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电影
【Terra Incognita】阳光永照无瑕心田/谢丽玲
Eternal Sunshine on the Spotless Mind 说的是,两个选择删除记忆无痛分手的恋人的爱情故事。 2004年的电影 Eternal Sunshine on the Spotless Mind 我看过两次,上映那年在英国看了,十多年后的2018年在韩国济州岛又看了一次。碰巧都是在国外看的,所以时间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一部随着时间慢慢在心中沉淀发酵,在自己的记忆里越变隽永的电影。 也是多年后才无意中在网上知道,这部电影在台湾的译名竟然是《王牌冤家》!看过电影的人大概都会觉得很傻眼吧?虽说男主角Jim Carrey在那之前主演的喜剧在台湾好像都被翻译成《王牌XX》,即使纯粹从商业角度考量,如此翻译也太草率。 原剧名的出处是18世纪初一位英国诗人Alexander Pope的诗,对这部电影的喜爱有一部分因素是这个绝妙的剧名。我甚至怀疑故事的灵感来源就是这段诗句。 女主角是Kate Winslet,她饰演的Clementine常常顶着不同的发色,活泼外向,性格与内向害羞的男主角Joel完全不同。 (题外话:从她在戏里自我介绍的那段话,才知道我们小时唱的童谣《小小姑娘》或马来文版的Bangun Pagi的原版叫Oh My Darling, Clementine,而且歌词述说的,是一个听了令人心酸,甚至觉得悲惨的故事。)
1天前
百格午报|年尾将内阁重组 安华:表现不好就换掉
大家都在关注的重组内阁问题,安华敲定是在今年年尾!而安华也劝告内阁成员,不要对这一年的表现感到自我良好,眼下最重要的依然是人民是否能够安居乐业。 重点内容: 1)新山关卡停电逾12小时未恢复 2)张念群:《孤注一掷》有宣传防诈效果 鼓励拍大马版本 3)砂犀鸟航空接管马航飞翼 陆兆福:仍协商中 4)10 在朝YB倒戈 安华:胡说八道 5)若有必要将增阁员 安华:今年底重组 6)疑似刹车失灵 一巴士冲下山酿28人死
4天前
当小老板又闯时尚界 容启航自爆将接拍大尺度电影
(新加坡4日讯)狮城男神容启航今年初开公司当小老板,时尚演艺一把抓,明年将接拍大尺度电影! 容启航予人阳光硬朗的印象,但成为时尚指标之后,他参与更多时尚活动,形象也更多变,他告诉《新明日报》:“希望能当时尚界的变色龙!” 他认为时尚是一个能让他表达自己的管道,韩国时尚教父G Dragon是他取经的上佳示范,上两个月他去了八九个国家,当中包括英国、美国、中东国家、日本、澳洲、泰国等,一年即将过去,他出席的时尚活动少说30个。 谈到时尚品味和尺度,尽管时尚穿的是心情,不过碍于新加坡民风保守,他还是会交由制作团队投票,决定尺度可以去到哪里。 容启航设立公司当上小老板,“外界以为我都在为时尚活动忙碌,其实新公司GYG负责的事物很多,有会计、经理人、秘书,还有商业策略,我的目标是通过公司打出属于自己的品牌,除了演艺工作,还有卖潮服、商业活动等。” 容启航饮水思源,直指设立公司当小老板,干妈Cally姐功不可没,而他自认个人优点是目标明确,至于缺点则是经验不够,过程中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我觉得自己进步的空间还有很多。” 他希望以后能通过公司发力,为慈善一尽绵力,记者打趣问会否拉拢狮城艺人加入旗下,成为GYG的生力军? “我还年轻,经验也不足,这时候就拉艺人进公司对他们不公平。” 问起演艺动向,容启航在新加坡导演杨修华的迷你剧《深网》中演绎人不可貌相的反派,他拍摄时还参考韩剧。 此外,他明年会接拍一部电影,“我看了剧本,尺度很大!”尺度有多大?裸露?同志情愫?细节他笑说暂时真不方便透露,要卖关子。 圣诞佳节转瞬来临,容启航戏言又是追看《小鬼当家》(Home Alone)的时候,“几乎每年都会看,已成为一种观影习惯。” 他觉得片中的男童,很能反映出小时候的他内心的诉求,特别亲切,圣诞期间,他也会为好久不见的朋友写写信,或者相约聚餐。
6天前
【电影幕后01:造梦人】监制郑雄城/电影幕后环环相扣,要选对的人一起来造梦
电影迷幻的地方就是,我们电影工作者营造那个意境和美学的东西出来,可能哪一幕会牵动到你。——马来西亚华人影视协会主席郑雄城
6天前
【电影幕后02:造梦人】监制姜志昂/电影幕后核心人物──管钱管人管进度,为电影台前幕后把关
本地监制姜志昂不讳言,电影人有创意但不能空有热血,监制在当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协助募资、招募团队,策划上映、宣传……为导演、演员等电影工作者把关现实,实现他们的梦想。
6天前
【电影幕后04:造梦人】剪接师麦智中/电影幕后剪刀手──如何切换画面,剪出流畅的影片?
