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啊,如果郭子仪真想要做皇帝,天下早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
郭子仪见郭暧独往拜寿,问明缘由,即捆绑了郭暧让其负荆请罪去。唐代宗却对郭子仪说:“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在这件事上,或许皇帝这一番开明的言语更为人称道,为人尊长,要能装作痴聋还年轻人一片自由空间也着实不易。但郭暧的气话更为真实。
历史上,忠臣义士的豪情壮志比之帝王将相没有更为逊色。波澜壮阔的史卷,让我们展读时,为自己应该添上怎么样的一笔,有着明确的指引,有人顺道而善,有人选择逆道为恶。上了金銮殿宝座的皇帝,底下想必少不了无数郭子仪一般的人,有的在明辅佐,有的隐而无争。每一个至高无上荣享尊位之人,不可能空中楼阁地身处金字塔顶端,底层的基石也更为实在。
我们或许偶尔慨叹“时也命也”,然而以身分地位论尊严终究是虚妄。人生在世,更为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是什么,而是我们做了什么。
昼夜变化,运行有致,阳光来迟不过是短暂的错落,人生际遇如是起伏方才形成漂亮的弧线,山峰状那会儿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来到谷底即能立、能稳、能抬头挺胸,那是无欲则刚,是底气。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