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垃圾屋

2星期前
3星期前
(新加坡8日讯)居民申诉,宏茂桥一带有垃圾屋,男子多年来囤积物品,甚至“溢”出门外到走廊。市镇会指出,已数次协助屋主清理放在公共区域的物品。 有读者通知《新明日报》,指宏茂桥10道第456座组屋出现垃圾屋,而且情况已持续多年。记者走访时,发现垃圾屋外确实出现多袋物品,甚至还占据了走廊一部分,而大门也因此无法关闭。 附近居民林先生(59岁)受访时说,情况已持续超过10年,一直没有改善。“单位内住着一个70多岁的男子,我们偶尔会打招呼。” 他说,由于妻子行动不便,非常担忧垃圾屋带来的安全隐患。“我妻子坐轮椅,万一着火怎么办?我也害怕有白蚁,家具都会遭殃。”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邻居称,姑且还能容忍男子的习性。“只要东西不要堆积到我家门前,我都能接受。至于气味,我觉得还好。” 市镇会:已数次清理 将继续提供协助 宏茂桥市镇理事会受询时指出,确实接获通报,指单位外囤积着大量物品。“自2021年开始,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已数次协助屋主清理放在公共区域的物品。” 市镇会指出,尽管定期检查,屋主还是照样把物品放在同处。市镇会继续积极主动解决,以及定期检查,并清除物品。 此外,市镇会也与建屋局(HDB)紧密合作,进一步提供援助,在有需要时,清理单位内的物品。“我们想提醒居民,需要保持公共区域通畅无碍的重要性。这可减少伊蚊滋生和潜在的火患隐患。” 市镇会将继续与居民互动,提供必要的协助,来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居住、工作和娱乐的好环境。 邻居:清理不到一周 又会开始囤积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邻居受访时指,他们并没有向有关当局投诉。“其实投诉也没用,就算清理了,过了几天又开始堆积物品。” 邻居林先生受访时说:“清理后确实不到一个星期又会开始囤物品,有时就连清洁工都生气。”  记者走访时发现,垃圾屋的东西虽然堆积如山,但并没有飘出异味。记者尝试找男子,但他没有在家。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新加坡6日讯)蚂蚁、蟑螂爬至楼上单位厨房,邻居闻阵阵恶臭报警,揭六旬孤独叔卧尸垃圾屋内。 这起非自然死亡案发生于昨午1时许,地点是新加坡文庆路第4座组屋2楼的一个单位,死者是一名66岁的独居阿叔。 《新明日报》记者下午3时许赶到现场时,警方已拉起封锁线,至少3名警员出入单位调查。 现场可见,屋内堆满杂物,几乎无法通行,其中不乏留有食物残渣的盒子。大门也被屋内的“垃圾山”阻挡,不能完全敞开。工作人员到场后把部分杂物移至屋外。 邻居透露,死者独居多年,平时鲜少与人来往。 住在涉事单位楼上的陈先生(42岁,人事部职员)说,他与太太约两年前搬到该处,厨房数个月前开始出现蚂蚁和蟑螂,偶尔也会闻到从楼下飘来的异味。 “我们一开始还不确定是不是楼下垃圾槽飘来的,后来才发现蚂蚁都是从2楼的厨房爬上来的。有时遇到下雨天,我们也会嗅到一股异味。” 他透露,刚入伙时经常与左邻右舍打招呼,但都不曾见过涉事单位内有人。 “这边的邻居关系都不错,我们楼上楼下都打过招呼,唯独不曾见过那位2楼单位的住户。” 住在2楼的峇丽(37岁)则说,死者很少与邻居接触,偶尔见到面也只是打声招呼,并无多言。 “他在这里住了很多年,平时早出晚归,偶尔会经过我家前面的楼梯,但我至少有3周没见过他了。” 她表示,丈夫本月4日经过死者单位时闻到异味,相信是有居民事后觉得事有不妥报警,从而揭发腐尸。 