麦智中坦言,他剪接时是不看剧本,是不想思维被绑住。论电影,他认为编剧和导演是最清楚故事的人,然而拍摄过程中导演的想法可能有变,拍出一堆他脑中的想法和素材。
1星期前
周刊专题
【电影幕后03:造梦人】服装造型师Elaine妈/为戏而生,每件戏服都有自己的角色故事
在本地中文影视圈,黄菊清被称为“妈咪”不只因为她参与制作过多部电影和电视剧,更因她对后辈影视工作者的帮助和提携。很多年轻导演刚踏入圈子,参展作品的预算不多,只好找她商借戏服。
1星期前
周刊专题
周刊专题
【电影幕后05:电影院】走进神秘的电影院幕后──看一部电影,就像看一场科技大战
点开电影院售票系统,再冷门的电影都会有2至4个座位已经被选购。根据都市传说,是要保留给“好兄弟”……是真的吗?
1星期前
周刊专题
星云
当娱乐成为说教/蔡家杰(汝来)
在我看电影消遣的当儿,我不适的感觉在于它们顶着道德的盾牌来对我进行思想的教育,娱乐成为了说教、消遣成为了劝诫、评论成为了忤逆。
2星期前
星云
教育专题
【金马60】台马中文电影的过去与未来
近年,大马中文电影在海外引起了关注,不少电影和新晋导演在各大影展和电影奖项中有所斩获,电影票房也有不俗的成绩。 6月初在吉隆坡举行的“台马中文电影交流会”,由摩尔娱乐主办,吸引了不少本地影视工作者包括导演、演员、幕后制作人员、网络内容创作者、电影爱好者参加,现场聆听来自台湾和大马电影人的分享,探讨大马中文电影的现况与未来发展。 交流会首场论坛主题“台马中文电影:过去发展以及未来趋势”由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资深监制叶如芬和马来西亚中文影视协会会长郑雄城分享,探讨台湾和大马中文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业界的挑战与未来。另一场论坛则由大马导演周青元和台湾导演程伟豪在“导演的视野:卖座电影不是梦?”中分享他们的导演经验和观察。 有关论坛由制片人、新世纪南向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人张炜珍主持。(编按:活动另有资深剪接师廖庆松主讲剪接心法与经验谈,专访将刊登于《快乐星期天》【非常人物】) 本刊摘录交流会中的精彩讨论,大马中文电影究竟只是个梦,还是已经到了可以追求的事业? 记录:本刊 关丽玲 摄影:本报 黄冰冰 【分享人】闻天祥(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叶如芬(资深监制)和郑雄城(马来西亚中文影视协会会长) 问1:你们如何接触大马中文电影? 闻:我对马来西亚电影的认识,是从大荒电影如陈翠梅的电影开始,大概是数位拍摄器材以后,接着是台北金马影展的雅斯敏阿末(Yasmin Ahmad)专题,当时在台北引起了轰动,不只电影好看,从她透过电影让我们对马来西亚有全然不同的理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后来就有更多的交流,包括10年前大马中文影视协会第一次办金筝奖,认识了大马微型电影制作,以及电影中不同语言混合的交流。这些年我们也看了周青元、何宇恒、陈胜吉、张吉安等人的电影。透过电影节,我们都会有些新奇的发掘。 奇妙的是,可能在某个地方或影片的生产地,被认为是艺术电影或小众电影,但到了另一个地方,却是认识一个地方电影的关键。 叶:我是从釜山电影节认识大荒电影的一帮人,包括刘城达导演,他的《口袋里的花》让人印象深刻。之后是第一届金筝奖,也是我第一次到马来西亚。 2015年,我担任金马创投培训讲师,连续6年,认识了非常多的马来西亚很好的电影年轻人。他们的创作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很喜欢陈胜吉的《分贝人生》,2017年我的公司华文创拿下了该片的发行权,让台湾的电影观众有机会看这类电影。