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3日訊)檳州社會發展、福利委員會主席林秀琴說,一些街友每天乞討可獲得200至300令吉的收入,遇上大日子甚至每天收穫500至600令吉,這導致越來越多街友的出現,引起社會問題。
她說,不少外地人搭乘渡輪或巴士到檳城乞討,有時在大日子趕不及回家,還租廉價酒店留宿。
ADVERTISEMENT
“有的街友甚至從印尼一家大小過來,帶著嬰兒床、尿布在檳城街頭乞討。但兒童不該露宿街頭,所以我們不時會聯合檳島市政廳、移民局、福利局等各單位一起‘拯救’街友。”
把愛心發揮適當之處
她說,檳城人以“為善最樂”聞名,無論是個人還是社團,大家都願出錢出力,把檳城滋養成充滿愛與關懷的福地。但有時卻因為缺乏系統性的方式做善事,卻帶來負面的後果。例如派紅包可能會引起爭相領取的人打架;派食物則可能因為過剩,而被丟棄在街頭造成衛生問題,影響市容。
她昨晚出席由檳榔嶼福建會館婦女組聯合委員會主辦的“愛心無界,溫暖相傳”慈善晚宴致辭時,呼籲熱心的民眾透過正式的管道,凝聚力量,把愛心發揮在適當之處。例如捐獻予有需要的慈善機構行善,以免引起諸多問題,不自覺成了“好心做壞事”。
她說,曾有1名男子因好奇而體驗當街友,結果當日就被施以扁擔飯、印度煎餅、礦泉水和炒米粉,露宿街頭醒來後,身邊還多了鈔票。她理解大家富有同情心,想要幫助別人,但也需考慮到行善的方式可能會帶來的後果。
“市政廳執法人員在派食物熱點光大站崗,勸告熱心人士把食物集中送到崔耀才路街友收容中心,讓物資以更有系統的方式分派給需要的人,也可以避免造成浪費和衛生問題。”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