新加坡警方受询时,证实接获上述地点发生的一起非自然死亡案通报,一名66岁的男子被发现倒卧在单位内,随后证实死亡。 经初步调查,案件不涉及犯罪行为,调查工作正在进行。 同层邻居:逾十年未碰过面 超过10年未与死者碰过面,同层邻居闻死讯方知单位里有住人。 住在3楼的扎西都(53岁,司机)说,阿叔年轻时与母亲同住在该单位,其母亲十多年前搬离后,阿叔便独居。 “他每次都大门深锁,独来独往,我上次看见他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直到警察来开门,我闻到臭味,才知道原来他死在里面。” 另一名住在2楼的男居民说,死者单位门口平时空无一物,连双拖鞋都没有,也不曾见过有人出入。 “可能你不会相信,我住这边十多年,从没见过单位的住户,没想到有人住,且是个垃圾屋。” 《新明日报》记者今早再度走访,发现单位的铁门紧锁,木门虚掩,空气中依然飘着浓烈的腐臭味;透过窗户可见,单位里的垃圾成堆,尚未完全清除。
3月前
4月前
7月前
8月前
(新加坡17日讯)六旬妇女在组屋单位养47只猫,粪便、臭味渗透“垃圾屋”,邻居难忍,妇女也住不下去得暂时搬离,由义工上门帮忙清理。 《新明日报》报道,这个位于文礼通道的两房式单位,住有一名年约60岁的妇女。由于猫咪排泄物没有及时清理,连家里的柜子和衣物也都散发猫咪尿味,天花板与墙壁已生霉菌,各处都有猫毛。 因此,非营利组织于本月14日派员上门帮忙清理该单位。 义工温爱玲(46岁)受访时说,他们接到文礼居民联系网(Residents’ Network)负责人的通知,才得知妇女的情况。 “我们先去家访,发现她身体也不好,有哮喘病。我们就安排了义工帮忙清理房子。” 她说,妇女之前曾尝试自己清理房子,但是由于尿液渗透很深,家具与墙壁都是臭味,就算在走廊都可以闻到。 “我们除了清理地面,还重新帮忙刷漆,并把屋内所有物品搬到楼下,让妇女看哪些东西可以扔掉。” 温爱玲说,由于那些衣服物品都十分臭,因此只能扔掉。 “就连天花板上的灯和吊扇也不知怎么的沾满猫毛,只能扔掉。” 根据照片可见,原本脏乱的单位在打扫后变得十分敞亮干净。 她也透露,妇女最后也十分感激义工团队,连连向他们道谢。 李智陞加入清理团队 部长李智陞身体力行加入清理团队,还为义工买午餐。 温爱玲透露,西海岸集选区议员兼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当天中午也到场帮忙。 “每次我们在文礼进行活动时,他都会到场帮忙,这次还帮我们的义工买午餐。” 李智陞也在脸书发文,感激该义工团队与居民联系网的帮助。 他说:“由于家庭成员囤积猫只,导致家里无法居住。在相关机构的支持下,问题已经解决。动物被救出,单位内进行了清理、通风和重新粉刷。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要感谢义工团与居民联系网的支持。 花费6小时清理 一周内添置家具 花费6小时清理单位,外籍学生也帮忙,跟着一周内添置家具。 据了解,大约有22位义工当天早上约10时到场,一直到下午4时才结束。 温爱玲说,参与的义工大部分约30岁至40岁,还有一名来自日本的16岁少年也来帮忙。“大家分工合作清理,有的洗地、洗厕所与厨房,为发霉的墙壁打底漆和刷防菌新漆等。” 她也透露,床、衣橱、沙发、冰箱与灯等家具都已经无法使用,因此只能用新的家具替换。 “就连厨房的柜子也无法使用,只能拆掉。用一个关怀基金购买了质量不错的二手家具,我们将在下周把这些家具搬进单位里。等一切处理好了,妇女也会搬回来住。” 义工:公园局带走猫咪 义工透露,47只猫被公园局带走和安顿。 询及猫咪被安顿在何处,温爱玲透露,那些猫咪已经被公园局的动物与兽医事务组(AVS)带走。一般相信,这些猫咪被带走后会暂放在中心,过后被人领养,但温爱玲称她也不清楚猫咪后续情况.