之后还有张吉安的《南巫》、廖克发的纪录片《野番茄》和《菠萝蜜》,这些导演都是讲自身的故事或是对大马文化背景的观察,如族群关系。但我觉得可否再多元化和类型化?台湾电影其实也会碰到这窘境,就是拍自身的故事。电影是一个想像的行业,有时候需要稍微扩展。如果要把电影当成你的终身职业,一定要想拍了第一部之后就要有第二、第三部……讲自己故事的时候,要先想一下观众在哪里? 郑:当我们在说马来西亚电影的时候,它包含不只是中文,可能会有马来语、淡米尔语,以及英语的成分,这是马来西亚的优势,优势在于多元,从中我们要找出其特殊和核心的价值,除了让本地观众,甚至海外观众都能产生共鸣,这样电影才能走出去。 疫情期间,电影院商发现,马来西亚电影贡献了30%的收入,他们意识到不只是靠外语片,本地片也可以做得很好。大马有600万华人人口,包括不谙中文的,那么真正看电影的剩下多少?所以要我们电影产业工作者,如果当成就是一个终身职业的话,不要限制自己,除了拍中文电影,可以探讨其他语言可能性。 叶:这也是台湾电影人碰到的困境,台湾对比马来西亚的电影人,其实我们比较劣势,因为语言的受限。我觉得马来西亚的多重语言,所开发的无限可能跟海外的合作会是很好的。 说回中文电影,对我来讲就是华语的电影市场。除了台湾和马来西亚,还有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北美和欧洲华人圈子。懂得中文的圈子是非常大。做中文电影的人可以团结,在各个方面交流合作,这个也有力量。 问2:大马电影在海外接受度和制作成本如何? 闻:我纯粹只是观众,会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去期待我要看的影片。如果我要看一部英雄电影,我会找执行得最成功的美国好莱坞电影。我看马来西亚电影,当然会希望能够看到只有马来西亚才拍得出来的电影,或者说在电影当中看到所谓的“马来西亚性”,比较清晰的马来西亚印象,如雅斯敏阿末的电影。 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觉得只是台湾一小撮人在看,但他的电影在三四十年后还在卖。马来西亚电影也是如此,我们看张吉安的《南巫》、王礼霖执导的《富都青年》,看完后都会有很多问题,可那些问题都是好事。 我觉得大家要思考你的那个期待是什么?把事情做好,不后悔比较好。不要做坏之后嫌东嫌西,那就是一个很糟糕的创作者。 叶:我有一个提议,就是回头来想电影的制作成本──学习控制预算。新导演最好实践又可以试验的方法,就是控制预算,试着在预算里头把故事说好,另一方面也可承受得住风险。虽说是制片人管理成本,导演只管创作,但是其实可以从这点学着做还是不错的,提供给各位做参考。 郑:众所周知大马电影的制作都很低,普遍上大家面对的问题是拍完戏却没钱宣传,所以必须留经费在市场宣传。没钱拍电影千万不要去借高利贷,也不要抵押房子。以前菲林时代成本很高,现在相对来说门槛较低的。 大家可以留意各种辅导金资源,如大马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的FIMI、金马创投等等。 叶:我曾经为了片子抵押房子、贷款,努力当制片、监制工作还债,后来就坚决不再借贷拍电影了。凭自己的本事去找资金,找不到资金就不拍,那表示内容可能不够好,再花心血去经营。我是监制和制片人,可以同时进行很多案子,跟导演创作思维不一样。一旦导演的创作思维是很完整了,很快就会启动,我就要扮演说服者的角色去规划,当拿到80%的资金后就可以启动,剩下20%就会透过各种关系募资。 大银幕是从事电影创作最为期盼的,每年都拍电影是我们最伟大的目标。现在串流平台兴起,或许也可以先稍微转换一下,培养实力和功力,还有认识更多的团队和投资者,最后可能促使回到制作自己的电影是有机会的,所以千万不要放弃。人人都想拍电影,但是否可先想清楚,要如何找资金、说服投资人。