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9:44am 23/02/2025

魏家祥

和谐

过港

魏家祥

和谐

过港

魏家祥:容忍不足以衬出和谐 大马需要各族欣赏彼此的文化

(亚罗士打23日讯)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认为,在多元种族的大马社会,最重要的是各族之间相互欣赏彼此的文化,而不是停留在容忍,这是不足够的。

他强调,各族之间必须相互欣赏,大家才能在一个非常的气氛中,共存共荣。

ADVERTISEMENT

(大北马)魏家祥:在多元国家,相互欣赏并非容忍,才能和谐共荣。
陈志雄(右二起)向魏家祥讲解大街过港的历史。(黄惠玲摄)

“我想异中求同,同中存异,才是大马多元社会的一个写照。”

魏家祥昨日出席在大街为传奇吉打2.0社区改造计划–大街过港主持揭牌仪式,他在致词时这么说。

(大北马)魏家祥:在多元国家,相互欣赏并非容忍,才能和谐共荣。
魏家祥(左十起)和黄家业一同为社区改造计划–过港主持揭牌仪式,其他社团代表则进行拉彩炮。(黄惠玲摄)

他说,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是于50年前由前任马华总会长丹斯里李三春创办,五大计划的其中一个,就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髓,发扬广大。

因此,他希望未来该协会可更加努力,将华人文化传播到友族社会,让各族相互欣赏文化,达到共存共荣。

(大北马)魏家祥:在多元国家,相互欣赏并非容忍,才能和谐共荣。
魏家祥(右二)偕同马华党员们到香火鼎盛的海墘街篮卓公城隍庙膜拜。右是张胜闻。(黄惠玲摄)
超过100年历史的大街过港 50户住家 9间的神庙

超过100年历史的大街过港,是亚罗士打区内最后一个真正保留华人传统居家特色的华人村庄,且最特别之处是村庄目前仅剩余的50户住家,就有9间的神庙。

(大北马)魏家祥:在多元国家,相互欣赏并非容忍,才能和谐共荣。
超过百年历史的大街过港,改造美化后成为梅花街。(黄惠玲摄)

魏家祥昨日走访大街过港后,也对这仍保留古色古香的过港留下好印象。他同时也乘船游吉打河,观赏河景。

他相信这一改造计划,除了保存百年历史的华人老村特色,更可以在美化后回到原本的精神面貌,让整个村庄更加美观和整洁有序。

(大北马)魏家祥:在多元国家,相互欣赏并非容忍,才能和谐共荣。
陈志雄(右起)陪同魏家祥慰问旧病缠身的老党员庄木和。(黄惠玲摄)

“有居民告诉我,他从小就从过港乘船到对岸,每趟船费是5分钱,且这里也有一个说法,过世的老人希望最后一程可以通过小船到对港,这就是过港的特色。”

他补充,我国华人文化与其他地方有点不一样,是因为我们顺应整个环境的需求做出改变,而大街过港的周遭虽然面对着城市化的冲击,但依旧保留着百年的老村,实在难得。

陈志雄:传奇吉打2.0 打造米都人珍贵回忆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陈志雄说,传奇吉打2.0社区改造计划是于去年12月正式开始和启动,并且选择这个对亚罗士打华人都倍感特别的百年华人村–大街过港为改造目的地。

他说,这也是传奇吉打1.0社区改造计划阔别10年后再次出击,10年前是选择过港对面的唐人街进行社区改造,由当时的马青州团与州政府配合进行系列的改造计划。

(大北马)魏家祥:在多元国家,相互欣赏并非容忍,才能和谐共荣。
亚罗士打斗母宫借出船只,载嘉宾们游吉打河观赏河景。(黄惠玲摄)

“大街过港是对亚罗士打华裔而言时非常特别的地方,100多年前华人来到过港,当时没有轿车,只有摩托车和自行车,村民出入都必须要坐船。”

他补充,过港的特别之处是隔着一条吉打河的对面,有160多年历史的海珠屿大伯公庙,其旁边就是亚罗士打的起源地。

他叙述当时进行社区改造时,单是清理岸边的杂草和垃圾就有约50辆罗里的量。他感谢志工和村民的支持与合作,同时也感谢社区改造计划主要赞助人拿督黄家业出钱出力支持该计划。

他希望未来大家可以齐心合力,把过港打造成为亚罗士打人最珍贵回忆和值得骄傲的地方。

出席者还有社区改造计划工委会主席曾国添、秘书陈贞憓、马华总秘书张胜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副总会长张延辉等。

(大北马)魏家祥:在多元国家,相互欣赏并非容忍,才能和谐共荣。
土生土长的王金发曾是摆渡人。(黄惠玲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