9月前
(新加坡11日讯)68岁男屋主不慎跌倒入院,非营利组织等各方机构为他清理垃圾屋,打造宜居的生活空间,狮城部长李智陞也身体力行加入清理团队。 《新明日报》报道,居住在金文泰西2街第613座组屋的68岁男子多年在家中囤积物品,但近期跌倒,非营利组织“助乐”(Helping Joy)、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社区事务署、建屋局和西海岸居民联系网等机构联合帮忙清理住家。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前天在脸书贴文指出,男子家中有易燃物品、插座也有超载的风险,单位内能走动或坐下的空间不多。 因此,助乐和义工花费了一整天清除杂物和清理单位,参与清理工作的李智陞坦言过程非常辛苦。 他在贴文指出,助乐的合作承包商也为单位重新油漆,修理灯光及器材,之后助乐更换老旧的家具。 过程中,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社区事务署和建屋局也协助男子进行物品分类,而西海岸居民联系网则帮忙把物品搬下楼,其中一名认识女屋主的年长乘坐轮椅组员,也下楼陪伴和安抚对方。 西海岸市镇会也通知居民以及邻居这项计划,并提供垃圾桶等协助,电梯维修团队也在场监管电梯运作正常。 此外,还有一名社工到场为男子提供精神支持,也动手帮忙清理物品,护联中心则在幕后协调男子的出院和护理情况。 根据助乐脸书,他们的义工于5月27日为男子展开大扫除的计划,逾50人参与,李智陞也到场搬运物品。 李智陞在贴文指,助乐等组织经常会响应医院、社工和当局的要求,协助低收入家庭翻新或是清理杂物。 “有时候,这是因为有家庭成员快出院,需要回到宜居的生活环境。有时当局则需说服囤积者放弃多年收集的物品,并需要帮助清除。这些组织会自发安排行程,带着义工和承包商展开行动。” 李智陞:后续跟进也很关键 李智陞指工作远未完成,后续跟进也很关键。 李智陞在贴文指出,囤积多年的组屋单位需要耗费多个小时清除和进行改造,这不包括前期的造访和协调会议,各方联手才得以改造单位。 不过,他指工作还远未完成,助乐等组织曾向他透露,这些单位容易再次囤积物品,专家也指这没有医疗解决方式。 因此,义工组织只能透过劳动,经常造访他们,协助他们清理,避免组屋堆积物品,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聆听年长者的需求。 李智陞认为,随着狮城人口老化,政府、义工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医疗、社区和私人领域需要联手做出更多贡献。 他也指,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也在社区事务署管理囤积管理主要团队(Hoarding Management Core Group),他也跟当局和伙伴协调加强合作关系。 
10月前
11月前
焦点社区:丹绒米雅黑水港 (马六甲1日讯)丹绒米雅黑水港一个住家单位用回收物、地毯、旧大型电器等物品非法占地,约数个篮球场大的公家地成为自己的“小天地”,严重带来环境不雅观、卫生、污染等问题。 蔡求伟:将了解屋主或业主是否有执照 马华历史城市议员蔡求伟接到投诉后,今午前往现场了解情况。蔡求伟现场视察情况后,多次叫门但无人应门。 该单位现场周围的水利灌溉局预留空地上铺了许多地毯,现场有瓶罐、陶瓷杯、床褥、旧冰箱、旧影印机、篮子、大小桶等等。此外,蔡求伟在现场了解情况时,当下有两堆正在燃烧的垃圾堆。 蔡求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将联络市政厅执法人员,以了解该屋主或业主是否有执照,而就算是有执照,也不代表他们能够这样的方式处理分类物品。 造成环境污染不卫生 他说,这样在屋外到处放置物品,不仅会造成环境不雅观、不卫生,也会带来危险。 “现场发现很多瓶瓶罐罐,一旦下雨就会滋生蚊虫。而这里隔壁就是河流,这些物品或许有化学物,或者垃圾流进河里,就会造成污染。” 他指出,这样的情况相信有1至2年了,他也不清楚该地是租借的或是地主本身使用,但无论如何,不能非法占用水利灌溉局的预留地。 他说,就算相关人士只是在自己的土地范围内放置物品,也必须要整理好。 现场至少两处曾有焚烧 他也说,现场看到至少两处的焚烧处,包括在路边及空地内,焚烧是不被允许的。 “一个星期前,这里因为焚烧导致这一排的单位断电,相信是火烧坏了电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也是违法的事情。” 他指出,他将会尽量找出屋主,了解是否有相关执照,而如果屋主不清理,执法人员将会开出罚单,若问题严重或会联络环境局,到时该局相关罚单最少1万令吉。 他说,该名屋主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将这些物品随意放,对周围的人不公平。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