我们不要跟投资方对立,而是要想办法以完整体系里试着去说服。 问3:金马创投如何协助新导演?尤其是寻找资金。 闻:每个地方的状态不太一样,台湾有各式各样的辅导金可以申请。电影节可教育和扩展观众的视野,竞赛可以奖励优秀的同行,两者结合就打造交流的机会。金马创投把影展的功能往前拉──就是电影还没有完成的阶段。金马创投就如媒人,将有创意的人和有潜力的案子介绍给有钱的人。参加金马创投,不一定要经验丰富,而是企划是否吸引。金马创投是个严厉的战场,提案入选后导演会经过工作坊训练 ,学习在短短的时间内简报,留给投资者极深刻印象。 有了金马创投的“盖章”,之后可以去说服投资者,虽然金马创投无法保证结局,但尽可能把前面的路铺平。 问4:投资电影的考量是导演、演员或剧本?大马电影是否欠缺明星养成? 叶:这是跟电影产业流动有关系,产业量多的话,从演员走到明星的培养,就会非常的快速。 我们是从剧本和创作者的角度来选演员,但是投资方就不见得是这样。投资方只注意到外在的表现和知名度,不知道所谓的演员内在潜质。所以我们也要先从投资方的角度理解来判断,当碰到这个难题,第一个方式只好想办法去说服,第二是作其他调整和其他方法,如改变明星的造型。 就算找明星来演,也不见得容易。他们也会挑导演、男女主角,我们还有要顾及合理的预算。要面面俱到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惟有想办法克服和突破。 (原稿发布于14/06/2023) 【点击】下一页,有卖座电影导演登场——周青元和程伟豪
2星期前
教育专题
大马娱乐
《锁战》影迷见面会及首映礼 谢再记:票房破千万 将开拍续集
全程在槟城拍摄的电影《锁战》,昨晚在北赖美加戏院举行影迷见面会及首映礼,获得多名槟州行政议员与州议员出席支持,该电影出品人兼监制拿督谢再记承诺,若是票房突破千万令吉,他将开拍续集
4星期前
大马娱乐
星云
【Terra Incognita】周润发在釜山/谢丽玲
周润发说韩国电影好看,是因为题材很广、有政府的支持和有很大的自由。 10月初看到周润发出席釜山电影节,获颁“亚洲电影人奖”的新闻。他在台上拿起手机,转身与台下观众自拍合影;记者会上回应他捐数十亿的事和胡诌他已身亡的假新闻,还有谈论香港和韩国影视业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虽然我不算看过很多他的作品,但要说自己看着周润发的戏长大,应该也不为过。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他的影迷,但这次看了他在釜山的几个片段后,心想谁能不喜欢他呢?所谓潇洒,所谓境界,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 看过不止一个晚节不保的例子。年纪越大,人好像常常会变得保守,变成自己曾经批判、厌恶的样子而不自知。这时,总是觉得要警戒自己。变老是必经之路,期许自己能优雅变老,且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的同时,要留意不要一不小心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
1月前
星云
人物
【问鼎金马】导演蔡明亮/不拍没兴趣的项目 坚守内心做电影
“为什么每次都是你们的朋友或同事喜欢我,而不是你们本人喜欢我呢?” 当我代替同事转达喜爱之情后,蔡明亮导演笑着打趣道。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陈敬晖 9月上旬,蔡明亮应邀回马举办名为“从电影院到美术馆再到电影院:蔡明亮谈创作的无限可能性”的讲座。 光看标题就知道,他的舞台从来不只限于电影院。他做过多次跨界尝试,比如将电影带入美术馆、执导舞台剧、与其他艺术家举办联展等等。 