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尾,我结束了从事一年的客服工作,从职业女性转行到全职家庭主妇,深深体会全职妈妈的不容易,对孩子有更深的领悟。
全天候看著孩子,日子是很难“过”的,为了让孩子消耗体力,早上都会让他在家旁边的花园走走跑跑。孩子果然是个天生的玩家,爱玩的东西超乎我的想像力,比如把花盆的泥土挖出来,洒到地上黑黑;总爱开关水喉,弄到地上湿湿;不然趁我没发现时,偷偷搬运泥土之际,还塞了泥土在嘴边,创意的程度让我大开眼界。再不然就把鞋架的成人鞋子拿出来,一对对试穿走路,差点跌倒,吓得我捏一把冷汗。走一趟花园回来,他就变成邋遢的小宝,鞋子衣服满是泥沙,只好马上送去冲凉房洗澡。宝宝洗乾净又是一条好汉,继续他的冒险精神。他总会想办法把瓶子的水倒去玩具杯子,弄湿地上玩水,弄湿衣裤。(呜呜又要换衣)
ADVERTISEMENT
看电视是小宝最开心的时候,如果你以为孩子可以静静坐在电视前,那实在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开关电视按钮和按遥控器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和乐趣!每次我都要趁他不注意,悄悄把电池取出,让他按个开心,按了几次没反应,他就会乖乖放下,偶尔看几首歌就去玩具区玩了。家里明明有很多类型的玩具,比如发亮的塑料球、积木、玩具电话等,但孩子偏偏玩一下就丢下了。反而,他爱去抽屉寻宝,取出数个杯子和瓶子,玩得特别起劲!
虽然电视是一个很好打发时间的工具,但我不想一直开电视让孩子沉迷其中。只要发现孩子远离客厅,或在玩玩具,我都会尽快关掉。但,孩子的眼睛和耳朵有够厉害,当音乐一停,画面没了,他就马上走回来哭闹。跟他解释(他自然不明白), 哭声越来越大,哭得我心烦意乱,让我破口大骂,事实证明相骂是浪费力气的事情,但让宝宝哭哭一下,锻链肺活量和消耗能量,再抱起来,很快就能让宝宝平复心情,午睡时间也特别快倒下去找周公!
每次吃饭时,我都压力很大。心情好时,他一口接一口地吃,把盘子清空。有时,他看到碟子的饭就哭了,实在让我捉不著头脑;有时,他吃几口就要下桌了,我总得带他离开饭桌,去拿大大小小的汤匙和碟子,这样孩子觉得新鲜又吃多几口,有时让他舀汤去碗里,喝了汤胃口也开了。有时,他闹起脾气来,嘴巴不开就是不开,饭总不能不吃,这时得抱他按开关按钮,哄他吃饭,通常都蛮成功。不懂为何,每次我吃饭时都拗著上来,光吃白饭也让他津津有味,让我吃饭好紧张,完全不能慢下来享受,深怕一不小心饭被他吃光,或弄到桌上桌下都是饭。
小宝睡著时,是妈妈最开心的时候了!刷刷电话,看看书,听听歌都能让妈妈恢复元气,等孩子醒来才有力气陪伴(对抗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把孩子们送去学校后,时间约七点半,我在想着要去咖啡厅看海景用餐,还是回家吃了,准备午餐,才出来采购?
虽然包包里早已装着早餐,但我想了想,还是往家的方向驶去。孩子们的学校离住家很近,开车只需十分钟。
回到家,我把包包里的白色便当盒取出,先去厨房泡一杯甜菜根麦片。加了甜菜根的粉红热饮,色泽迷人,好暖肚。我坐在餐桌上,开始吃早餐。
今天的早餐是大宝最爱的法式吐司,将前天做的麦片吐司,泡在加了牛奶的蛋液,在锅子煎一煎,就有诱人的香味了,连坚持只吃巧克力面包的小宝也买单。
法式吐司外脆内软,即使不沾蜂蜜,也很好吃。早餐吃完后,我坐在灰色的沙发上,看着窗外的蓝天,心头有一丝撇不去的纳闷感。
小宝今年五岁,本来就是调皮活泼的孩子,最近他总是把“干嘛”挂在嘴边,听了几天,我都快受不了。
“干嘛啦你?”
“干嘛要这样?干嘛干嘛!”
无论是善意提醒,还是严肃的对话,他都毫不客气地回应“干嘛”,事后还要吐舌头扮鬼脸。我曾和他认真说,干嘛这两个字很粗鲁,听者不爽,要么就以“为什么”来取代,要么就不说。
当然,我的话没有被他听进去。
几天前,他把纸张散落在桌上,地上,看到家里乱糟糟,我强忍心中的不爽,请他清理。他不屑地回复干嘛啦,继续沉醉在自己的世界,直到睡前还无动于衷。
我加重语气,指示他清理才能进房。他瞪着我说,说“干嘛啦你”。
“别再和我说干嘛!干嘛干嘛!难听到爆!再不收拾,就要罚站!”我几乎咆哮。
他这才乖乖地收拾,事情总算告一段落。
绕在心头的烦躁赶不走,还是动动手做菜,要是再听到那两个字,见机行事好了。
中午,接孩子们回家,一如往常,小宝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干嘛啦”再次登场。
“干嘛你?干嘛干嘛!不要讲话了!”
“你干嘛骂人?你干嘛?你到底要干嘛!”我忍无可忍,以牙还牙,反正好说也没用,以“干嘛”回应他,让他感觉一下,听到这话的感受。
我们就这样,“干嘛”对方数回合,气得脸热乎乎,彼此不让步。
大宝看情势不对劲,她过来轻轻拍我的后背,说:“妈妈,下次弟弟如果说干嘛,你试试看不要理他。让他自己说就好了。等他冷静下来,我写一封信给他,他一定会找你念信,这样你们就会好回了。”
大宝善解人意,总是在我情绪卡关时,说出温暖的话。我用力点点头,衷心感谢她的点子。
果然,当我不给任何反应,小宝的干嘛出场次数,逐渐减少了。平日,载送他们上学的途中,我也绞尽脑汁,以故事包装“干嘛”的道理,小宝也慢慢理解,干嘛很粗俗。当他要说那两个字,我立刻请他说“为什么”。
“干嘛啦干嘛”,也许还会持续多一些日子,但没关系,我有的是耐性和坚持。当他听我重复了数百次的“为什么”,会被母亲的用心良苦感化?我相信,这一天将会到来。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