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太上老君

3天前
南道观成立年份不详,于1927年重建,历史应该超过百年。山上文物不多,却极为珍贵,在《马来西亚华文铭刻文萃编》书中完全没收录,当今将之抄录,对于道教在我国的传播历史将是重要的资料。 槟城大山脚有座南道观(太上老君),观庙一般,没什么特别或重要文物。实际上它原本的观庙是在山上,大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搬迁到现址。 为了探访山上原本的老观庙,我们一行人即黄罗成道长、黄仁禄、李裕光及我,在程勤瑞的带领下,从山脚下步行上山,大约三百级的洋灰梯级就到达,山并不高,鸟瞰山下风景可宜人。走到观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洋灰的天公桌及化金炉,接着是没了屋顶的前殿,只见门额上三个蓝靛青大字“南道观”,门边有一对蓝靛青七字门联“庙镇崇山开锦帐,案依峻岭起文峰”,底下有精美古彩绘,可惜文字及彩绘经过风吹雨打严重脱落。走进去里面有个小天井,后殿即是大殿,有三座洋灰神案,神像已经搬空。大殿两旁墙壁上有副彩绘的对联,字迹已经模糊难辨,左右各有一个圆拱小门,门楣各有灰塑。经台湾学者康锘锡的指点,那是书卷造型,下有蝙蝠衔流苏。艺术精湛,书卷内的两个蓝靛青文字已难辨。大殿横梁掉落在地,小片红瓦散落一地。整个道观草木横生,前后殿皆没了大梁及屋瓦,地上断垣残壁,一片荒芜。 除了前后殿,尚有左右厢房,都已坍塌,只留下老灶台及水池。观外也是处处瓦砾,大石块东歪西倒,只见附近有以大石块堆砌而成的矮墙,堆成一个不规整的地方,不知何用途。 不幸中的大幸,尚有两个石碑保存下来,最珍贵的是南道观的重建题缘碑,碑文记录了当年重建观庙的募捐等资料,摘录重要的部分:“功德主林万昌捐出缘银贰佰七十大元,开山主住持黄圆初募化买园埔一所,同敬送老君建庙。詹耀合敬送建庙地基约深一丈五阔六丈,功德主李添寿捐缘银一仟大元,道门修士李显光捐银贰佰大元,龙头岩钟善坤捐题缘伍拾大元,福主罗顺兴捐题缘一佰大元……坤道丘慧莲贰拾元……”。这些弥足珍贵的记录,让我们了解开山住持是黄圆初,他是一位道士,极大可能属于全真龙门派第十九代的“圆”字辈。当年靠他募化及林万昌捐款而买下此地段。而詹耀合则报效建庙的地基,缘首是李添寿,捐银一千元。 [nonvip_content_start] 至于钟善坤道长乃怡保龙头岩的创办人,相信他与黄圆初是同一伙,属于广东客家派的道士,南来我国积极弘扬道教。 另一段文字:“从今以后,把坛人由主持交带(按:交代)道人料理,不得异说”。这说明由住持交代的道人来负责管理道观事务,其他人不得异议。下款文字:“民国拾陆年岁次丁卯季冬吉立,建庙捐缘仍欠银叁佰贰拾伍大元,李添寿施主包尾”。民国十六年季冬,相当于1927年底至1928年头之间。仍欠银325元,由李添寿包尾,即是由他付完不敷的尾数,显然李添寿是个慈善的大缘首。 另一块石碑文字:“1972年,庙主邱联贵,开大石结墙,壬子年正月立”。意思是在1972年,进行把大石头切割开,堆砌成为石墙,以防止山体崩塌,石墙今犹牢固存在。 随着观庙的负责人逐渐老化,上山烧香的善信也因为体力衰弱无法再爬上山去,因此观方决定把道观搬迁到山脚下,即今的山脚下南道观太上老君庙。新观庙有一对石狮底座文字:“岁次戊午年十月初一日,公元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一号”及“善信林镇清、黄木春、陈木明、陈帝发,奉敬”。 南道观成立年份不详,于1927年重建,历史应该超过百年。山上文物不多,却极为珍贵,在《马来西亚华文铭刻文萃编》书中完全没收录,当今将之抄录,对于道教在我国的传播历史将是重要的资料。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