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靈芝

1年前
2年前
問:靈芝和雲芝的分別在哪裡呢?對癌患有什麼功效呢? 答:靈芝和雲芝兩者雖然名稱相似,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藥用菇類,在形態、特性和應用都有所不同。靈芝是一種木質腐朽的真菌,外觀呈扇形或半圓形,通常呈現橘紅色至褐色,表面有光澤,在亞洲地區最常用作保健素材的有赤芝和紫芝,靈芝中較具代表性的活性成分包括有三萜類、多糖和超氧岐化酶等,過去有許多研究指出靈芝中的多糖和三萜類化合物皆具有免疫調節的功效,有抑制腫瘤生長的生物活性。至於雲芝,它又名彩絨革蓋菌,屬於多孔菌科真菌彩絨革蓋菌的子實體,外觀呈現多種顏色,如黃、褐、綠或黑色等。研究發現雲芝所含的多糖肽、多糖等活性物質,具有調節免疫、抗腫瘤及護肝等生理作用。 綜合靈芝和雲芝在抗腫瘤方面的研究,可以發現兩者皆對增加抵抗癌細胞的淋巴細胞有一定幫助。舉例來說,雲芝有助於增加T細胞的數量,並增強淋巴細胞對腫瘤的滲透能力。同時,靈芝則能夠提升巨噬細胞和幹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從而提高其消滅癌細胞的效能。 儘管如此,民眾須認知到目前已知的癌症種類多達數百種,導致癌症的原因很多,且確切的發生原因仍不詳,不同組織更可能導致不同的癌症。客觀言之,上述研究僅能顯示靈芝和雲芝在輔助抗腫瘤方面可能具有潛在效益,然而,抗癌成果因人而 異,且食用靈芝和雲芝是否對特定個體產生幫助,仍需視其疾病狀況而定。鑑於此,罹患癌症的患者應留意並遵循醫生的建議,以確保適當的治療方針和飲食指導。 【問藥】相關稿件: 周志輝/一天三餐都一定要喝茶,會造成心律不整或心臟疾病嗎? 周志輝/請問手術前後應注意些什麼以讓傷口順利復原? 周志輝/普洱茶隔夜喝會致癌嗎?茶葉發黴還可以飲用嗎? 周志輝/請問仙人掌濃縮飲料可以加強傷口癒合和抗炎嗎? 周志輝/壞膽固醇(LDL)偏高,可以每天吃兩粒雞蛋嗎? 藥物應該怎麼吃才有效?讀者所有問題,可電郵到:sceasily@sinchew.com.my。
2年前
2年前
他指出,德信的重要理念,是讓靈芝在自然生態中生長,汰弱留強,得以存活的品種非常強勢。 德信控股(DXN)韜光養晦12年後,計劃以更強增長重新在大馬股市登場;經歷3次危機試煉、主打靈芝與螺旋藻產品,從吉打甘榜跑向全球的德信越試煉越強大,市場遍及全球180國,該公司準備公開籌集1億2160萬令吉,最短時間到全球繼續“搶灘”。 現年63歲的執行主席兼創辦人拿督林孝仁博士說,30年前創業維艱,這幾年每年以15至30%業務增長,營業額已增長至超過10億令吉。其中海外市場營收90%,10%國內市場。 [nonvip_content_start] 林孝仁:善用馬最大靈芝生產國優勢 德信不是純直銷公司,大馬的生產基地是其優勢;很多人的認知裡,中國是全球最大靈芝生產市場,林孝仁說,事實上大馬才是最大生產國。 他指出,德信的重要理念,是讓靈芝在自然生態中生長,汰弱留強,得以存活的品種非常強勢。 他說,在熱帶森林中有200多種類靈芝,最終有6種在自然環境中存活。 這種以自然生態養殖的靈芝有先天優勢,溫帶靈芝只在夏季採收,大馬的熱帶靈芝則可以年頭生產到年尾。 