这位出生于马来西亚砂拉越,在台湾定居、发展的导演在国际多个重大电影奖收获颇丰,今年更获得历史悠久的影展——瑞士卢卡诺影展颁发的“荣誉豹奖”,以表彰其电影成就。这也为他那长长的得奖纪录再添一笔。 许多导演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但他从来不缺,甚至会因为兴趣缺缺而推掉项目。 “我有资金,可是我没有想要拍。我常常都是这样,我会推掉很多东西,没有兴趣。有些是观念不太一样,他可能觉得他有个剧本找我来拍,我说我不会拍别人的东西,很可惜啦!我不是那种导演,我不会勉强自己做这些事情。” 奖项、金钱和梦想尽在囊中堪称人生赢家。但饶是万事亨通的他,亦深受健康问题的困扰。 交由身体做主,以平常心走自己的路 他身患恐慌症,最严重时一周挂4次急诊,还曾写好一份遗言留给李康生,无法完全自控的身体令他心生感慨。 “我知道我还是会创作,只是身体也好,命运也好,把你带到什么地方你自己不是很能做主的。” 他叹,拍电影是一项耗体力、耗精神的工作,需要年轻的体魄,而“中年”是最好的时机。 “中年的时候(体力)最旺盛,你要做什么(会有)很多想法。50岁之后,你就开始比较不那么想,所以我自己在走我的路,是跟着我的身体在走。我没有太强求一定要接很多案子。” 和许多每日汲汲营营谈案子,拉投资的人不同,他有点随波逐流,不强求不逞强,船到桥头自然直。 “是怎样就是怎样,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是它总是有东西来,很自然而且是非常符合你的年龄的,所以我做得很顺。” 比如美术馆相关的工作,需要时间缓和地处理,可能需要来回商谈几年才会变成一个展览等等,这是他目前的工作内容和模式。 蔡明亮被许多学者公认为是“缓慢电影”的代表导演,电影节奏慢,生活和工作步调慢,然而有趣的是,他在看《黑暗荣耀》这部快节奏的剧集时,却是用快进的模式看完。因为这部风靡全球的爆剧让他觉得无趣。 “有很多电影是很慢的,你就看得津津有味。那种电视剧的剧情是洒狗血,简单来说比较廉价,(无论是)它的情感、它的表演、它的处理都是……” 他对戏剧性的内容愈发不感兴趣,觉得人生并非如此,大部分真实的人生没有那么剧烈和戏剧性。 “人生反而很多很平常的状态,所以你就很喜欢看那种跟你(生活)不一样的内容,那是比较多的造假(元素)在里面。很多戏都是假的,但是大家都喜欢看假的东西。” 因此每当他看到类似的剧情时,总疑惑地想:有如此之多的爱情吗?情感这么强烈吗? 这也是他近年来剧情片拍得少的原因。“我近年拍的剧情片很少,就是因为我不喜欢编剧这件事。编剧编出来的,讲的话不是人讲的话,讲的话都是文学家讲的话。” “讲的话很隽永,可是生活里面不会讲这种话,我就觉得不真实,我就没兴趣。” 艺术创作者理应让人变得敏感而非迟钝 于他而言,“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更喜欢简单、自然、真实的东西。他可以拍13张脸,无所谓是否说话。碰到有人生阅历的人,他便留心倾听对方述说的内容,因为很有意思。 “你认真听完,全部人的内容都差不多,人生就这样。” 就像俗话所云,天底下没有新鲜事,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我觉得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在做一件事情:让人变得比较敏感,而非变得比较迟钝。” 他感慨如今的人们很迟钝,需要剧烈的刺激。不会看窗外的景色,公共交通上看短视频、短文、图片充斥的手机,再不会选择会带着我们思考、幻想的文字。 “其实你看完了,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 囫囵吞枣,还来不及品尝和消化,又迅速抛在脑后……周而复始,我们渐渐失去放慢脚步“欣赏”的能力。 他语带遗憾和无奈地说,马来西亚没有美术馆。