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旅游

11小时前
3天前
3天前
5天前
5天前
5天前
对刚上小学的我而言,回外婆家,就是一次国内旅游。趴在车窗前,我总能很快认出靠近外婆家极具地标象征的大黄梨。猎豹般敏捷扑奔丝毫不差将那颗黄梨捕抓,锁于眼眸之中。外婆家位于柔佛南部笨珍县,路经北干那那(Pekan Nanas)。北干那那早期由于盛产黄梨,故也被称为黄梨之乡。遗憾儿时没机会参观辽阔的黄梨种植地,时过境迁,传统的黄梨农业逐渐没落,想看也看不到了。剩大黄梨孤傲地立在苍老的土地上。 它见证我来来回回穿梭阿嬷与外婆家,一年级的我看着它、二年级的我看着它、三年级的我仍然看着它,它没有变老。有它在,我就知道自己离外婆家不远了,它会对我说:“小宝贝,我们到笨珍了!”在我记忆中,始终有它的一抹鲜黄。哪怕某年某日,梨老珠黄我也记得它,爱着鲜黄的它。 小学同学爱打听大家假期上哪儿玩。笨珍。顽皮的男孩戏谑我说,所以你是从“真笨”的地方回来咯?心底默念:天哪,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无聊幼稚的人,拿一个地名来开玩笑。我不打算搭理他!或许是我脸色发臭,准备上课的陈老师立刻打断男孩的话。她说:“笨珍啊?靠近海峡。那区以前盛产黄梨,对吗?”我连忙点头,老师在帮我解围—— 陈老师教历史课,我认真听她娓娓道来马六甲王朝那些事……拜里米苏拉原本是位王子,逃亡到淡马锡,最后在马六甲建立王朝。随后几百年,西方列强为争夺马六甲这块风水宝地,战争不断。除了饱受战事,马六甲王朝有一桩喜事值得一提。那就是汉丽宝公主与马六甲苏丹和亲。峇峇娘惹便是公主随从与当地人通婚后诞下的后代。现在,欲知详细内容得翻查史料,以前听陈老师讲课总是欣然接受。后来,我渐渐明白很多事情,很多人不像表面上看到的,还需要亲自查证。找答案的过程往往很耗时,但我认为值得。 再后来,陈老师已不是我的历史老师,马六甲古城一日游却是年年少不了。老师们常说我们很幸福。“马六甲学生想看历史古迹,坐趟半小时的巴士就能到达世界文化遗产——马六甲古城。”你们可千万要记得马六甲历史,别给我丢脸。1511年,1641年,1824年,马六甲曾被葡萄牙占领,然后是荷兰、英国和日本。日本战败,英国人继续统治直到东姑阿都拉曼率领代表团到英国伦敦谈判,取得马来亚独立。 合上课本,抵达A Famosa,抚摸矗立百年的古城门,想像宏伟城堡因炮弹雨林而被毁坏得剩下最后一堵城门,此刻此景才真正体会到课本里文字的沉默,繁华街景沦为处处废墟的哀伤。我紧紧收拢手心,残存在我指尖的城门沙砾久久不能释放。不得否认,我心疼这片土地,不因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亦不因15世纪时期辉煌的马六甲王朝——形形色色的人种踩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人们争相替它换头衔。我爱古城门缄言一场又一场无法确切刻画和描写的血雨腥风。旁人提起马六甲历史,它被谁占领、被哪个贵族把玩过,我对答如流的背后,缕缕情丝已有一根牢牢被马六甲牵引着了。 “来来来,你过来……” 马六甲阿嬷和笨珍外婆爱问上这么一句,你更喜欢住在谁的家?若我回答柔佛州,感觉对不起从小学到中学栽培我成材的马六甲州和唠叨我多年的阿嬷;若我回答马六甲,学校假期回外婆家怕是不好交代。两全的说辞,莫过于——人在阿嬷家回答阿嬷家最好,人在外婆家说外婆家最棒。两个州属我都深埋情感的种子,任挖空土壤也挖不走。 外婆阿嬷性格反差大 可别以为能问出同样问题的两个女人属于同一种人:外婆身子瘦弱,性子柔。反观阿嬷性子刚烈,黑黝黝的皮肤,铁娘子似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外公招手呼唤外婆坐在他的腿上。外婆哭笑不得,自己拗不过外公,最后小鸟依人停靠在外公肩膀,两人挤在一张躺椅上午睡。