德信從熱帶靈芝存活的道理運用到企業上,並且也相信要透過競爭,才凸顯優勢。 他說,在採收靈芝時,公司基本採取零浪費原則,具有良好藥用價值的孢傘部分製成靈芝健康輔助品,而芝柄則製成肥皂、沐浴露等生活用品,沒有“下腳料”! 林孝仁披露,從靈芝“下腳料”所製作的產品,營收6億多令吉中佔20%的1億餘令吉;賺幅20%計也值一兩千萬令吉,這筆錢足夠農場營運的費用。 供應鏈銷售“一條龍”作業 市場同儕往往向農民買靈芝,德信則從靈芝種植、採收到製成產品實行“一條龍”作業。最大不同是一手抓供應鏈,另一手同時抓銷售。 他從中國養蠶制絲的觀察,放在大馬的靈芝等直銷事業上。 在中國,絲綢只是副產品,養蠶的桑葉也作為養魚、羊之用途,桑椹作為保健,蠶蛹培育冬蟲夏草用途。印度單單生產絲綢模式,難以匹敵與競爭。 他憶起德信剛起步時,面臨臺灣業者的競爭,相比同業的衣冠筆挺與守紀律,開一次會議便花上20萬令吉。 那時候業績都不夠20萬令吉,如何與同儕相比?他只好避其鋒銳,採取“螞蟻啃大樹”策略。 他直言,在馬生產產品的售價是同業的一半,德信善用此優勢,在3年時間讓對手避開大馬市場。 運用國內優勢打贏長遠之戰 他總結表示,德信與國外競爭而能無往不利,關鍵是運用國內優勢,打贏長遠之戰。 他說,雖然聘請吉打州日得拉附近的本地工人,比外勞稍貴一點,德國、日本企業也一樣聘用在地工人。 他表示對此決策感到安慰,因為在疫情期間,其吉打州培育廠與製造廠,絲毫不受疫情衝擊,生產完全不受影響。若聘用外勞,居住於逼仄空間,感染幾率無形增加,也增加變數。 他說,企業不光是靠省錢獲取盈利,而是要看效率有多少。 看到農場與甘榜社區,2000多人受聘而改善生活,每人最低薪1500令吉,2000多人幾百萬令吉足以激活社區經濟。 如今,看到員工有了車子與房子,提升經濟而達致小康的安居樂業,也令這位63歲的創辦人告慰不已。 打造“熱帶靈芝”品牌與強國競爭 中國是靈芝大國,臺灣是靈芝強區,德信運用200多品種、在自然環境中汰弱存強法,汰存的6種靈芝,創造了“熱帶靈芝”的自身品牌,又比同儕廉宜一半價格售出,奠定了其堅實基礎。 他追憶,在首3個月內,市場上還有些聲音,也有服了“會不會死人”的風言風語。 後來,他拿靈芝到理科大學進行毒性檢測,取得科學認證,才消除這些雜音。 遙想1992年10月就創業,起初創業維艱,7萬令吉,建廠已花了七七八八,唯一能做的,就是行動。 踏出第一步行動後,針對真正情況實幹,之後才明確目標、鮮明策略,是德信有小成、聚大成的箇中原因。 他追憶,1993年,1年的200多名會員,1個月2萬令吉業績,難以維持一家公司。 轉攻馬來友族市場  業績增長10倍 他起初開拓的華人市場,沒有取得預期的業績;翌年轉攻馬來友族市場,才逐步扭轉局面。 他說,馬來友族很能接受國內產品的靈芝,業績馬上增長10倍,每月營銷轉佳至20萬令吉。 到了1995年,繼續以“無店鋪”營運方式,進入印尼、泰國、菲律賓等人口龐大市場,業績已改善成每月200萬令吉銷售。 順勢法打入180多國 30多年來能走入180多個國家,也是採取順勢法,即“哪兒強、便往哪兒推”理念。 即便接近30年的打拼,德信才於2019年在賽城設立企業總部。發展至今日,產品見於秘魯、墨西哥、玻利維亞、印度、菲律賓、中東、美國等地,也進入北非、埃及等國,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與第二大經濟體竟然未進入。 