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薪资

4天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6.6万电商逃税被盯上,一个都逃不了】 总编说:内陆税收局已鉴定电商平台中有6万6000个商户,没有遵守1967年税收法令下规定的预计分期缴税。 该局根据2024年8月1日起收到的电子发票提交信息,确认了有6万6000电商有发出400万张电子发票,但却没有申报所得税。 随著电子发票措施的落实,每一笔收入都难逃税收局法眼。只要当局查一查MyInvois系统,逃税者就无所遁形。 为免受法律对付,奉劝商家还是别心存侥幸,乖乖缴税。 【企业赚大钱,员工应有福同享】 总编说: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提醒,获利丰厚的企业理应确保员工获得合理薪资。企业不能一边获取巨额盈利,另一边却支付员工低薪。 虽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给予员工高薪,尤其是传统劳力密集的中小企业。但对于许多大企业和上市公司来说,这绝非办不到的事。 像赚大钱的马银行和国能,应该带头调高薪资,带动我国的工资标准。这些大企业都有能力改善员工福利,帮助减轻生活成本为人民带来的压力。 【我们都是任宰的羔羊!】 总编说:我国私人医院收费高昂已经让老百姓叫苦连天。 昨天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才炮轰我国私人医院收费离谱,每片口罩收费2令吉,比市价溢价高达2000%。 今天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承认,私人医疗机构的设施费用不受卫生部的监管。 法律漏洞让私人医院可以为所欲为,而面对高昂的医疗费,我们就如任宰的羔羊,除了无助和愤怒之外,根本无力反抗。 尽管政府一再承诺会加强监管,但最关键的是现有的1998年《私人医疗保健设施及服务法令》只能够规范医疗人员的费用,但对医院设施和收费却根本毫无约束力。 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只有通过立法修补法律漏洞,把所有的医疗费用都纳入监管。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为什么会有人迷恋购买盲盒,我其实也搞不懂。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盲盒,恭喜你,你没有在这个消费主义的漩涡中堕落。买盲盒是给了一笔钱,买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也不晓得会不会喜欢的物品,除了贪图一个惊喜和刺激感,真的找不到什么确切的理由。 记得很久以前,我在商场看过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购物。孩子嬉闹着,身为父亲的看中了一件衣服,一旁的老婆好像鼓励着他去试衣间,看看是否合身。那位父亲看了又看,拿在手上又放了回去,看似喜欢却又好像买不下手。这场景让人难忘,感觉到一家之主除了扛在肩膀上那赚钱的责任,也在花钱的事上处处考量着。 有没注意到以前的电影里,常常都有主角路过商店的玻璃橱窗,停下脚步站在外头凝视着橱窗里展示的商品。不管是一件衣服,还是一条项链首饰,主角欣赏着自己想要拥有,当下却没有能力买下的东西。定下储蓄目标,将来把喜欢的东西买下,那是以前的电影桥段和以往的消费观念。现今的消费主义不再如此,已经演变成了我愿意付款来买一些我不知道喜不喜欢的东西。是现在的消费者闲钱太多吗?还是消费观念变成了购买体验,实际上是什么商品已经不再重要?如果不喜欢盲盒里的东西,把它放在一边,那其实就变成了垃圾。 阿公阿嫲也深陷购物漩涡 纵观这几十年的商品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当社会渐渐富裕,消费者的心态也开始改变。要吃面包喝咖啡时,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买咖啡店里的烤面包配上咖啡。年轻的一代买的是一种沟通,一种潮流,一种生活体验。你慢慢看到新颖商店里卖的白面包也有了温度,告诉了你不管是65度还是99度的故事,付出的价格往往就是一顿午餐的花费,而那杯咖啡嘛,当然就是晚餐了。 看到了消费者心态的转变,那我们的社会是否真正变得富裕了呢?诡异的是,新闻总在报道年轻一代的薪资过低,多数人无法在城市里过日子。年轻消费群体并没有过得富裕,却把购物心态升华成了购买体验,不富裕却宁愿付出更高的价格,这么矛盾的心态,社会开始变得畸形。 这种风潮的形成,可能和我们拥有太多容易影响着彼此的社交媒体有关。一场网红直播带货推介新产品,另一边网红带着你惊喜开箱,折扣连连。任何时间地点,一场接着一场,观众看得情绪澎湃,我们也开始明白传统广告为什么要靠边站了。新时代的这种推销模式,不要说年轻人,年长一辈的主妇或是煮妇,阿公还是阿嫲,他们都轻易被影响而深陷购物漩涡。我们不需付费就能享用社交媒体的服务,其实反过来,我们也是在为社交媒体服务着,看看网络科技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就不难理解。 社交媒体风靡10年,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模式,引领了各种各样的购物风潮。我们现在是否该停下脚步,开始冥想和内观自己的欲望,不要再被牵着鼻子走?不然再过个10年,新时代的消费价值观已根深蒂固,那时大家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