〈最浪漫的事〉前奏响起,两人恰好哼唱刚发生在我眼前的爱情故事。 阿嬷从前跟阿公吵架,她直接拿扫帚把外公赶出家门。据阿嬷口述,阿公年轻时放荡不羁,一星期没几天在家,把家当酒店,回来时人醉醺醺,抱着莺莺燕燕,身上穿得红红绿绿……阿嬷羞愤赤红的脸,我识时务从此不敢过问阿公的事。记得她说话时音量越飙越高,眼神杀气至今仍能震慑到我不敢出声儿。阿公如今住在外头,偶尔回来探亲。事先他会打电话给我,打探阿嬷在不在家,了解阿嬷今日心情,再决定是否深入曹营。 而我,基本上会在回家几天前通报家人。这样一来,我回家时就有丰盛的晚餐摆在桌上啦!次次抵达家门前,我习惯性脱口而出:我回来了!接着,我便等待——外婆挽手招呼,哎呦,你回来了?或是静默片刻,阿嬷不苟言笑地望向我,稍别过身才掉落半句,回来了? 现在我在吉隆坡实习。放工后,回到公寓单人小房,里头格外寂静和昏暗。也许这里还不能被我称之为“家”。家是吵吵闹闹的地方;家人是始终为你留一盏灯的人。家在哪里?家人在哪里,家就在那里。答案是柔佛,亦是马六甲,答案也是时时等着我回家的阿嬷外婆。
6天前
7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1/银山温泉 上了新干线,从东京站直奔大石站,再乘搭银山营温泉酒店的短程巴士,长途奔波颠簸,终于来到了山形县的温泉区。来到这里,真的有仿佛穿越时空般的怀旧景色与环境。巴士经过春耕绿油油的农田、宁静湖畔、巍峨山林,因为靠近北部较冷,迟开的樱花仍然挂满树梢,争艳夺丽,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的脚步欲去还留。 下榻酒店时已晚,春寒袭人,便留在酒店不外出,休息、用餐、逛逛纪念品店,以及泡泡温泉,睡个好觉。隔天一早,大约凌晨5点,天就亮了!便盥洗,披上御寒夹克,像早起的鸟儿,往银山川的温泉区去溜达。 只见温泉街渐渐苏醒了,蜿蜒的川流两旁是古朴的木制房子,多是酒店,或餐馆,或精品店,或卖工艺品、冰淇淋的小档口。直走到尽头,便是白银瀑布了,瀑布不算壮观,水瀑一点也不澎湃,但胜在温婉随意,恰像挂在山崖上的银色带子。 据说此温泉区曾经是风靡一时电视剧《阿信》的拍摄场景。置于山谷中的温泉区,保留了大正时代的房屋与街道,当然,走过那蛰伏在白银瀑布旁的隧道口,猛然省觉,这岂不就是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那道穿越过去,便是充满了妖怪的山庄的山洞口? 果真的话,宫崎骏便是在此处取得灵感? 果真是得天独厚啊!银山温泉,便藏在此山中,人们于是开发,才有鬼斧神工般的温泉街的建立,古朴、精致、典雅,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住宿、尝美食、泡温泉,而流连忘返。 从白银瀑布倒回头,越过小桥,桥下流水潺潺而流,清澈无比。小径旁是蔓延而去的野生小雏菊黄花,在冷风中抖擞。我们回酒店,意犹未尽再一次泡温泉,然后早餐,然后收拾行李,依依不舍地离开银山温泉区。 如此古朴、美丽、悠远的山谷中的温泉区,让人向往,也许,可以带着满满整个回忆在行囊中,慢慢回味、回甘。几时重临?则随缘了。 2/紫藤花开 来到了栃木县。 栃木县,旧称为橡木县,是位于日本关东地区的一个内陆县。若你对以上的叙述毫无印象的话,它的北面,就靠近福岛县,说起福岛,你大概有印象了吧?想起了那次的地震造成的海啸,还有可怕的核泄露灾害,你应该心有余悸吧? 你会不会因此傻傻地问:“核泄漏的辐射尘,会否扩散到此地?” 福岛核电厂的灾害,已经过去了12年,该采取的撤离、测量、再评估的措施已经做了,你可能是过虑了。栃木县是安全的,且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吸引游客前来,可以到中岛寺湖徒步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美,也可以到盐原温泉放松心情、洗涤疲劳。