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乌鸦

(新加坡24日讯)新加坡一名妇女被乌鸦追着啄,吓得摔倒,手掌骨折,经过5个月中西医治疗,如今右手3指仍无法弯曲。 《新明日报》报道,李女士(67岁,网络安全)指东海岸路一座广场一带的鸟患严重,乌鸦数量极多,不止带来卫生和噪音问题,也十分有攻击性。 她称自己分别于两年前和去年,在那一带被乌鸦啄过两次。 “最近一次,也就是去年11月11日早上5时许,我当时要到巴士站,被乌鸦追着啄了一次,我怒瞪了乌鸦一眼,岂料乌鸦再次往我的后脑勺啄一次。我为了躲避,不慎跌倒,导致身体受伤。” 她事后自行爬起来,回家处理伤况后忍痛去上班。 “不过,由于伤口疼痛难耐,尤其右手掌瘀青、严重肿胀,我就到医院急诊治疗。经诊断,我的右膝盖擦伤,右手掌的小指骨折。” “右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包扎了两个月,经过多次物理治疗,也看了中医吃药消肿,至今还是没办法正常弯曲。” 李女士说,她惯用右手,因此生活大受影响,除了无法提重物,也不能写字和用电脑;她每次上下班都十分担心自己会再次被乌鸦袭击。 “如果带面包上班,我都小心藏好在背包里,不然那些鸟会跟在我后面。那群乌鸦每次都是早上和傍晚出来活动,正好是我上下班的时候,所以我十分害怕。” 鸟趁店员不注意 溜进店偷吃 《新明日报》记者本月20日下午走访时发现鸟患严重,除了乌鸦,还有鸽子以及野鸡等。 不愿透露姓名的糕点店员工告诉记者,她5年前在该处工作,鸟患问题就已存在。 她说:“这些鸟很聪明,会探头观察店员。如果店员不留神,它们就会溜进店内偷吃。” 杂菜饭店主也说,如果不及时处理碗盘,这些鸟会马上飞来觅食,搞得一片狼藉。
1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焦点社区:新山烈光镇 (新山2日讯)新山烈光镇哥南卡1路区至5路区出现“鸦害”,成群乌鸦不仅发出噪音扰民,处处空降鸟粪,衍生许多卫生问题、令居民深感困扰。 居民林先生(44岁)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哥南卡路一带的店屋区有不少外国客工租住,清晨不时会看见各大小不一的垃圾袋被丢弃在商业区路边,有的地点垃圾堆成一座“小山丘”,成了上述鸦群大快朵颐之处。 林先生形容,被丢置在路边的垃圾包括许多食物残渣,放眼望去,就好像是鸦群的盛大的“自由餐”。 他相信商店区路边垃圾堆积,是吸引大批乌鸦前来觅食的主因。 记者到场查看后发现确实如此,而根据受访民众透露,商区垃圾滥丢和乌鸦肆虐问题日益严重,范围更进一步扩大影响至附近的围篱社区和组屋区。 住在围篱社区的林先生指出,乌鸦聚居在附近的大树上,平日更趁居民不注意时,叼走民宅衣吊,用衣吊在树上筑窝。 林先生表示,由乌鸦发出的噪音于凌晨5时和傍晚时分,将达到最高分贝,非常扰民,尤其凌晨时候,严重影响居民睡眠。 他说,鸦群不时停驻在民宅屋顶,或飞进民宅,停留在篱笆门上排泄,令篱笆门留下大批鸟粪。 他透露,上述问题已持续多年,让居民不胜其烦,平日需关紧门窗。 他提到,本身就曾苦思和研究多种方法应对,也试过不同工具。目前,最有效的是在停车房一些地方加装“网刺”,让乌鸦没法“落脚”逗留。 他促请新山市政厅探讨有效方案,以协助处理鸦害问题。另外,他也希望相关单位加强街边垃圾堆的清理。 另一方面,居住在附近组屋区5楼的居民阮智萍(53岁)受访时说,她住在组屋区超过10年,近年来鸦群为患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阮智萍表示,乌鸦常在她住家铁门和铁花留下排泄物。 她说,她平日外出工作,都会把门窗关好,但不知为何乌鸦和其他鸟儿,却能飞钻进屋里,分别在厨房、客厅留下鸟粪。 她表示,为了保持屋内的卫生,她每天返家,一定会检查和进行清理工作。 她希望政府与相关单位即刻采取行动,以解决鸦害。 此外,民众罗小姐受访时说,据她了解,南方环保有限公司罗里每星期到商区载走垃圾两次,不过,她相信由于商区楼上租户是每天丢垃圾到街边,许多垃圾因而未获及时处理载走。 罗小姐表示,若要相关垃圾承包商每日前来载走垃圾,或涉及复杂的成本和人力问题。 她建议,政府除了探讨有效解决方案之外,或可从提升民众卫生意识方面著手,例如正确丢垃圾方式,及宣导如何有效将垃圾层层装袋,不让乌鸦有机会弄戳破垃圾袋觅食等。 也有民众建议,增设垃圾桶和垃圾槽,以方便商区租户将垃圾集中丢掷。 关于上述种种情况,新山市政厅市议员拿督阿兹受询时表示,据当局调查,上述滥丢垃圾问题主要由居住在商区楼上的外籍客工造成,他几乎每天接获居民投诉,而他也已就此向南方环保有限公司反映问题。 