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记者
即时国际
菲资深记者遭枪杀身亡 总统媒体安全组谴责“令人发指”
菲律宾总统媒体安全特别工作组周三表示,菲律宾资深记者达扬在住家遭杀害事件是“令人发指的行径”,而警方正在对此展开调查。
4天前
即时国际
VIP文
陈欣佩.一起守护华文报
马来西亚的华文媒体,无论是平面还是电子形式,都是在多元政治体系下夹缝中生存的独有产物,也是华社多年来合力维护的发声平台。我们可以批评,可以追责,但是我们也有共同的责任,一起守护报纸作为族群发声平台的重要管道。
6天前
VIP文
即时国际
特朗普宣布将接受揭露“Signal门”丑闻的记者采访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宣布,他在当天稍后将接受引爆“Signal门”事件的记者的采访。这位记者是《大西洋月刊》杂志主编戈德伯格,他无意中被添加到一个美国高级官员分享秘密军事打击计划的群聊中,揭露了美方的重大安全漏洞。
1星期前
即时国际
人物
新华作家尤今/在文字里只种向日葵,不种罂粟
从小看父母醉心阅读,她感觉文字的味道应该很甜,于是也跟着钻进方块字的世界,从此再也离不开。 新华作家尤今(75岁)共在马新中港台等地出版逾200本书籍;她写散文和小品,也写小说和游记,认真看待自己与文字的关系。 “我在文字里种植向日葵,绝对不种罂粟。”写作不只为了开花,开什么花很重要,花怎么开也很重要。“取材于现实的作品,才是泥土滋养出来的鲜花,带有阳光的香气,跟塑料花截然不同。” 报道:本刊 李淑仪 摄影:本报 黄冰冰 她并非不曾用文字捏出塑料花。 中四那年,尤今写出人生首篇小说〈凄风苦雨〉,投稿报章。刊登后,原以为父亲会给予赞赏,未想他却严肃训话,“父亲说,这是一篇全然失败的作品;他说得毫不留情,让我吓了一跳,很不开心。” 那篇小说写渔夫出海捕鱼,与大海艰险搏斗,渔夫妻子在家照顾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苦苦等候丈夫归来。父亲读了,诘问16岁的尤今:你有认识渔夫朋友吗?你有去渔夫家里了解他们的生活实况吗?你在下笔之前有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吗?尤今一遍遍摇头,“都没有,全凭想像。” 更小的时候,尤今曾从父亲的书架上抽出《小坡的生日》阅读。作家老舍是中国人,书里却把马来孩子和印度孩子写得栩栩如生,“父亲问我为什么,我天真无邪回答,他靠想像力写的啊。爸爸说,不是的,”老舍曾在1929年旅居新加坡5个月,任教于华侨中学,“他观察,他体验,他生活,他收集资料,所以才能把印度人马来人写得活灵活现。” 真实,是创作的起点——这是父亲教会她的事。 “这句话我记了一生。闭门造车的书写,犹如塑料花,冰冷、虚假,没有生命力。”往后尤今从未停止写作,出版书籍无数,碰触的文体各异,“没有一部不是取材于现实。” 就像1995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瑰丽的漩涡》,主题围绕嗜毒与早恋课题,尤今没有闭门造车,而是亲身走入戒毒所,与吸毒者促膝长谈,“收集很多资料,我才敢动笔去写,将受访者的真实经验转化成小说的骨和肉。” 父亲还说过很多话,都让尤今铭记一生。 父亲的“自重”课 从小生于怡保,尤今4岁那年,父亲停止采矿,创办《迅报》,家里充斥各类书籍,母亲也在报章连载小说,“用比较形象的形容就是,家里每寸空气都有书香。”