当然当然,更多的人,是冲着观赏紫藤花而来。 在阳春3月,或春末5月,草长萤飞。沐浴在微微春寒中的栃木县的花季,真是万紫千红,各展绚丽,各放香气。尤其是著名的足利花卉公园,紫藤花自然是春日不能错过的视觉震撼美景。每年看花的人潮络绎不绝。园内有350株不同颜色的紫藤花开放,有梦幻的紫色,有唯美的粉红,有纯净的白,还有忧郁的蓝。 到了足利站,冷不防遇到一阵突如其来的霏霏细雨,旅客们纷纷小跑进园中,却喜见门口早已为游客们预备了数百把雨伞,任取任用。 想一想,展区的人真是贴心。 这就是春天,天气像少女的心,变幻无常。 我们撑伞慢慢观赏园中的花,不由佩服起创园的人,因主要的几棵紫藤花,都起码超过百年历史,老树长满突瘤,枝蔓越老越多,却能让花匠巧手引导,牵引上花架,形成一片紫藤花海,连漫开去,成为壮观的美丽景致。 赏花、拍照之后,雨歇了,当然得在附近找寻歇脚处。 于是到了栃木市,根据网络介绍,说“栃木是个传统与挑战并存的地方”,从山区到湖泊,到矗立山中的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社寺庙,当然还有自然景观、传统工艺、美食等等。 然而,随着旅客的涌入,外来文化的冲击,真能保留原有的传统面貌否? 住在栃木,有个有趣的发现,此地竟然没有麦当劳、肯德基美式快餐店?早晨起来,寻食,竟然走遍了整条栃木街大道,也寻不见麦当劳、肯德基的踪迹?麦当劳、肯德基真的是无孔不入,远自非洲都不能幸免,何以栃木能独善其身? 隔天,与栃木告别,匆匆邂逅,便与紫藤花告别,与山林的中岛湖告别,与盐原的温泉告别。祈愿栃木县,千年不变,延续紫藤花的璀璨美丽,延续着中岛湖的宁静,也延续了栃木县的传统面貌。 ​3/浅草吾妻桥 为了与舛谷锐教授见面,以及隔天要往迪士尼乐园去,便下榻东京浅草区的某酒店。清晨起来,与妻在春寒已经接近尾声时,信步在酒店附近晨运兼溜达,于是,无意中竟然发现了那横跨隅田川的吾妻桥! 隅田川不宽,河水潺潺而流。 那座横架在上面的吾妻桥几乎是红色的,钢骨加水泥的结构。晚上开了灯,更是红桥映照河水,更显神秘与绚丽。据说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初次建造,可追溯至1774年,在漫长的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曾经多次重建,目前这座红色钢骨水泥为主的是于1931年重建的。不只建桥,特色是河川的沿岸种植了三百多棵樱花树,当春天来临,三百多棵樱花树一起盛开,绽放艳丽,可谓壮观。樱花遍布河畔,而赏樱的人络绎不绝,真是迷人的奇景啊! 目前为招徕游客,他们在河川旁安排了多艘游览船,有雅兴游河的人,可以登船,沿河观看两岸的景致。 我与妻比较感兴趣的是,何以此桥称为“吾妻桥”? 询问了酒店职员与一些人,都不甚了了。 偏执于寻根究底的我,不由浮想联翩,莫非在1774年,两岸的人想跨越此河川,何其困难不便,唯有摇着舢板渡河而过。但一作为丈夫的,体恤妻子每天渡河往大富人家帮佣,或做买卖。于是发动村民,筹集建材,召唤劳力,一点一滴,不辞辛劳,终于建造了第一座吾妻桥!完成了,因此命名! 当然,这纯属我的猜想。 于是去“谷歌”一下,才发现原来在日本文化中,吾妻,和出云、大和、武藏,是同样一个概念。因而有了军舰取名出云号、大和号、武藏号,以吾妻桥命名一座桥,也就不出奇了。 吾妻桥,原来与大和桥、武藏桥一样,没什么特别的意涵。 是我过度浮想联翩了…… 在习习凉风下,漫步走过约一公里长的吾妻桥,有些迟开的樱花,仍然作最后的生命力的展示。河水依旧缓缓而流,不惊动天,也不惊动地,更不惊动两岸的樱。行人、车辆渐渐多起来了,谁会停驻匆匆而过的脚步,问一问旁边的行人,“吾妻桥”为何叫吾妻桥呢?
2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