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团圆

4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年纪小的时候,拿红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每年农历新年必然准备一个新的钱包,把一年的祝福收进去,然后压在枕头下15天,这是我自创的文化。如此年复一年循环,我逐渐成长,红包予我的意义悄然起了变化。 我的家庭文化较为传统,除了农历新年,长辈会在晚辈过生日或某个意义重大的节日给予晚辈红包,因此我家的红包可谓承载了长辈真挚而朴素的祝福。 也许农历新年传统习俗的影响对我而言较为深刻,我年幼时认为拿红包理应是回家后发生的事,无论庆生抑或喜庆之日,总之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刻,红包才会出场。成年后,我恍然发觉红包象征出走的祝福,其真正的意义是给离家的孩子捎来问候。 我是土生土长的槟城人,4年半的大学生涯都在槟城度过。因此我的升学时光,不仅不曾离乡背井,就连最后两年的大学时光,也被疫情偷走。去年年中,马来西亚的疫情趋缓,我幸运地被自己向往的实习单位录取,于是我决定到雪兰莪展开为期12周的实习。那趟实习虽然是本科生涯的最后一堂课,却是我本科阶段唯一的实体课。 出发前一天,妈妈、干爹、干妈、阿姨、舅舅分别为我准备一封红包。我将这些红包搁在行李,拖起来显得格外沉重。当我想家的时候,我会看一看红包封外长辈的留言,感觉自己离家不远。 实习结束后的两个月,我终于迎来毕业典礼,这对家人而言是一件可喜可贺的日子。为此,表姐们和表嫂费心为我举办毕业庆祝野餐会,庆祝我正式从校园里逃脱。离开温暖的校园怀抱,何尝不是一种出走?当天,前来参加的长辈各个再给我一封红包,纷纷感慨金家的小女儿长大了。从长辈手中接过他们的红包,我知道那封红包是鼓励,亦是寄望,但我因为害怕自己无法完成他们的期待,感觉手上的红包多了几斤。 所谓“红包”,其实是惦念的化身。18岁的我曾单独与两位好朋友到云顶游玩三天两夜,妈妈偷偷在我的背包塞了一封写上“一路顺风”的红包。我用红包的钱给妈妈买了一份等值的纪念品。回家后,妈妈斥责我钱不是用来买东西给她的,而是给我额外的伙食费。我听了有些纳闷,不理解妈妈为何不肯接受我的好意,直到实习那回我才明白,原来红包是母亲对孩子的牵挂。 还有一回,我第一次随姑姑返乡探亲,收获满满的战利品,竟然是红包。从亲戚们的眼里看来,我们这一家是家族的游子。爷爷在战乱期间漂向南洋,而后在槟岛开枝散叶,直到老了,再也没有回家几次。亲戚们说,这些红包是给我的见面礼,希望我记得我们身上流淌同样的血缘,记得回乡走访。我带着红包回槟城,宛如完成爷爷奶奶对家族团圆的期盼。 给我红包的人越来越少 最近一次收到红包,是远在吉隆坡的二姨专程托表姐为我送来一封“开学红包”。从幼儿园算起,这是我第6次开学。经历小学、中学、文凭班、学士学位,我已经是学生界经验满满的老学生,没想到二姨竟然把我深造的事情放在心上。这封红包令初为“菜鸟研究生”的我自省,别因为倦怠而辜负长辈们的用心。 小时候老爱在心里嘀咕,为什么我生日时,收到的红包数量比礼物还多?当时的我搞不明白,那是因为家里还有很多人能给我祝福。近3年的新年,我发觉新钱包里装载的红包越来越薄,不是长辈的钱给少了,而是能给我红包的人,一年比一年减少,一个接一个离去。现在的我,称红包为“出走的祝福”,因为游子,总是在出走后才能有一个回家团聚的理由——回家拿红包,再拿红包离家。
7月前
8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农历新年是回家团圆的大好日子,各主要公路从年廿八开始就涌现车潮,很多原本3小时就能走完的路程,必须花费一倍或以上的时间才能到达家乡;但是,归心似箭的游子毫无怨言,带着喜悦的心情慢慢地一公里一公里前进。 这就是回乡团圆的美好,在春节前赶回家乡和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亲朋戚友相聚,吃吃团圆饭,聊聊琐碎家常,短短的几天一解漫长的思念。 到了年初四,大部分人又开始塞着车返回到各自的生活及工作地点,再次在忙碌中过着打拼的日子,家乡变得遥远且模糊,渐渐地遗忘了春节团圆的幸福和珍贵。 其实,马来西亚并不大,再远就那几个小时的车程,再远一点坐趟飞机,半天左右也能抵达家乡。 可是,很多人平日往往不注重团圆的重要性,只是通过电话和家乡的父母、兄弟姐妹通个话,那种看得到听得到却摸不到的失落感,或许是作为孩子不能理解的遗憾,但那却是父母每日每夜期盼的一种亲情。 家乡不只是农历新年才存在,父母更不是大年初一才需要团圆的一种恩情,佳节的相聚固然重要,平常日子的一顿饭更是父母等待的渴望。 所以,不要等农历新年到来前和一大堆车辆塞在路上,更不要等除夕夜才和家人一起吃餐团圆饭,有时间的话,得空就回家看看,你会发现老父亲和老母亲眼中那份喜悦,还有他们鬓白的头发,以及越来越弯曲的身躯! 家乡有着美好的记忆和回忆,那是因为有父母的存在,一旦失去了他们,家乡就只存在心里,到那一刻,你将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曾经一双慈爱的眼睛看着你,担心着你的父母亲了。 所以,新年回家,新年后更要回家!    