不写小说不排版的时候,父母总在看书,“脸上很沉醉的样子,我感觉,文字的味道应该是很甜的吧!”小小年纪的她也乐于捧起书来。两年后报社倒闭,她手里的书并没有就此放下来。 再长大一些,父亲带着全家人迁居新加坡。初时身在陌生境域,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在尤今眼里都成了鱼,嘴巴一张一合,吐出来的全是气泡。“怡保人多讲广东话,新加坡人则讲福建话,我一句话也听不懂。”有天发牢骚,尤今脱口而出:真希望自己也是福建人啊;向来慈和的父亲随即变了样,“眼神很凌厉,平时柔和的光芒没有了。他用严峻的口气说:如果你要听懂福建话,你可以去学,但你必须记得,你永永远远都是广东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8岁那一年,在大街上,父亲给她上了这堂名为“自重”的课。自重是不轻蔑自己的身分,自重也是要在心里安装自我监测器,把自己管好。 “自我监测器的另一个名词,叫做良知与良心。”后来成为教师、成为作家,更要懂得时刻监督自己。“我对读者负责,只在文字里种植向日葵,不种罂粟。” 什么文字是她口中的罂粟? 这要追溯到小学时期,学校附近有连环图出租摊子,很多同学租借来看,内容尽是色情暴力。这让尤今感觉不妥,从此立志只写有益身心的读物。当时11岁,她投稿的文章首次见报,题目为〈我想做个小小童话家〉,抒发她的创作信念。往后虽然没有真的成为童话家,却也从未丢失行文里的某种明朗清澈。 将记者生涯磨出的能力用在写作上 她坚持在文字的土壤栽种向日葵,养分从生活汲取而来。 以记者身分跟尤今碰面,短暂寒暄后,曾在《南洋商报》任职7年的她说:“这是梦寐以求的工作,我做过3份工作,最怀念的还是当记者。没有一项工作可以给我这样的机会,每天接触不同的人,汲取不同的思想养分。” 问及难忘的采访经验,尤今想起三轮车夫围困报馆的那个傍晚。 “当时,新加坡很多三轮车夫,有的会在牛车水一带载人买菜,五毛一块这样赚;有的则专门在旅馆门口等游客,我听说他们收入很高。”为了探个究竟,尤今伪装游客乘搭装饰华美的三轮车。“我说要游新加坡,怎么算?哇真的很贵,70年代,我的薪水才700元,他游一趟半小时要30元。”短短半小时,尤今抓紧时间跟车夫谈天,拿到很多资料。 下车后,等不及赶回报馆,她先是冲到对街咖啡馆,趁记忆犹新将对话记录下来。报道刊出后,引起很大回响,“我记得很清楚,当天下午5点,报馆外面人声沸腾,一群三轮车夫气势汹汹指明要见我,”收入明晃晃被摊开,税务可就麻烦了,“他们认为我在破坏他们的生计。”喧闹落幕后,她感慨,“当记者,最重要是能够揭露不为人知的社会现象,即使事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不能因此退缩。” 记者这份职业,在她看来犹如磨刀石,磨锐一个人的思维、笔锋和眼力,“可以深入观察人性,日后对我塑造小说人物大有帮助。” 真实是一贯作风 7年后,她成了母亲,人生来到十字路口,“孩子只有一个童年,错失了我会很遗憾,”于是毅然辞掉工作时间不稳定的采访职业。这时,她忆起过去在图书馆任职管理员时,曾为一群资深教师讲课,教导他们如何为学校图书馆的书籍编排目录。“课程结束后,一名教师特地向我致谢,说我的讲解生动清晰,给我很大的鼓励。教学,是美好的分享,我很喜欢,所以后来想要改行时,我便选择教书。” 尤今执教鞭的岁月长达29年。这些年在课堂上教授华文,她有自己的心得。 “我的目标是让学生爱上华文,而不是为了考到A。”尤今希望自己的课堂充满笑声,因为在她眼里,语文课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科目,“它是让你去爱的。