他去过世界各地许多美术馆,无论是台湾、华盛顿、巴黎的美术馆会举办许多的活动,男女老幼参与者众,参观美术馆仿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说巴黎的罗浮宫,他们以前统计一年(参观人次)800万人,25%是当地市民不停地使用他的美术馆。” “所以欧洲人愿意去排队看侯孝贤,或者看我、阿巴斯的电影。他们会看商业片,制作商业片也拍艺术片,两者都没有冲突。”他补充,“当然艺术片会人比较少一点。” 他看见排队的人龙中,既有老先生、老太太,亦有中年人和年轻人,受众群体年龄跨度大,然,当他们去台湾看电影节,目光所及之处全是年轻人。 “中年人去哪里了?打麻将、唱卡拉OK。他们没有兴趣看一个创作的电影,他们要看贺岁片,就很虚假的一些东西,就笑一笑这样。” “你如果是一个作者的话,你觉得你拍了这些东西,到后来是什么呢?” 他回首过往自己曾看过的电影,发现上千部电影中,可看的、留下来的,却没有多少。 “李康生”这一符号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曾经的自己”?这个人也许年岁、脾性与你相去甚远,与你非亲非故,但是青春洋溢的脸庞、眼里闪烁着斗志的火光、骨子里对于梦想的执拗、拒绝成为大多数的坚持,却仿佛照见了多年前那个未曾被社会毒打的自己。于是,忍不住伸出援手尽可能成全,并且关注他的成长,好奇他历尽现实磋磨后,最终将成为现在的我们,又或者变成我们本来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即使在现实生活里没有碰到过,那也许在蔡明亮电影里你会找到“另一个自己”。 截至今日,蔡明亮一共执导11部剧情长片,无论剧情内容如何变幻,唯有男主角李康生这点从不例外。 从脸孔充满胶原蛋白的青年,到肌理带有故事感的中年,蔡明亮的电影像是时间跨度近30年的另类纪录片一般,记录着李康生每个阶段的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他在纪录片《蔡明亮的电影梦》揭晓了答案。他说:“这个人,你不会丢掉他,因为你不会丢掉你自己嘛。” 这意味着李康生是他对外展现的自己吗? “可以这么说,”他毫不犹豫道,“我们也不是同一个人,但是很多重的关系。我看李康生,他差我11岁,在年轻的时候(我)就好像看到我年轻的自己。” “但也不是真的完全是自己。我觉得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有一些类似的经历,比如说不出来的焦虑、对前途茫茫的感觉、对爱情的憧憬或者是失落感……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只是深浅不同,我看李康生就是这种感觉,所以我就一直拍他。” 可是,有时候他也很清楚,他拍的人是一个叫“李康生”的生命体。因为近在咫尺从未离开,因此他能看到这个生命体的变化。 于他而言,“李康生”和“其他人”不同。其他演员是一张脸孔、一张票房、一具美丽躯体,是票房也是生意。而他拍李康生则是一种投射。 “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有很多熟悉我的记者或者观众,他们是从那个年龄长过来的,他们看李康生也等于是看他自己。” 因此可以说“李康生”是他又不是他,亦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 (原稿上传于30/10/2023) 更多【人物】文章: 创作歌手Aki黄淑惠/不谈疗愈 用音乐拥抱情绪 粤剧守护者文汝清/传承文化精髓 创新中焕发粤剧魅力 文史研究者白伟权/热爱田野研究 抄墓碑也很威风 探险家Yusuf Hashim/老了还要看世界 诗人学者 李有成/世界动荡 思想自由是最大的幸福
1月前
人物
百格人物
为拍《全个世界都有电话》 导演黄浩然向友借钱?
