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新闻笔

|
发布: 12:00am 13/04/2022

大新闻笔

上海

谢梅虹

以物易物

大新闻笔

上海

谢梅虹

以物易物

謝梅虹|以物易物新生態

文/谢梅虹(本报高级记者)

不少國家包括我國,都已開放門戶與冠病病毒共存,中國還在堅持清零政策而封城抗疫,據說重災區缺糧缺物資,民怨沸騰,有人甚至怒吼“快被逼死了”。

雞蛋、大蒜、奶粉、衛生棉等平時垂手可得的基本民生物資,在富饒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竟難以購得,部分人民在無以為繼的困境下,走向舊時代“”的做法,度過糧食危機。

ADVERTISEMENT

在疫情高壓、鐵腕封控的情境之下,物資支配了情緒,一碗白飯、一個雞蛋遠比一粒珠寶、一輛跑車來得有安全感。胃裡落實,才有精力打戰。

作為碌碌營營的草根份子,我特別關注交換物品內容的細節。退一萬步說,將來若不幸大馬也因為疫情失控而被迫再度封城,像上海一樣買不到物資,我們還有“以物換物”的糧食參考值。

據報道所指,10個雞蛋可換幾個蘋果、有的用大蒜換衛生棉。還有一個社網新聞內的互換清單是:牛肉餅換米麵油、半瓶朗姆酒換4個蛋撻,青椒和蔥薑蒜變成了硬通貨,因為蔬菜包裡不會出現。在食物的交換鏈中,零度可樂站在了頂端:可換萬物。

廁所被形容是物資榜中的藍籌股,建議長期持有。疫情中的真友誼,就是我的姜願意切你一半,我借鄰居鍋碗瓢盆、鄰居借我菸酒消愁。

發展到後來,跨物種的交換越來越離奇,一瓶全新的SKII換1塊牛排;未開封的Lamer套裝換3瓶老乾媽;關鍵時刻,貓還可以交換出去陪玩換回3個橙子。

在貨幣還沒有流通之前,人類是以“物物交換”的貿易模式得到彼此所需的物品;無論時代多麼進步,這則項求生法則亙古不變。

拿你所有的、換你所需的,是“以物易物”的精髓所在,但像上面的清單一樣,所有的交易不一定是等價交換,比如拿白米換蕃薯。感情上也如是,你全心全意付出、燃燒殆盡,對方或只是雲淡風輕,不痛不癢。

威南的打昔紅毛芭居民協會日前也舉辦了“以物換物”的活動,居民可以用鋁罐和寶特PET塑料瓶等資源回收品,換取食油、煉乳、紙巾和洗衣粉等日常用品,第一次取得踴躍的反應,所以還會多辦兩場活動。

在社會富庶的今日,“物物交換”可以延長物品的循環利用率,減少地球的負擔,還可以節省購物開支,放諸什麼時代這種交易制度都適用,也實用。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