学习其他科目,它们会化为学识的一部分。但是,语言是流在血液里的,它是让你去爱,给你享受的,而文字懂得知恩图报,你平日善待它,当你要用它时,它便会跳出来,帮助你、报答你。” 2025年3月,尤今携着3本新书《播种未来》《爱的密码》《加减人生》亮相第19届海外华文书市,新书主题分别触及亲子教育、家庭幸福与处世之道,全是最近两三年在中国报章书写专栏文章的结集。当老师,她不爱在课堂上说教;当作家,她也不愿在纸页里摆出道学的面孔。 “我不爱谈生硬的理论,而是希望通过真实故事,向读者分享我的得意与失意,以及我对人生的种种思索、感悟和理念。希望通过一则则曾经感动我、启示我的小故事,和大家一起探讨在亲子教育、家庭关系和待人处世方面碰到的种种问题,绵里藏针,用蜜糖包裹黄莲,这是我一贯的写作方式。” 更多【人物】: 黄水斌不让经典港片褪色 让电影镜头化作钢笔漫画 作曲家余家和/走访各地,采集自然之音 不做传统教育制度下的学生,沈芝庆从问题学生到主题乐园创办人
2星期前
人物
大新闻笔
大新闻笔 | 洪东凯 – 车祸
2023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多达6443名,平均每天有18人,或者每80分钟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丧生,根据大马道路安全研究院(MIROS)的统计,大约80%的车祸是人为疏忽所致,至于道路状况占了大约13%。
4星期前
大新闻笔
文艺春秋
梁馨元/山鬼
那些斗胆用身体在高速公路上行走的人,他一定是遇到了哪些麻烦,但我们多数把他们当成麻烦。时速120公里,突然眼前一大障碍物,方向盘左右闪避,干一大清早遇上这麻烦事。 马路就像保龄球球道,有车经过,它便兀自移动,但它从不移动。尽管如此,它总赠予我们许多意想不到的礼物——时而一粒滚动的头盔,时而一具扁烂的动物尸体、一个想死的女人。她怀着孩子,开着白色本田City,就在我每天开车回家的路上割颈自杀。 马路是一条悲伤的马路,所以我才会在那个早上遇见蜥蜴人。 拖拉着骨一般的身体,蜥蜴人出现在16区高速公路上。破洞的深褐色衣服与肤色相衬,脸颊瘦出了窟窿,头发披覆至背——如山鬼,也似野人。天还明晃晃,他是该死在这城市,还是生还自哪座深山?在这汹涌的马路,我往前,他也往前。他就用枝干般的身体穿过车龙,没人来得及鸣笛。 穿过他的瞬间,我清楚看见他的嘴巴。他在说很长很长的话,像必须念三天三夜的咒语。所以在那瞬间,我想他是疯子,才会赤脚走在公路上。 ● 有时街道是虚幻的,而且夜晚比白天来得危险。只是整座城市的夜晚越来越暗了,工人在马路旁维修,但灯照不到他。 在那些阴暗处,我曾经见过夜晚的狸花。 熟悉的办公室楼下,狸花是一个陌生化的词语。办公室坐落于一个充满人烟的小区,对面是住宅,偶尔有猫走过。每天早晨上班遇见狸花,他都背着一个沉甸甸,破了几个小洞的黑色布袋。狸花的头发依旧像一篇语法全错的、语句不通的文章——乌漆麻黑的一整片,遮住了一半的脸,但脸的肤色也晒得几乎和头发一样的色度。于是在那全然浑浊的黑之中,狸花面目模糊,徒留一双眼白特别明亮的眼睛。 第一次遇见狸花,他只是很缓慢地从人家门前走过。那种慢,是生命还有很长但不知道接下来可以干嘛的慢;也像是管他的生命,今天要死也无妨。 几乎每天上班,狸花都会从相同地方,带着一样的躯干与行囊走来——没有遇到的话,永远是我不够准时。所以我才说他是狸花,猫一样的定点来到与离去,为这个地盘留下自己的气味。 而上班快半年,在这办公室小区混熟以后,我逐渐认识了三条街道的浪猫。