香港电影导演黄浩然带着新作品《全个世界都有电话》来马进行推广,访问期间黄导爆料,电影制作经费竟然是这样来的……
2月前
百格人物
星云
威士忌,洞窟与移居故事/蔡兴隆(居銮)
村上有一本薄薄的游记小书叫做《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我个人很喜欢,每隔半年就想翻几页重读。他在序文写说,如果读者读完这本书就会涌起:“啊,对呀,好想一个人到某个远方去,喝喝看那片土地的美味威士忌”的念头,他就会非常高兴了。不害羞的说一句,我其实也有这样的小期盼,如果各位读了这篇短文章,起了念头,想来南边小城的孤独疗伤之旅,顺便来和我喝一杯威士忌,我也会与有荣焉的。 当然,不孤独,也暂时无伤可疗,我也会照样欢迎你。 我偶尔会想起1998年的韩国电影《8月照相馆》,说的是一名开照相馆的男主角患了绝症,温和内敛的他在许多人面前毫不表露内心的惶恐,只有在张罗老父亲的起居住行,迫切希望父亲可以在自己离开后能够自理生活,因为焦急而哀伤不耐烦。而且命运也跟他开玩笑,在最后的时光让他遇上开朗阳光的女警,残酷与美好同时降临,磨砺男主角疲惫的身心。他选择不告而别消失无踪,懵然不知的女主角却在许久后站在照相馆门前,发现自己灿烂甜美的照片,世界在那一刻仿佛寂静无声。 立誓要当一回导演 看这部电影时我才24岁,大学快毕业了不知所措,冷僻的学术论文课本把灵魂搞得干干燥燥的,那时候经常抱着厚重使用超过20分钟就热得像烤盘的手提电脑到台北公馆的咖啡馆,点一杯最便宜的卡布奇诺坐三五小时写小说写剧本,写的是舞台剧剧本,准备在系上我们自己草创的戏剧之夜公演,大三时写的剧本叫做《烦恼一牛车》,灵感不需要怀疑当然是来自王文兴的《嫁妆一牛车》,写的是青年的家庭牵绊与前景的忧虑,第二年写的剧本叫做《通往天堂的列车》,是在当年看了编剧家纪蔚然先生作品《夜夜夜麻》,剧终时放的是齐伯林飞船的名曲〈通往天堂的阶梯〉,神为之夺,决定悄悄引用。 后来,和纪老师渐渐熟络后,在山区小酒馆酒聚长聊,在撞球间比拼吐嘈话语揶揄毫不间断,中年痞味浓厚的纪老师经常微醺中暗叹,当年拍摄陈国富电影《我的美丽与哀愁》时原本有一场他跟刘若英的吻戏,被导演临时删掉了,引以为憾。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暗自立誓,有朝一日要当一回导演过个瘾。 1998年蔡明亮的电影《洞》上映,故事说的是瘟疫来袭时的台北,住在一栋大楼的男女主角,因为水管工人的失手而把楼层打了一个洞,两个人透过那个洞有意无意窥视对方的生活,充满巨大隐喻的电影,但我觉得蔡明亮最大的本事其实不是隐喻和对白少得惊人,而是他常常可以将娇媚的女生拍得一点也不漂亮,比如这部电影的杨贵媚或是后来《你那边几点》的陳湘琪。那部《洞》里头的男主角李康生,一贯的木讷表情成了他的招牌风格,我当时也没想过,10年之后会在吉隆坡某家酒店大厅,跟随一位副刊记者采访他,那时候他已经在吉隆坡逗留拍摄蔡明亮第一次在马来西亚的电影,记忆在那个时候出现许多闪光点,台北和吉隆坡,一直下着雨的盆地华语城市和各族人民各得其所的混乱我城,少言寡语的艺术电影和喧哗杂烩热闹的回归半岛生活,相映成趣。 我仿佛从一个忽明忽暗的洞穴玩够了拍拍身上的灰尘,走了出来,迎接我的是日光过盛差点睁不开眼睛的新世界。 当初24岁大学快毕业不知道何去何从的少年,10年后在吉隆坡经过职场畅快洗礼后,开始学会各种真实社会技能的通关特技,34岁那年儿子诞生,和妻子各自在这座既混乱又迷人的城市腹地内工作与奔忙,心中也渐渐在构筑新的生活之地。后来我离开报馆这座温暖洞穴,老婆也从杂志社时髦亮丽的迷你洞窟走出来,我们受到南方骄阳的召唤往南移动,故事于焉展开。