林孝仁說,公司佈局5年後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目前禁止發直銷執照,仍不是時候。 他形容,中國市場一旦打開,將具有龍嘯九天之勢,形成爆炸性增長。 目前,德信在西北寧夏設有大廠,供應中亞市場。 現年63歲的林孝仁表示,大馬首富郭鶴年90多歲尚不言倦;搞市場行銷的,是不言休的;體力不如當初創業的30多歲,目前要做的是改變行事作風。 培育出可存活淡鹹水螺旋藻 林孝仁憶述,早期,在露天培植螺旋藻,沒人能夠成功;鳥類等飛禽帶來汙染,螺旋藻難以存活。 試驗培育的第一次,所有藻菌死光,經過幾次再試驗,意外的有幾顆存活下來。 經過幾次的來回實驗與擴育,在適應環境後,螺旋藻種變得越來越頑強,在淡、鹹水皆能存活。 即便到了西北寧夏嚴寒地區,這類具韌力藻種也沒有死掉,經過來回顛簸幾次,也比中國藍藻多活一個月。 與中教授交換處理藻類科技 林孝仁說,中國教授看到了大馬培育螺旋藻的價值,要求德信贈送螺旋藻種,德信贈予純藻種與大桶的原料,教授如獲至寶地緊緊捧在胸前。 中國方面為了感謝其不吝贈予,也答應以處理藻類的自動化科技作為交換。 30年前,33歲的林孝仁,以“無店鋪”銷售領導德信邁進。有異於他人花費冗長時間制定策略與目標,他以行動攻佔市場。 國內業績一年幾千萬令吉後,起初的1996年先到一衣帶水的泰國與新加坡銷售,1997年再進軍印尼。 他說,到印尼、泰國、新加坡等銷售,有貨倉便可開工開賣。他的“一個世界、一個市場”就是在那時提出的,迄今,沒有多少家直銷公司,有膽識提出這個劃時代理念。 提出“一個世界、一個市場”會員制 按照這個理念,只要你在任何一國加盟為會員,就可到任何一國招募會員,不必在別國先加入為會員。 林孝仁要為世人勾畫繽紛美麗的夢,這個世界沒有國界了,人們可在廣袤大地,自由馳騁乃至翱翔…… 在林孝仁胸懷世界的胸襟中,成功不是看你有多少輛大房車,多少座豪華別墅、多少盤大生意;而是你身心自由了,把你放到哪裡,你就樂活在哪,感受羅曼蒂克的歐洲,粗曠美的非洲大陸,在這些地區住下來,且把身心安住,不必讓家人寄錢,還可把賺到的錢匯回。 其後,眼下的風景不僅是一個人的,你可帶領家人感受世界各國風情! 回憶起去到中東的迪拜,就只在後巷租間房子,員工揶揄口氣問道:這就是中東的總部嗎? 林孝仁答道:“你給我好的銷售,就可搬遷到較寬敞的地方。” 目前,除了在中東的阿拉伯世界諸國銷售,也向北非、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推進,正挺進的拉丁美洲諸國包括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也探視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幾個中亞國度。 散槍策略攻各國市場 林孝仁說,2011年私有化,在不得已情況下下市而韜光養晦12年,業績已經從當初增長了5倍至6倍。 即便疫情期間,不僅未衝擊業績,營業額雙位數增長,花紅照常發放,秉承的是孫子兵法的“善戰者,先立於不敗之地而後求戰”策略。 他說,每年取得15至30%的業績增長,並非集中在固定而少數國家與地區,而是以散槍策略,讓業績一躍而起。 目前,除了俄羅斯因受貿易制裁而未搶灘,對於探視國家與地區,皆採取順勢行銷做法,做不好就撂下。 