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脚9日讯)日新独中美术科主任陈玉凤以“百虎生威敦煌系列”,一共40幅画作101只虎集一卷,把具有深厚文化的古代壁画艺术元素融入创作中迎来壬寅年。
陈玉凤笔下的虎画得生动传神,更对中国古代佛教壁画等传统艺术有著极强的个人敏感与吸纳。
ADVERTISEMENT
“我希望能突破前人规矩,描写猛虎的喜怒哀乐及爱子情怀,画出自己的感受。我的目标并不是复古,是想突破现有的人为界定‘虎画’概念,使整个画面不再局限于对虎表相的描绘,而是让虎画充满了象征与隐喻的意味。”
陈玉凤采用笔墨勾线、敷粉上色等手法,增添了画面的层次和趣味,使每一幅创作都像是一次漫长的艺术探险。
陈玉凤1990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2019年荣获马来西亚第3届卓越美术导师终身成就奖,近作有2017百吉图、2018百犬图、2019百豕图、2020百鼠兆丰年、2021百牛纳福及2022百虎生威敦煌系列,从百吉图开始,星洲日报每年都报道她配合农历新年的生肖画作,她也立志要完成12生肖画作。

观察造型动态 画好动物关键
陈玉凤日前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记者访问时说,“虎”与福谐音,取其福的寓意,在赏析画作时百只老虎迎面而来,又何尝不是一幅迎“福”图,画虎不难,难的是百虎集一卷;虎题材作品是一个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历代画虎名家辈出,有祈福避邪之用,构图上也形成了群众所见的“上山虎”“下山虎“等固定模式。
她说,画虎画皮难画骨,在大学上课时,教授曾告诫她,要多画素描、速写,注意观察动物的造型动态,是画好动物的关键。
“当年在大学时,因课堂需求而有机会每个星期至少到动物园写生一次,因而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虎被誉为百兽之王。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有很多老虎的图腾旗帜纹饰,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秦汉时代古朴的石刻留下了猛虎的造型;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兵符;南北朝的壁画,更有佛典上舍身饲虎的故事;自唐宋以来,历代画虎名家辈出……
“中国人巧妙地以虎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著虎头帽,穿著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等。”
虎神情百种形态百样
她说,总之虎神情百种,形态百样,神采兼具虎是代表吉祥和平安的瑞兽,是威武和权力的象征,力量和荣耀的尊崇,是镇宅、辟邪、避灾、通运、纳财的吉祥物。
“百虎生威敦煌系列”并不是一气呵成的作品,这40幅各2尺乘2尺的画作,让陈玉凤耗了约4个月时间陆续画和构思完成。
她说,敦煌千佛洞所有的壁画都是依据著佛经的故事来画的故事:比如第1种是本身经或者本身故事,第2种是佛传故事及第3种是因缘故事(500个强盗土匪)。
以飞天乐伎为画作写上休止符
陈玉凤的“百虎生威敦煌系列”40幅画作,从北凉供养菩萨,菩萨们的手势和体态有一定的连贯性,使画面形成波澜起伏的动态,色彩凝重热烈。飞天是佛国上空歌舞散花神,飞行方向一致,结构完整统一富有韵律感,画作中包括一只饿鹰要吃鸽子,鸽子求救于尸毗王 (本身经),以及北魏九色鹿本生及北魏狩猎图 (佛传故事)。
画作来到西魏说法图时;三仙佛飞天著交领长袍清瘦半祼披巾,动态有力,为西域式飞天正面倒立而飞,颇有特色。 西魏诸天,供养菩萨蹲踞莲花座上动态各异。
北周伎乐天飞天著宽袍大袖的中原汉装。隋伎乐天,飞天形体小巧玲珑姿态生动优美,有弹琵琶吹笛等形象,色彩浓重的飞天和旋动的天花非常醒目,动感很强。
初唐夜半逾城,悉达多太子19岁时, 有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寻求解脱诸苦的方法,决定舍弃王族生活,于一日夜乘马逾越卫城到深山修道,空中飞天散花追逐前进,造形活泼。变色后所呈现的青、黑、 白色在淡赤者地色衬托下色调清丽。(佛传故事─涅盘)
初唐乘象入胎;图中菩萨乘白象,前有供养飞天及伎乐,后有持节菩萨护送,天花飘舞气氛热烈 。供养菩萨:菩萨素面,眉目清秀,两眼聚精会神地端详著手中托著的莲花,面部流露出微妙的表情,造型的线描纵细有劲,手姿尤其优美。有伎乐飞天的长巾飘带飞舞,天轮祥云的旋转流动,造成整体飞动的效果。
当画作进入盛唐时,菩萨们头戴卷云高冠,冠带长垂,长眉秀眼,穿著华丽的天衣锦裙,宽披巾,面部流露出喜悦心情。反弹琵琶而舞的造形最优美,反映了唐代现实生活中舞乐者精湛的技巧,长巾随著舞姿旋转变化,造形优美,线描精练,色调柔和。作品中3人组成的乐队正聚精会神地演奏,彷佛已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供养菩萨,菩萨头像与回鹘公主供养像,文殊变和女供养人皆出现在画中。