11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日萦牵。夜萦牵。 人在天涯各一边。忧思难入眠。 意绵绵。念绵绵。 静待儿归迎兔年。且将心愿圆。 新年又快来临,翻开日历心里感触特别多。好想念小时候一家人在江沙老家过新年的景象,弟兄姐妹在一起过佳节多热闹啊。父母亲脸上总是挂着慈爱的笑容,大人小孩围在一起吃年夜饭、放鞭炮、拿红包,那温馨的画面真令人怀念。 自从两个女儿上了大学先修班,便开始离家在外生活;过后上大学,毕业出来工作,结婚定居外地,我们与女儿见面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我们两个老夫妻在北马小镇,女儿一个在东马、一个在西马,山高水远路迢迢,各忙各的为生活奔波,虽然聚少离多,不过想到孩子们都有各自的工作,日子过得愉快,心里还是觉得很宽慰的。 住在高渊市镇边缘翠鸟巷简朴的老屋子里,转眼已有三十多年。旧屋嘛免不了这边坏、那边坏;衣服、床单、窗帘用久了这边破、那边破,要去应付这些琐事,还得亲自动手修补实际一些。不过这样的情况正合我们的心意,能够动动脑筋一展所长,不亦乐乎? 我不时都忙着钉钉敲敲,修理这、修理那;老妻却忙着缝缝补补、洗洗刷刷,彼此都特别欣赏对方的手艺,看到彼此努力的成果,总是相视而笑,日子过得很有成就感。 诚然晚年的生活是最快乐的,每天早睡早起多活动,三餐青菜淡饭少油盐。清晨健步迎朝阳,日暮携手看夕阳。当兴致来时,也到附近优雅的咖啡厅吃点精致的食物,慢慢消磨美好的时光,一同缅怀过去甜蜜的往事。 有时也到大女儿东马的家去看浩瀚的海洋、看广阔的森林,有时到小女儿家逛超市、抱孙子、遛小狗,再不然就相约在某一个城市聚会,一起去游山玩水。无论是在老家,在孩子们的家,还是在外地,与儿孙相聚是最珍贵的时刻,但是出门不比在家悠游自在,出门没几天我们又想念老家了。我们已经习惯了乡间缓慢的生活节奏,孩子们也很善解人意,知道我们像闲云野鹤,就由得我们住在小镇山水之间,过着幸福的小日子。 通过视频彼此关怀 住在翠鸟巷的老邻居,都是七老八十的退休老夫妇,在这一带工作了几十年,也在这里定居退休,孩子们早已长大离家,到各地去谋生。大家都是空巢老人,平时守望相助礼尚往来,谁也不舍得离开这个温暖的老窝。同是天涯沦落客,空闲多、话题也特别多,就愁没有机会来倾诉。有什么佳节要一起庆祝,只需隔着篱笆一声呼唤,就能聚在一起喝茶吃饭,谈人生、谈病痛、谈政治,真是无所不谈。老妻们都乐得聚在一起聊天、做糕点。一群老朋友在一起吃喝谈天,这样过日子可真热闹,简直忘了什么叫“寂寞”。 科技的进步,为我们舒缓了相思的烦恼,我们不时与远方的孩子们约定好时间,各自启动手机视频通话,倾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们在手机里看到彼此的脸容、看到可爱的小孙女和淘气的小狗狗。虽然各在天一涯,却也不减内心的热情澎湃,通过手机传达心意,互相勉励、彼此关怀。 眼下病毒传染形势时好时坏,总是让人揪心,远方的儿孙是否别来无恙? 有时会思念儿孙难以入眠,午夜梦回也为他们祷告。血浓于水的亲情,绵绵的思念总是在心中萦绕,再先进的网络,也栓不住躁动的心啊。知道两个女儿计划好回家过年,我们两个老头儿便赶着买年货、打扫屋子,忙得团团转,却也难掩内心的喜悦。 希望兔年是好年,政治平稳、风调雨顺、百花齐放,我们静待儿孙们平安回家大团圆,一起吃年夜饭,欢欢喜喜的过新年。
1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