很常午餐时间遇到其中的谁,都会蹲下来跟它们说话,但它们多数时候慵懒地摊睡在水泥地上。午后炽热,水泥地还留有些光影,浪猫会躺在影子之中。 当然,不是每一只浪浪都会对人的语言有所回应。它看到你,闻到你,听懂你,只是懒得回应。 有时我觉得它们其中一只,是变成人的狸花。满身的虱子、沙尘、汗、肤油、污垢凝成风霜,狸花走路不说话。 还可以与人对话的人,都把自己留给了他人。那些已经无法与人对话的,都把话留给了自己。 ● 第一次只身走上流浪汉收容中心那天,其实心里有点怕。那怕,比在高速公路上看到蜥蜴人的那个瞬间来得低沉与绵长;但作为一名记者,尽管刚入行,我觉得怕比受伤更羞耻。 半山芭龙蛇混杂。下过雨的街道,像极了一条湿滑的鲶鱼,光溜溜、长条状的身子;偶有车灯打过,就像鱼在深海发光。 我去半山芭找的是一名姓梁的牧师,他说他在菜市尾端等我,楼上便是他的收容中心。他照顾无家者已经20年,我们通过两次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粗旷、市井、接地气,没有电视里牧师故作温柔的儒雅,反倒像半山芭哪个水果摊的龙头。直到见面那刻才发现,梁牧师比想像中还要矮小,像只马一样往下垂的脸上,有两条粗黑的眉毛。重点是,原来牧师不一定总是穿着黑色大袍。 教会的好心人捐出店面,梁牧师便负责打理。有床位,有饭盒与瓦片,早上醒来能到外头溜达,午餐时间一到又折返领饭,像极了一群放养的街猫。但他带我走上楼的那刻,推开门,也有百无聊赖的老人一动不动躺在床上。他看着你看他,此刻注视都变成讨价还价之物——我问梁牧师:“这样(闯)进来真的没关系吗?”他说:“有我在,不要紧。” 三楼白天不开灯。他用钥匙打开门锁,生锈铁门发出一阵咿呀——众人随即引头探看。在店铺的尽头,一束光温和地照进,梁牧师说那是他们放风的露台,刚吵过架的谁就在那头冷静。将领一般,他带着我巡视这20个床位——每人安排一样的橱柜、杯具、洗漱用品……谁彻夜未归,谁病死老死痛死白板上的床位名字便一把擦拭。汰换家常,那些名字都臣服于他,接受这规训,这监管与条例,才得以绑定一个床位。他是统治者,也是父亲,每个拜三的团契活动会陪他们唱歌。 但我总觉得,真正的将领之才不能有太多的爱,因为他们还要上战场。 偶尔会有政府官员沿着那条潮湿,堆满干货的梯道上来,有时梁牧师在,有时并不。他们说这里没有执照,收留无家可归者是非法行为。以安全隐患为由,一个店铺不能是家。 因而,没有家的人,都应该由政府监管。 ● 许多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带着捕猎器,从卡车一跃而下。野猫自午睡中惊醒,卡车的引擎由远而近,穿过水泥与沟渠,轰隆轰隆,像一场惊雷暴雨正从远处缓缓逼近。没有家的人,都应该由政府监管——于是他们的武器,如巨大的扫把,把街道的左边至右边,前面至后面,一时半刻之内统统清扫干净。 “以安全隐患为由,他们必须被隔离”。仿佛一辆开往神秘岛屿的愚人船,把麻风病患者都驱赶至无人之处。因而,疯子有疯子的归宿,当他们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排他的部落。资本主义也汇聚成城市与高塔,在那俯瞰人世的高塔之下,相似的人依然会不由自主地相遇、聚合,并自以为安全。因此第一次在公路上遇到蜥蜴人,以及在办公室楼下遇见狸花,他们异化的服饰、行为,俨然我眼前一片白茫茫的刺点。强烈的害怕像一支发射的火箭来得极快,但也忽地消失于无垠之中。 细想之下,我畏惧的其实是那山鬼的形象,那我打从有了认知开始,便不曾光天化日下见过的留至腰际、打结交错的蓬头;以及像刷上黑油一般油亮的垢面。