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4日訊)隨著國門開放和放寬設宴限制刺激養殖魚類的需求,除了銀鯧價格沒有太大波動,所有海上養殖魚類的價格調漲至少10%,而1公斤左右的斑魚類目前嚴重短缺。
ADVERTISEMENT
我國防疫措施大鬆綁,加上旅遊業大開放,餐飲業復甦,活魚市場需求頓時增加,魚價因而水漲船高,其中龍虎斑價格最看俏。目前龍虎斑的漁場價,每隻從40多令吉漲至50令吉不等。
我國海上箱網養殖場所飼養的斑魚,90%都出口至香港。斑魚一般的養殖週期是一年,而800克至1.2公斤的龍虎斑,最符合酒樓和婚宴的重量要求,唯前2年因為冠病疫情關係,武吉淡汶和高淵港口海上養魚場的斑魚都 “滯銷”,導致超出養殖週期和重量。
基於漁排工人嚴重短缺,斑魚出口前景不明朗,所以去年的斑魚魚苗投放量比往年少,以致目前1公斤左右的斑魚供不應求;反之,超過2公斤的則貨源充足。
吳清良:銀鯧貨源多沒起價
淡汶養魚場業者拿督吳清良受詢時指出,早前香港的疫情也相當嚴重,所以有8、9個月時間香港漁船沒有進來載魚。香港漁船每年都會載魚苗進來,再載斑魚回航,每年一至兩次不等。
“香港在4月1日起已開放堂食,就開始有漁船進來載斑魚,本地旅遊業也在慢慢復甦,造就斑魚需求回升。”
“目前,超過2公斤的龍虎斑貨源沒有問題,但餐館所需800克至1.2公斤重量的,確實不夠。”
他說,海上飼養的紅魚、紅槽的存活率很低,加上飼料價格漲,都是推高養殖魚類價格的原因。
“銀鯧則因為貨源多,每公斤維持在18、19令吉,沒有起價。”
吳俊益:武吉淡汶剩17戶養魚
武吉淡汶區州議員吳俊益嘆表示遺憾,這30年來政府讓海上養魚業者自由發展,結果卻是養殖戶越來越少,武吉淡汶從30多戶剩下17戶。
“曾經武吉淡汶和高淵港口兩地號稱海上養殖全馬第一,現在再也不敢說是全國第一了。”
海上臨時地契(TOL)需每年更新,海水質量逐年下滑影響收成,業者都不敢下重本投資,造成養殖技術30年一成不變,業者逐年流失。
“聯邦和檳州政府必須認真探討海水汙染的問題,包括定期檢驗氧氣生態(藻類和寄生蟲),也要提供技術支援,保障業者們在一個地方長期性運作,而非只是提供津貼或補助,業者才敢投入資金髮展養殖業。”
“除了避免繼續破壞海域生態,已被破壞的,政府也應當想辦法去修復。”
養殖業須引進外勞
他強調,我國是天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的國度,糧食卻無法自供自給。以前豬肉可以自供,雞和雞蛋還可以出口,今天牛羊需進口,雞荒超過半年,要養魚,不止是捕魚,但養魚存活率不及20%。
“海上養殖的工作很費勞力,本地人都不願意做,過去30年來的工業化發展,導致國人對3D工作不感興趣,不管養魚和種植行業找不到本地工人,所以養殖業必須引進外勞。”
他認為,政府在照顧消費者享有合理的物價時,也要幫助養殖業,比如降低飼料入口稅、簡化外勞引進手續,降低一次性的中介費用等等。
他說,檳州政府在2016年修改養豬法令,以保障業者永久養豬養雞,有能力者自我提升,才敢推動封閉式養豬。檳州有養豬、養雞、養魚、內陸養魚等行業,應援助業者,當產量供應高時,通過加工處理銷路來穩定價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