画作进入尾声时可见十一面观音局部与飞天模样,并以飞天乐伎为画作写上休止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大山脚30日讯)这是艺术的对话!画家陈玉凤配合蛇年农历新年,耗时约4个月画了75幅含有100条蛇的“蛇舞佛韵”作品,让蛇的自然美与佛手的慈悲结合,展现了艺术的境界,让人深刻体会生命的奇妙与信仰的力量。
她说,蛇在自然界中非常特别,它的鲜艳颜色往往意味着危险,例如某些毒蛇,其美丽的外表与隐藏的毒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感叹生命多样性神秘
“这让我联想到一种动态平衡;美与危险共存,吸引与警惕并行。这种自然现象让我感叹生命的多样性与自然的神秘,也让我们更敬畏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陈玉凤受访时说,佛手则是慈悲与智慧的象征,在佛教文化中,佛手托起莲花、经文,代表觉悟、平衡与超然。
蛇与佛手结合传递‘中道’智慧
“我选择把蛇与佛手结合,不仅是想表现自然界的灵动与狂野,更希望传递佛教‘中道’思想的智慧;在极端之间找到平衡,在善与恶、正与邪中寻求因果和谐。蛇缠绕于佛手之间,既是挑战,也是考验,象征着修行者需面对的诱惑与内心的矛盾。”
她说,画中的背景融入佛像印章和莲花颜色也各有深意。
“莲花的不同颜色,比如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热忱,蓝色象征智慧,粉莲花象征慈悲,黄莲花象征功德。与佛教的修行理念相呼应。通过这些细节,我希望画面不仅有视觉美感,更有内在的哲学深度。”
陈玉凤说,蛇的形态和颜色在她的画中具有鲜明的自然特性,而佛手的姿态则散发出一种宁静的力量。这种对比既是视觉上的冲击,也是情感和思想上的张力。
“蛇在我的画中,并不只是危险的象征,也是一种考验和启示。蛇缠绕在佛手之间,既有对佛法智慧的挑战,也是一种臣服的姿态。”




加入经文形成动态平衡
她说,她在画面中加入了经文,例如心经和金刚经,这些经文的文字结构与蛇的流动感相互映衬,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我希望观赏我的作品时,观赏者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与佛教文化的庄严,还能体会到一种矛盾的和谐美。蛇的危险与美丽、佛手的慈悲与智慧,这些对立的元素实际上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她说,人生如自然一般,有光明与阴影,美好与危险。
“‘蛇舞佛韵’画作要传递的信息是,在对立中寻找平衡,是生命的智慧所在。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大家思考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尊重自然的多样性,同时领悟佛教所传达的深刻哲理。”
她说,这系列的创作,让她深刻地认识到艺术的力量,它不仅是视觉的表达,更是一种触及心灵的媒介。
盼未来作品带给更多感悟
“我希望未来的作品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在佛教中,蛇具有多重象征意义,亦邪亦正。蛇象征着嗔恨,对于不顺遂而心生怨恨;蛇也有灵性,灵蛇听闻佛法而心生欢喜,灵蛇生慧为已信佛救度。”
陈玉凤的“蛇舞佛韵”画作,展现了11种佛手姿势,其中一些手指向天空,象征着启示与信仰,引导人们向上追求智慧;另一些手指向大地,寓意着大地的接纳与包容,万物归于自然;而五指微微张开则象征着无畏,放下恐惧,勇敢迎接未来等。
她的这一系列作品以人性为主题。在创作过程中,最困扰她的问题是如何让蛇的形象不显得可怕。
“我记得在台湾求学时,宿舍的马桶里曾出现过蛇,让我惊慌失措;还有一次,家里的草席下有一条蛇,让我饱受惊吓。”
为画百蛇到槟城蛇庙考察
为了蛇年的创作,陈玉凤上网观看各种蛇,也到槟城蛇庙考察,她作品中的100条蛇,只有一两条蛇是吐信的,表达了修行中的蛇逐渐放下了攻击性。
曾任大山脚日新独中美术科主任的陈玉凤说,她要呈现的生肖作品,不是一般的生肖画作,作品皆必须有独特的主题思想,呈现独特风格的生肖画作,让观赏者也可以从教育方面获得启示。
她的作品赋予了十二生肖画作更多的人性化特征,不只保留了生肖画作的传统象征意义,还为每个生肖注入了更深的情感和个性,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陈玉凤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精于水墨画。2017年,她首次发表的生肖画作“百吉图”,就是通过星洲日报《大北马》与读者分享,接下来的“金犬旺财”、“百福迎祥诸事如意”、“百鼠兆丰年”、“百牛呈祥,古风新意”、“百虎生威敦煌系列”、“百兔图”、“龙影遍世”及今年的“蛇舞佛韵”皆获得其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陈玉凤希望接下来3年,完成马、羊及猴年的画作后,可以举办十二生肖作品展,与爱好艺术者分享她的创作心得。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