他表示,他的搶灘與管理皆採取“無為而治”,無論是阿拉伯世界或是拉丁美洲,“無為”即是沒有固定形式,而是以“在地化”、因地制宜,沒有太複雜的策略在不同市場搶灘。 他指出,這種散彈式狩獵法策略,沒有瞄得太準,而是在已計入風險下,所構成損失並不驚人,最多是5萬令吉的貨品,萬一搶灘不成就權當廣告費。 他始終相信御繁為簡,簡單的事情重複做與複製,終會有所成。 即便意大利是以咖啡著名的國家,很多人可能認為到此市場是“班門弄斧 ”,但德信卻以市場差異化與加值化策略,成功以其靈芝咖啡在意大利搶灘。 去到墨西哥,墨國當局對其咖啡實施141%的賦稅,140%賦稅已經過高,那另外的1%又是什么?那形同羞辱你,叫你知難而退。 然而,基於賦稅高,德信以差異化與靈芝等風味,咖啡賣得比美國咖啡還貴,結果還是一片火旺。 打功效牌拓展印度市場 在進入印度市場,原本預期是一場硬仗。林孝仁以靈芝與螺旋藻功效,成功打開這個龐大市場。 人為何生病?毒素與失調也! 這兩個基本問題,在印度醫生理解後,德信以靈芝排毒,菌絲調和功效第一,勢如破竹攻克這個人口大國的市場。而這一切要從首名會員的資深女醫生Dr. Ratna,親試覺得產品效果良好從頭細說…… 立足大馬 放眼世界 詢及是否往香港或其他地區雙邊上市?他說,德信秉持“立足大馬,放眼世界”的策略,堅持在大馬上市。 他強調,大馬得天獨厚,東西交匯,企業在大馬紮根,較易走向世界。 “在馬上市,有地緣優勢;在國外上市,沒有主場優勢。” 他說,走向世界的當兒,交易使用在地貨幣,形成多優勢運作,匯錢回馬則是美金。 他指出,該公司原定去年上市,推遲上市並非實況不佳,而是內部更有系統後再上市。 詢及當時(2011年)為何私有化下市,拿督林孝仁指出,當時國際業務起步不久,每一季都需符合財務報表。 德信面對國外常常不準時提報的問題,由於當時管理體系也不強,顯得鞭長莫及。 他坦承,當時也的確犯了嚴重失誤,不能把4000萬令吉產值的家族屋業資產也納入,動搖投資者信心。 他後來把產業“一刀切”,重新整合和私有化公司,同時對國外業務採嚴謹手法管理。 “這期間的韜光養晦,業績漲了5至6倍,其中海外市場佔90%,國內市場10%。” 基於“德”“信”當初溢價下市 一般企業在進行私有化時,大多讓股價一瀉千里,好以低成本收購回來,卻不理會股東的福祉。 然而,林孝仁沒有篤信這個“餿主意”,當時每股股價介於1令吉20仙至30仙,德信卻以1令吉75仙歷史新高股價與溢價,回饋當初支持該公司集資、甚至不惜把退休金押下的鄉親父老與老師等股東。 他表示,當初這么做,秉持的是“德”、“信”兩字,錢可以賺回來,公信力不可失去。 他坦承,從創業到疫情,很少在一個地方過著2個夜晚,20多年來是如此,直到一場疫情來襲。行管期間透過FB,Zoom與各市場聯繫。 他始終認為,市場不是從帷幕深深中從天而降,而是以行動實幹與開發出來的! 正如其產品的在進化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法則,德信是從競爭茁壯而走向世界更大疆域。 德信背景介紹: 拿督林孝仁博士,出生于吉打亞羅士打,在新邦瓜拉新民小學、吉華中學畢業後,遠赴印度工藝大學主修土木工程。 原本擔任農業發展局土木工程師、負責水利工程的林孝仁,也研究菌類,最終毅然決然放棄公務員鐵飯碗,以7萬令吉身家,創辦以靈芝、後期以螺旋菌為主打的直銷公司。 