3月前
星云
狮城二三事
《七天》Netflix排行榜前10名 ‘亲情是吸睛点’
(新加坡14日讯)离巢逾半年学习了很多,主演的电影《七天》冲进Netflix最多人看前10名,狮城艺人雅慧:“亲情是吸睛点!” 雅慧于今年2月28日正式结束和电视台15年的宾主关系,她在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表示,在这半年多来看到和接触到的人很多,所以也从中学习了很多。 “才发现世界其实真的很大,因为之前都有经纪人帮忙打理,所以有很多东西其实是不懂也不知道的,亲身体验时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学。当你遇到很多不同的人,你也慢慢学会怎么样去跟不同的人沟通。而说话真的是一种非常难的技术。” 有没有想要到海外发展?“有机会的话当然是很想去体验一下别的国家拍摄的运作方式,以及那里的工作方式。不限制去哪一个国家,每个国家对我来说都会是一个很新鲜的尝试。” 至于最想合作的艺人,雅慧希望能有机会跟韩星金宣虎以及中国女星万茜合作,“他们的演技非常好,如果可以跟他们一起合作,就可以在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不同的东西。” 回看今年雅慧都在马不停蹄地工作,除了出席一系列的品牌代言活动,也有几部戏剧作品,包括电视剧《家人之间》、电影《七天》以及目前还在拍摄的长寿剧《只此一家》。 当被问到是否有计划在《只》杀青后放个长假出国走走时,雅慧表示还在安排当中。 “有跟几个朋友在聊去看北极光,因为这个是我说了很久,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的。可能明年有机会的话就赶快去看一下。” 另一方面,雅慧主演的电影《七天》才在Netflix播映3天就已经冲进最多人看的前10,雅慧表示很惊讶,“没想到会在Netflix出现,而且放了3天就冲进前10名了。哇!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惊喜。” 觉得这部电影吸引人的点在哪里?“亲情,因为《七天》的重点是要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因为一旦失去了,我们连碰都碰不到,也无法再见面。” “这部片也可以提醒观众,他们为了什么而活,我们每天都需要面对很多的生活压力,所以很多时候会忘了去爱惜我们的家人,或是忙到忘记自己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在看《七天》时就会有些生活上的领悟。” 想当导演续学手语 目前雅慧还在拍摄长寿剧《只此一家》,下个月将录制《开档咯! 夜市星手》节目以及一些社媒上的活动。 《只》剧里雅慧饰演一名导演,而她本身其实也对导演这份职业有兴趣,她最崇拜的导演是许鞍华、陈凯歌以及张艺谋。 “很欣赏他们的细腻度,他们刁戏的每一个细节,从道具到跟演员讲戏以及每一个动作像是呼吸或眼神,他们都是非常有想法,也很精准,能把整个情绪都带出来。” 另外,雅慧也在拍摄《只》期间学了很多东西,包括手语以及房屋经纪的知识,而好学的她也表示杀青后,如果时间能够安排到,她想去继续学手语以及报考房屋经纪执照。
3月前
狮城二三事
更多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