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5日訊)威北本那牙延伸至瓜拉姆拉沿岸的溼地,因擁有豐富的紅樹林生態,每當季節轉變,就會迎來約1萬5000只從俄羅斯、蒙古、中國及日本等地的遷徙候鳥棲息,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由於我國位處候鳥重要的遷往路線之一,每年從9月開始,這些數目眾多、超過60種的候鳥,就會從上述地區紛紛展翅而飛,遷徒到這一大片溼地“過冬”或“過境”,在泥灘歇息、覓食,甚至在紅樹林內築巢孵蛋,繁殖後代。
ADVERTISEMENT
陳子英:盼列威北溼地為永久鳥類保育區
馬來西亞自然協會(MNS)檳州分會主席陳子英指出,除了可以捕捉到約1萬5000只遷徙候鳥的蹤影,在本那牙延伸至瓜拉姆拉一帶的溼地,也吸引了超過4000只、約140種本地水濱鳥類歇息覓食,總計逾2萬隻的鳥群翔集,猶如鳥類天堂。
有鑑於此,馬來西亞自然協會希望檳州政府能儘快將這片佔地約400公頃的溼地在憲報通過,規劃為永久的鳥類自然保育區,並申請加入“拉姆薩溼地”(Ramsar Site),即具有國際重要性的溼地。
上週四,大馬半島野生動物保護及國家公園局吉州及檳州分局、太平旅遊協會及Nest組織代表等逾20人,在“馬來半島水濱水鳥計劃”協調員努慕妮拉博士、也是威省市議員的陳子英及威省漁民協會主席馬哈帝的陪同下,乘坐3艘漁船到本那牙一帶的溼地實地考察。
每年9月至3月觀鳥季節
陳子英說,該協會自30年開始,就在這片溼地監測和觀察這些遷徙候鳥的生態,包括它們的遷徙軌跡、數量和品種等,目前收集相關數據的工作仍在進行中。
“我在20多年前加入這項行動,目前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每年從9月份開始,這些候鳥就會從遠方展翅飛抵本那牙至瓜拉姆拉沿岸的溼地歇息和覓食,直至隔年3月份再振翅展開飛返旅程;目前正是它們準備遷徙返程的季節。”
他說,這意即每年的9月至隔年3月是該溼地最佳的觀鳥季節,因為這片遼闊的溼地,也是許多本地水鳥,例如蒼鷺、白鷺、開嘴鳥和鸕鷀等當地水鳥的家園。
“就以當前的遷徙季節(去年9月至今年3月)為例 ,我們觀察到有大約1萬5000只的候鳥到這裡過冬,以及一些則在此覓食過境,然後再向南飛行。”
陳子英指出,除了在該片溼地覓食和歇息,一些候鳥也在紅樹林內築巢孵蛋繁殖。一般上,水鳥(視體積而定)從破殼誕生至展翅高飛,需約2個月時間。由於紅樹林內也有其他生物,包括蛇及果子狸等,雛鳥的生長存在很多風險。
他說,威省市政廳在草案中的“威省2030年地方發展藍圖”,已建議將上述區域規劃為“拉姆薩溼地”,目前除了該溼地可以見到候鳥的蹤影,威北一帶的許多稻田也經常出現一群群白鷺覓食的美麗風景。
努慕妮拉:具發展生態旅遊潛能
努慕妮拉指出,每年都能吸引數以萬計候鳥遷徒歇息的威北沿岸溼地,橫跨阿都河(Sg Abdul)、拉哈恩汀河(Sg Lahar Endin)、登姆斯河(Sg Tembus)及姆拉河(Sg Muda)4條河流,擁有非常豐富的紅樹林生態,佔地約600公頃。
“這大片溼地能吸引大批候鳥棲息停留,也印證了這裡不只能供給鳥類豐富的食物,也為候鳥提供隱蔽的棲息和繁殖地。
“紅樹林對生態系統與淨化環境至關重要,若該區能被憲報列為鳥類自然保育區,也具備發展為生態旅遊的潛能。”
瀕危品種水鳥棲息
努慕妮拉指出,根據統計,目前在本那牙延伸至瓜拉姆拉的溼地,在候鳥遷徙季節,棲息超過200種、逾2萬隻的水鳥及海濱鳥,其中至少8種是稀有又珍貴的瀕危品種。
據瞭解,在上述紅樹林及溼地被發現的其中3種候鳥,即半蹼鷸、大濱鷸及黑尾塍鷸,屬於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鑑定為受威脅的品種。
至於其他被觀察到的候鳥,包括大白鷺、蒼鷺、青腳鷸、翹嘴鷸、鉗嘴鷸、棕頭鷗、大鳳頭燕鷗及翻石鷸。
努慕妮拉與一群鳥迷在去年杪,還曾在本那牙河口發現一隻全球稀有珍貴的黑臉琵鷺(學名:Platalea Minor),消息傳出後,吸引許多愛鳥人士湧至觀賞。
彭文寶:計劃規劃生態保留區
檳州福利及環境委員會主席彭文寶受詢時說,其實檳州政府早在數年前,就有計劃要將本那牙至瓜拉姆拉一帶的紅樹木及沿岸溼地,規劃成永久的生態保留區,並在當地發展生態旅遊,包括規劃觀鳥區。
他說,檳州森林局在半年前已開始對威北紅樹林進行調研,包括與當地居民交流及收集各項資料等。目前,有關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隨後將交給土地局審核,最終再提呈檳州行政議會核准。
他也希望能儘快把上述溼地列為永久的生態(特別是鳥類)保護區,畢竟溼地孕育多元生態,也是魚蝦等棲息和繁衍地,一旦該區能發展為生態旅遊區,不但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有助當地居民創造更多收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