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1日讯)“施你所能,取你所需”是食物库计划的宗旨,不论种族、宗教或背景,有能力者诚心提供食物,真正为有需要的群体解燃眉之急。
正凯基金会及槟城极峰崇善社,深深明白到校园内也不乏清寒生家庭,特别在爆发疫情及我国实行各阶段行管令后,不少群体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辛酸,因此该2非政府组织携手合作,在传递大爱精神的同时,也能从中教育学生助人为快乐之本及懂得“施”与“舍”的美德。
ADVERTISEMENT
目前,该2组织已在9所各源流小学及1所中学推展食物库计划,即麦曼珍小学、双溪赖启智小学、峇东仙托新中小学、北赖中华三校、平安村马华小学、浮罗勿洞华小、爪夷村华小、和平路中学、甲抛峇底Palaniandy淡小及华都园淡小。
杨式丰:引导学生及家长参与
正凯基金会执行董事杨式丰受《大北马》社区报记者访问时说,该计划的构思主要源自社区内的食物库,是非常好的计划。
“虽然很多地点都设有食物库供有需要的民众自取,不过其成效甚微,因此我去年就向基金会及槟城极峰崇善社主席探讨在学校内设置食物库的可能性。”
联络校园附近超市合作
他说,每所学校都会有清寒生,而他们将食物库计划加入教育的元素,从教育角度出发,就不仅是清寒生受惠,也能引导其他学生及家长参与及赞助,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有的学校办得很积极,其中一所学校的校长向我们申请引入食物库前,还主动联络校园附近超市,共同合作推动食物库,众志成城。”
他说,由于是长期性计划,该2组织不可能每个月都把食物库填满。他们只是负责提供家具、袋子及第一次的必需品及粮食,整套约3000至4000令吉,之后便由校方去安排,以带出施与舍的教育观念。
安排受惠者非上课日领取
他说,有些学校让受惠学生家庭每个月取1次食物,有些学校则安排2次,视各校方的安排,而受惠者是在没上学的日子到校领取,以维护他们的隐私,即校内学生不知道谁是受惠者。
也是麦曼珍华小董事长的他说,在该校设立的食物库,在行管令期间发挥了很大的功效,让真正有需要的家庭受惠,因为有些家庭成员多,若只拿一次,根本不足以应付,所以这启发了该基金会应继续到校园内推动有关计划。
“一所学校内有很多家长,一定有一部分家长喜欢做善事,因此我从不怕没人填满食物库,就以麦曼珍华小为例,得到很多家长的支持,家长们以行动教导孩子,让孩子拿要捐献的东西到学校,借此孩子就会懂并不是人人都三餐温饱,而受惠的那方,长大后也懂得回馈社会。”
他说,每一名学生在校内长达6年光景,食物库计划能直接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体力行,未来定能为社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凌絉玲:目标20中小学设食物库
正凯基金会执行董事凌絉玲说,该基金会从去年6月先在麦曼珍华小试跑,因行管令的关系,影响了欲推广到其他学校的进展,无论如何,从去年10月13日开始,他们陆陆续续,成功到8所小学及1所中学设置食物库。
她说,基于上学时间表被疫情打乱,所以还无法分析食物库到底能对学生的思维发挥到多大功效,唯以目前的反应来看,可说是积极的。
“除了教育学生有关助人的精神,我们也鼓励学生家长根据‘菜单’指南捐献粮食,如白米、米粉、煮食油、罐头沙丁鱼、美禄、麦片、番茄酱及盐等等,以健康食材为主,减少垃圾食物。”
她说,该基金会计划今年在10所中学及10所小学设置食物库,并不分种族,公开给各源流学校提出申请。
邱蕙玲:教育孩子珍惜大众资源
槟城极峰崇善社(Apex Club of Penang)主席邱蕙玲说,坊间有些食物库传出负面的反应,一些是每天都由同样的人取食物,恐让食物库变得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她认为必须从学生教育着手,教育孩子如何珍惜大众资源。
她说,随着完成在10所中小学设立食物库,她们将会时刻收集校方的反馈,同时也监督是否有全面善用食物库。
“我们希望得到校方、家教协会或教师充分的配合,以教育下一代要懂得回馈社会,这才是在校园推动食物库计划的宗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