秉持始終如一的行銷理念,使得公司不僅挺過1997年股匯危機,相反擴大規模;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快速擴張。近年的疫情與經濟危機與高通脹,業務不降反增。 目前註冊會員超過1500萬人,活躍會員約360萬人或逾20多巴仙的德信,秉承下列經營理念:●一條龍:從原來生產、加工到市場運作,都在同一屋簷下,由德信集團一手操作。●一個世界、一個市場:將全球市場劃一,油價地鏈接起來,無論在哪一國註冊會員,自動成為國際會員,也能在任何一國招募會員。這是德信集團國際夢的制高點,也是會員開發國際生意的奠基石。●一個理念:集團上下秉持一貫理念,勇往直前、直達人生目標,成為人生的贏家,達到財務自由。 不僅如此,德信有強大的科技背景支援,專業的科技‘電訊與網絡多媒體技術,以及向上、下游擴張的能力。 從1993年創立迄今,已開發超過450種產品(SKU)。
2年前
3年前
問:請問癌症的治療除了辯證,還需要加上抑制癌細胞的中藥例如蟲草、靈芝嗎? 答:癌症的治療目前最有效的還是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中醫治未病的觀念,在癌症預防學上可以扮演很好的角色。中西醫學各有所長與不足。如何互補不足,以病人為中心,周全的考慮病情,提供最適當的醫療方案,減少副作用及後遺症發生,維持病人良好的生活品質,才是最好的醫學。 對癌症的治療,中醫仍未發展出一套可以明確知道治療效果的方案,所以也是受西醫界最多評論之處。至於問題中提到癌症治療除了辯證之外,是否需要加上抑制癌細胞的藥物例如蟲草、靈芝等。我們可以先認識這兩種藥後再作出回答: (一)冬蟲夏草 具抗腫瘤的作用報導出現於上世紀60年代,冬蟲夏草中所含有的蟲草多糖等有明顯提高機體免疫力作用。現代研究顯示,免疫治療與癌症治療關係密切。不過關於冬蟲夏草是否能抗癌在學術界仍有爭議,目前很多有效抗癌的證據只限於體外實驗。 (二)靈芝 靈芝是市面上眾多抗癌食品之一,目前已知具有抗腫瘤特性的成分是多糖體及三萜類。現代醫學實驗證實有增加免疫力的功能,對於輔助西醫癌症治療使用的放化療,靈芝可以降低副作用並提升生活品質。不過,靈芝對於腫瘤患者,只能作為一個輔助治療,不能只依靠靈芝單方就能夠治療或者治癒腫瘤。 因此我們常聽到的有效抗癌藥物,很多隻侷限在實驗室,亦即體外有效(in vitro),而還未證實體內有效(in vivo)。畢竟醫療不是直銷,不能只憑個案就說有療效,仍需蒐集更多的證據。 中醫有句名言:“正氣內存,邪不可幹”。只要體內能夠陰陽平衡,才會有足夠的正氣(免疫力)抵禦外邪侵入。所以中醫重視的是望聞問切、辨證論治、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對症下藥,因人而異的治病,而不是一種藥就可除百病。 【問藥】其他文章: 林順木/父親前列腺癌放療8次後,一直拉肚子。請問怎麼減輕副作用?  林順木/肺癌患者該如何用飲食調養?  林順木/母親有腎臟病、骨松症,請問食療方面,什麼可以多吃或少吃?  林順木/聽說中醫針灸對貝爾氏麻痺症有幫助,不配西醫西藥可行嗎?  藥物應該怎麼吃才有效?讀者所有問題,可電郵到:sceasily@sinchew.com.my。
4年前
9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