我甚至来不及去想,他们此时此刻的存在,并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个问题;他们面临着问题,且不是拿着扫把到街上清扫就能解决。 一只老鼠被车碾过,尸体三天三夜都无人清理。它成了街道的隐喻。它要不是被马路吞去,也许就是被蜥蜴人或狸花吃了。 ● 收过几次罚单,暂停营业复又亮灯开灶。教会阿姨来煮大锅饭,喂养散居在半山芭附近街道的流浪者,那锅大得能把一个孩子煮熟。在大锅米饭煮熟的绵长时光中,梁牧师与执法人员也拉开了冗战——他们拉锯、僵持,最终双方都停留在原地。 “没有执照,不能营业。” “我们没有营业,只是收留无家可归者。” “他们应该去政府的收容中心。”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有屋瓦,我想蜥蜴人与狸花也是。 在高速公路遇到蜥蜴人那天,他似乎已经历了一场漫长的逃亡,仿佛被炽热的太阳追赶,穿过一大片野林与蒺藜,再跟着月亮的方向走,才狼狈地逃来这座钢骨森林。他到底有想去的地方吗?被逮捕到公立收容中心的流浪汉,他们仍会想方设法逃出来,再重新过上天地为家的日子。里面没有自由,里面的空气很闷热,梁牧师说——他们宁愿睡街上。 ● 街道是虚幻的。在街道形成之前,众人席地而坐;只是当人为泥地铺上石砖与水泥,人们便只能在街道上走。他们说,只有山里来的人才会当街坐着;只有疯子才会睡街上。 狸花是疯子吗?后来我才发现他不是。在熙熙攘攘的小食中心旁,街坊邻里立起了个大红色的拿督公龛,香火断断续续,初一十五会供奉发糕苹果。午餐时间,我都会从公司经过这条小路,走到后边的南洋咖啡店去。拿督公龛旁的树荫下搭起了个木棚子,时而停了几辆摩托,华人阿伯并肩坐着消耗时光。一只脚翘起来,一只肮脏的人字拖便掉落沙地;万宝路香烟袅袅,有一天我便见着狸花以相同的姿势坐在他们之间。 狸花正在与人说话。这一次我忍不住多瞅他两眼,瞅他黑色布袋里边装了些什么。瞅他蓬乱头发后的脸,瞅他那双特别明亮的眼睛。忽然,他看着我看他,那眼神间虽没有鄙意,也没有恶意,但不下两秒,我还是像个孬种一样假装把眼神飘往树上的翠鸟,假装什么也没有看过。 像看鬼一样的眼神。 相关文章: 梁馨元/石头是没有世界的 梁馨元/如果明天会死 今天我们依旧要歌唱 梁馨元/Clitoria
1月前
文艺春秋
国际头条
误拉记者加入群聊 白宫认外洩也门作战情报
美国白宫周一承认,特朗普政府的几名高级官员使用一款非机密聊天应用程序讨论了高度敏感的军事计划,其中无意添加了一名记者进入群组,这一事态迅速引起国家安全机构的批评。
1月前
国际头条
即时国际
土耳其拘捕10媒体人员 包括法新社摄记
据一家非政府组织称,土耳其警方周一拘留了10名记者,其中包括一名法新社摄影师,此前他们报道了伊斯坦布尔和其他地方发生的暴力示威活动,抗议该市市长伊马姆奥卢被囚禁。
1月前
即时国际
即时国内
艺人没工开 记者被欠薪 法米:不能只靠政府救济
通讯部长拿督法米说,国内媒体与娱乐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影视业者以工作计酬,媒体印刷量也大减,甚至有记者被拖欠薪水。
2月前
即时国内
社会
《当今》记者控收贿2万 不认罪 423重新过堂
网络媒体《当今大马》的记者南达古玛涉嫌收取2万令吉贿金,今日在地庭面控时否认有罪。
2月前
社会
即时国内
当今大马记者被控收贿2万不认罪 准以1万保外4月23日重新过堂
网络媒体当今大马的记者南达古玛涉嫌收取2万令吉贿金,今日在地庭面控时否认有罪。
2月前
即时国内
社会
涉向移工仲介索贿 《当今》记者明控上庭