阿兹透露,各相关部门包括新山市政厅和人力局,曾于3月17日,到哥南卡路区进行联合行动,向多名将商区楼上单位改建为员工宿舍的业主发出传票。 他说,他已建议南方环保有限公司在该区设置大垃圾槽,以及为该区外籍客工进行卫生宣导。 至于鸦害,他表示,他已向柔州卫生局局长莫达反映上述乌鸦引发的课题,希望当局采取进一步行动。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新加坡31日讯)“遛鸦男”身份曝光! 原来他是一名喜剧演员,受人之托照顾嗷嗷待哺的乌鸦,想待它长大后再放生,却为此促成一段人鸟“情谊”。 在日前流传的一段视频中,一名戴眼镜的青年右肩出现一只乌鸦,两人并肩同行,亲昵的互动令不少人讶异。 《新明日报》辗转联系上这名男子施勇全(30岁,喜剧演员),他受访时透露自己在酒吧、滨海艺术中心、外国等场地表演脱口秀。他说对乌鸦产生关注始于疫情间,并在社交媒体TikTok浏览了不少关于乌鸦的趣闻。 他坦言自己对饲养宠物一窍不通,但今年5月21日,经常在住家楼下遛鸟的一名阿叔,把一只小乌鸦交给他。 “对方称早前当局修剪大树,有3只小乌鸦跌落在地上,其中两只已丧命,问我是否想要照料这只小乌鸦。” 施勇全没意图豢养乌鸦,只想在它有能力照顾自己前,确保它能安全长大。   “我那时候做了一些研究,当时它应该只有两周大,每个小时都要喂食,后来间隔时间变长。一个月后,我想它需要适应户外环境,学会觅食和跟其他乌鸦互动,就带它到楼下放生。” 每次吹口哨 乌鸦会回应 乌鸦逐渐融入同伴的圈子后,施勇全便不再喂食,原以为两人“交情”止于此,但他到楼下散步时,依旧看到乌鸦的踪影。每次吹口哨,对方会发出叫声回应,时不时也会栖息在他的肩膀等。 他指出,多数公众看到他和乌鸦的互动都感到讶异,偶尔也会有一两人表示厌恶,但他认为这群鸟类被误解了。 “它们其实不常攻击人,若攻击主要是因认为幼鸟受到威胁,或是鸟巢被人清理而进行报复行动。” 奇缘写入脱口秀 自称乌鸦单亲爸 作为喜剧演员,施勇全突发奇想把照料乌鸦的经历当成创作素材,并指出脱口秀内容就是源自于生活。 他把部分节目贴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称他的生活经历巨变,成为一只乌鸦的“单亲爸爸”,也调侃他可以体会当父母的感受。 “我没把它带到演出场地,因为场面会陷入混乱,况且乌鸦本来也不适合关在牢笼。” 称乌鸦常到公园 与年长者互动 施勇全说,他每天下楼运动或散步,时不时都会看到乌鸦在树上栖息,也相信它已有了同伴不再形单影只。 不过,自8月初他就没有再看到乌鸦的踪影,加上发现社区出现扑杀乌鸦的笼子,不禁为它感到担心。 他指出,乌鸦之前也常会到对面公园跟一些年长者进行互动,这些长者也称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乌鸦。 他表示,如今已经过了3周,最近有两只成年乌鸦一直跟随他,唯独没有看见小乌鸦。
8月前
(新加坡26日讯)叫乌鸦跟着他过马路,还指示乌鸦飞上自己肩膀,一起上楼梯,“遛鸦男”举动引热议。 《新明日报》报道,网络近日流传一段短视频,拍下一名20多岁戴眼镜的年轻男子,身穿短袖T恤短裤,脚踏拖鞋,背着一个蓝色背包,一副休闲打扮在过马路。 引起路人注意的是与他同行的“伙伴”。 画面显示,一只黑色乌鸦先是从男子右肩落地,站在马路中央。男子发现后低头看向乌鸦,一边向前走一边挥手向乌鸦示意,像是叫对方回到自己身边。乌鸦随即张开翅膀飞向男子。待过完马路后,乌鸦已经乖乖的站在男子的左肩上,陪着他一起走上楼梯了。 男子走着走着还会扭转头,对乌鸦窃窃私语,可见双方有着互动。视频放上网后,迅速引来公众热议。有人称,这乌鸦仿佛是这男子的宠物,也有人质疑乌鸦能被驯服。 曾在新山从事白鼠养殖生意,也喜爱饲养各种飞禽、爬虫和金刚鹦鹉的沙菲克(43岁)受访时表示,乌鸦是能被驯服的,他本身养过6年乌鸦。“之前是养在笼子里,并带出外让乌鸦飞行。它之后成家了住在野外,偶尔还是会飞回来。” 沙菲克说,他是从幼崽时期开始饲养乌鸦的,所以比较容易驯服。只需几天到一周,乌鸦就学会跟着主人了。他骑脚踏车回家时,乌鸦也会乖乖地站在他肩膀上随行,甚至会与小孩子玩耍。 乌鸦属野生动物 法律禁公众喂养 当局规定,不得喂养乌鸦等野生动物。 根据公园局网站资料,为了预防疾病传播,避免打破生态平衡,以及保障公众安全等原因,当局不允许公众把部分动物当宠物饲养。 野生动物法令规定,公众未经允许不得蓄意管养或喂食野生动物。 虽然大多鸟类可当宠物饲养,但也有例外。乌鸦、爪哇八哥、野鸽,以及被列为受保护野生动物的鸟类,是不得饲养的。 饲养野生动物也得遵循当局列明的条件。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