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新闻笔

发布: 12:00am 18/11/2021

大新闻笔

黄荣文

石甲鱼

金目鲈

大新闻笔

黄荣文

石甲鱼

金目鲈

黄荣文|千元石甲鱼风波

​浮罗交怡的鱼菜肴,竟然是惊人的逾千令吉价格。

这回真的大事了。姑且不说谁是谁非,因音译而被称为“”(Siakap)的金目鲈鱼事件,对交怡的负面冲击,可能远比你我想像的更大、更深远。

ADVERTISEMENT

有人已经私下修图恶搞,把交怡鹰塔广场的巨鹰塑像,修图为俗称石甲鱼的塑像,讥讽交怡变成“Siakapwi”了;许多图像还真的蛮有创意。

交怡是一个依靠旅游业为经济主体的地方,之前近2年的冠病疫情的锁国政策,已经让交怡的旅游业跌入谷底,好不容易依靠交怡刚因9月16日开放国内旅游泡泡,使到岛上旅游业暂时得以喘一口气。

现在引爆高价鱼菜肴事件,对交怡的复苏之路,绝非好事。

虽然餐馆业者已经解释,有关石甲鱼是专门饲养了逾10年,不轻易对外出售的活鱼,但是业者还是屈服了,在顾客至上的精神下,把石甲鱼杀掉、烹煮变为菜肴。

事实上,从观事件演变至今,业者和顾客对点菜和有没有详细介绍鱼的体积大小和尺寸各执一词,但是非常明显的是两造当时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浮罗交怡区前国会议员纳华威阿末分析事情时论点非常中肯,两造在事件中都有错,而肇因主要是沟通问题,一来顾客有必要向业者问清楚价格,二来业者也必须开出合理的价格。

事实上,如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论是千元鱼、万元,可能都会宾主尽欢,例如东马一名男子以一客6888令吉的价格,品尝到24K战斧A5和牛牛排后,仍然形容为一道令人难忘的美食。

遗憾的是,石甲鱼风波已从交怡扩散到全国各地,未来大家对交怡的印象,可能从免税岛的免税美酒、旅游胜地、巧克力之后,再添一尾千元石甲鱼。

至于石甲鱼最终能不能撼倒巨鹰,成为交怡另类的符号,且看两者在对抗中,谁有更持久的耐力。

脑筋动得快的商家企业已经借助交怡石甲鱼来打广告。他们乐此不疲来“蹭热度”,伤害最深的不是有关餐馆业者,而是一竿子打翻交怡一座岛屿的餐饮业者。

我们看到交怡发展机构(LADA)首席执行员纳沙鲁丁即刻出来缓场,强调有关高价石甲鱼不能被视为交怡所有海鲜餐厅收费的标准,因为岛上,仍有许多餐厅都以合理价格供应类似的海鲜食物。

然而,大家事后的努力,又能挽回多少分数,令人存疑。

我们希望,这一尾石甲鱼不是一尾食人鱼,否则交怡的旅游业复苏之途,路迢迢啊。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2:04pm 09/04/2025
大新闻笔 | 洪东凯 – 车祸

2023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多达6443名,平均每天有18人,或者每80分钟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丧生,根据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MIROS)的统计,大约80%的车祸是人为疏忽所致,至于道路状况占了大约13%。

6443个死者当中,涉及摩托车的死者多达4480人,占总数近三分之二, MIROS估计,每条人命给国家造成约320万令吉损失,每起严重受伤事故也让国家损失80万令吉。

最近,一对住在雪隆区的好友夫妇带孩子去驾驶学院报名,孩子顺利通过笔试,顺利获得“学习”(L)驾驶执照,当驾驶学院开始安排教学时,朋友才发现现代的驾驶教学,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所内完成。

以前,教练会到家中载学员,然后到一个地点先熟悉操作车辆,通常第二或第三次就让学员自己开车,教练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副驾下方有一个额外煞车踏板,当教练预判学员无法及时停下时,只需要踩煞车停住车辆。

况且,在多数情况下,学员的开车速度不快,也会根据教练要求靠左行驶,紧急煞车不会构成任何问题。

现在,教练把数名学员载到驾驶学院的场地(通常由数间驾驶学院联合经营)后,才让学员坐在司机位置学开车,但教练一样坐在副驾上。

直到考车当天,与过往一样,大部份项目是在封闭场地里完成,至于开车上路则是选在周末车辆较少的时候,理由是担心学员不能适应繁忙的交通流量。

与过去开车上路,增强信心的教学方式,今天的驾驶教学缺乏了这个环节,难怪朋友的孩子已取得驾照两年,到了今天还不敢独自开车出门。

马路上的交通事故无数,倘若我们缺乏完善的驾驶教学,事故只会逐年增加,过去半年发生在槟城威中武吉丁雅“死亡左转弯”的事故,虽然斜坡被普遍认为是肇祸因素,但驾驶者保持谨慎态度的话,或许早已避免伤亡和损失。

交通事故的人为疏忽除了驾驶经验和态度,还有在毒品或酒精影响下开车、不当使用电子装置如手机、睡眠不足等,都是可以造成事故的主因,还有一个就是乐龄司机的逆向驾驶问题,每一次发生后就出现“失智”、“天色昏暗看不清路牌”等理由。

马来西亚是时候仿傚一些国家的做法,规定特定年龄的驾驶者必须每三五年接受体检或测试,通过以后才获准更新驾照,否则,那些“看不清路牌”的驾驶者就像计时炸弹,随时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作者为本报首席记者)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