早前被指涉嫌向一名移工仲介索贿而受到反贪污委员会调查的《当今大马》记者将于本周五被控上法庭。
2月前
社会
百格大事纪
依斯迈沙比利列嫌疑人 巫统国阵急撇关系?录供又延后了
前首相依斯迈沙比利被MACC列为嫌疑人之后,巫统的主要领袖好几天都没说话,如今终于开腔,但却似乎在撇清关系…… 3月6日 #百格大事纪,有 #锦隆 为你汇整今日重点时事。 【依斯迈沙比利被列嫌犯】 👉 反贪会查依斯迈“大马一家”广告拨款案 巫统急撇关系? 👉 阿斯拉夫:调查依斯迈跟巫统没关系 👉 赞比里:应让调查程序继续进行 👉 依斯迈政治前途 评论员:非常不乐观 更新:依斯迈原定3月7日录口供 又因MC延到3月13日了 【关税仲裁官毙命】 👉 毙命财政部办公室 死逾24小时没人发现? 👉 解剖结果显示 死因是颈部遭勒住所致死 👉 隆总警长:暂时以猝死案处理 👉 死亲属抵太平间 听剖验结果难掩悲伤 👉 赵丽兰:政府应全力调查 【MCMC接连出招】 👉 DJ嘲讽卡瓦第舞 MCMC吊牌建议太严厉? 👉 从DJ恶搞兴都教舞蹈风波 看玩笑的界限 👉 因“HamSap Kopi” 哈利斯干达与女网红被罚1万 MCMC要Meta关账号 【重点新闻】 👉 狮城聘外国籍辅警 反对党:被外国人管是屈辱 👉 马来家长挺华小资源回收 带孩子捡拾塑料瓶 👉 吴彦祖教英语 你专心得到? 👉 2骑士挺身而出 为救护车开道
2月前
百格大事纪
百格大事纪
依斯迈亲信涉贪 斗士党拖安华下水 质疑执法时机很玄妙?
前首相依斯迈将于3月7日接受反贪会录供,但祖国斗士党却追问,为何案件沉寂多月后,突然在“换政府”传闻升温时重启调查,甚至怀疑整个操控有猫腻。 3月5日 #百格大事纪,有 #薇敏 为你汇整今日重点时事。 【重点新闻】 👉 依斯迈将被传召 斗士党质疑时机太巧 👉 未参与国会服务法磋商?邱培栋:是在野严重缺席 👉 “弃权不代表反对” 在野议员捍卫中立 👉 校园电子烟零容忍 学生屡劝不改恐被开除 👉 网诈成“重灾区” 警考虑让AI加入战队 👉 塞尔维亚国会爆发冲突 反对党投掷烟雾弹 👉 组屋惊现大量子弹 投报者本人即嫌犯 👉 巴士超车不果追尾罗里 12人受伤 👉 监狱女囚暴增 卫生棉短缺
2月前
百格大事纪
百格大事纪
依斯迈周三到MACC录口供 会直接被逮捕?
【最新消息】反贪会主席指出,由于依斯迈仍在病假中,因此原定3月5日的录供时间将展延。 —————————————————————————————-依斯迈沙比利明日(周三)就会到反贪会录供,许多人都在猜测,MACC会不会直接逮捕他,毕竟当年纳吉也…… 3月2日 #百格大事纪,有 #锦隆 为你汇整今日重点时事。 【重点新闻】 👉 登上斋戒月市集 清真炸云吞绿叶中一点红 👉 冰毒从西马邮寄到沙巴 男女搭档毒贩被逮 👉 车子相撞酿2死 学院生离世 老夫妇天人永隔 👉 63外国人未来可用MyBorderPass 公民还有检查功能 👉 店外小广告没申请执照 市议会罚RM1000 👉 安华:EPF提款放太宽是种惩罚 👉 SARA补助金每月RM50或RM100 这里查询 https://app.mykasih.net/sara2/checkstatus 【大马一家广告弊案】 👉 依斯迈周三录供 会直接被逮捕? 👉 网民调侃:可以送一个金条吗? 👉 依斯迈脸书最新贴文关闭留言 👉 先是纳吉慕尤丁案 再有前首相被控会削弱民众信任?
2月前
百格大事纪
社会
涉索贿记者获释 阿占:调查仍持续
涉嫌索贿而遭大马反贪污委员会代表的当今大马记者,已于今日获释。
2月前
社会
更多记者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