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10:05pm 24/01/2022

古迹

大伯公庙

导游协会

古迹

大伯公庙

导游协会

槟导游协会办中英讲座 解说大伯公街福德祠特色

(大北马)槟州导游协会导览大伯公街福德祠
大伯公街福德祠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奖认可,透过深度导览可让访客了解其历史及意义。(郑振辉摄)

(槟城24日讯)槟州周日举办中、英两场讲座,为会员详细解说槟榔屿海珠屿五属属下的大伯公街福德祠特色,以培训会员为游客对这座刚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21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建筑做深度导览。

该会副主席梁超明说,该祠修复工程始于2017年8月,并于2019年12月完成,耗资300万令吉,目前仍不敷60万令吉。

ADVERTISEMENT

为此,槟州导游协会决定抛砖引玉,捐献500令吉给该祠,并盼获得民众响应捐款。

他强调,该祠从年久失修到今日恢复了辉煌,已故古迹修复专家陈耀威绝对功不可没。

(大北马)槟州导游协会导览大伯公街福德祠
槟州导游协会抛砖引玉捐赠500令吉予大伯公街福德祠,左起是梁超明、陈宝珍、罗斯里、刘志荣、胡欣桦和黄木锦。(郑振辉摄)
黄木锦:古迹修复典范

中文场次主讲人是建筑师黄木锦。他说,修复该祠获得认可的原因包括:对于地方的认识、技术上的成就以及永续性及影响力。

他说,该祠的成就为地方上的古迹修复立下典范,可成为州内其他古迹修复效法的对象。

他提及大伯公信仰起源时说,那跟土地有着紧密联系,使人与地方产生关联。

与会者有槟州导游协会主席陈宝珍、该祠修复委员会主席拿督刘志荣、海珠屿五属大伯公主席胡欣桦、槟州遗产局局长拿督罗斯里。

(大北马)槟州导游协会导览大伯公街福德祠
黄木锦(左一)为槟州旅游协会会员讲解大伯公街福德祠重修碑文的意义。(郑振辉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9:28pm 29/03/2025
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建设 打造槟历史文化地标

(槟城29日讯)公冢或义山不再只是追思故人之地,也可以是公众休闲的场所。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峇都眼东福建公冢,经提升和规划后,成为槟城第一座结合遗产走道和脚车道的公冢——“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

峇都眼东福建公冢创立于1886年,许多曾为地方经济和各领域发展作出贡献的闻人,都长眠于此,让它承载着地方发展的历史记忆。

槟城联合福建公冢今日在峇都眼东福建公冢百年适成亭举办“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第1期推介礼。

封面主文∕请签发(大北马)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第1期推介礼
峇都眼东福建公冢范围内已设立遗产公园的地图,并设有二维码供民众扫码获取资讯。
谢清渊:盼各族更了解槟历史与文化

槟城联合福建公冢主席拿督谢清渊说,这座公冢总面积约230英亩,其中约7英亩的范围被打造为纪念与遗产公园。槟城联合福建公冢已耗费逾400万令吉,建设峇都眼东公冢的基础设施,包括提升沟渠与道路工程。

他说,纪念与遗产公园的首阶段工程涵盖遗产走道及脚车道。第2阶段将在今年底完成,届时将有步行道及跑步道,并为公众及儿童提供地面活动设施。

封面主文∕请签发(大北马)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第1期推介礼
槟城联合福建公冢在百年适成亭主持推介礼,并展出峇都眼东公冢的历史,吸引在旁行清的民众驻足观看。

“我们的目的是协助年轻一代,不仅仅是华裔,也希望各族人士能够更好地了解槟城的历史与文化。公园也将为公众提供一个运动和主办活动的场所。”

他希望年轻一代能更好地理解即将迅速消失的马来西亚历史和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他希望这座纪念与遗产公园将为我国人民提供深入了解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机会。此外,也有助于槟城旅游业发展。

封面主文∕请签发(大北马)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第1期推介礼
管理单位把公冢打造为纪念与遗产公园,希望这个承载历史记忆的地方,不再只是追思故人之地,也是大家了解地方历史的场所。
寻求市厅州政府支持美化

谢清渊说,福建公冢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维持和美化这座公园,因此他寻求槟岛市政厅、州政府的支持及建议,以便遗产公园能永续运营。他承诺董事会将竭尽所能与槟岛市政厅、州政府合作,确保这些设施维护在最佳状态。

另外,他也希望葬于此地的闻人的后裔,可以协助维护先人的坟墓。

纪念及遗产公园第1期标记了长眠于此的13位历史人物,其中包括林萃龙、林苍祐、王德文、林克全、林成辉、温文旦、庄来福、林清德、徐时忠、苏孙趋、苏紫听、柯孟河的坟墓所在之地;另外,早期提倡火葬的抗疫专家伍连德医生,也被安奉于福建公冢的骨灰塔。

封面主文∕请签发(大北马)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第1期推介礼
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标记了13位历史人物的墓地及骨灰塔所在处。
林秀琴:先贤贡献是重要印记

槟州非伊斯兰宗教委员会主席林秀琴说,纪念与遗产公园的成立是槟城历史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封面主文∕请签发(大北马)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第1期推介礼
文史工作者白伟权(左起)向林秀琴、斯丽娜、谢清渊及嘉宾讲解长眠于峇都眼东福建公冢的闻人事迹。

她说,在福建公冢,长眠着许多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先贤,他们的奋斗和奉献精神是华人社会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槟城文化的重要印记。

她代表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致词时说:“墓园是文化的延续,墓碑上的字迹,记录时间的痕迹,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有了福建公冢,后人才能追寻华社先贤的足迹,感受他们的智慧与贡献。”

她说,在世界许多历史名城,墓园既是追思之地,也是文化地标。欧洲许多著名墓园和纪念地,成了吸引游客的文化地标。

她相信随着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的建设,可打造为槟城历史文化地标,让游客了解槟城文化底蕴,感受槟城社会和谐的氛围。

封面主文∕请签发(大北马)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第1期推介礼
嘉宾在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第1期推介礼上合照。

出席推介礼的嘉宾尚有槟城联合福建公冢信理员拿督王德钦、拿督斯里黄得轩、拿督苏珣贵、拿督谢思文、升旗山国会议员斯丽娜、植物园州议员李文兴、槟岛市长拿督拉占德兰及秘书蒋志鸿等。

封面主文∕请签发(大北马)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第1期推介礼
适逢扫墓季节在公冢祭拜的民众,在展览看板前阅读,了解此地的历史。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