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选系列

发布: 11:29am 16/05/2025

槟华独中

智能屋

创客妙想

Sewer Get Stuck

永续性

槟华独中

智能屋

创客妙想

Sewer Get Stuck

永续性

创客妙想 | 槟华独中“Sewer Get Stuck”与“智能屋” 2作品符合“永续性”

报道/摄影:刘雯诗 (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

张可恩(右起)、蔡岢颖及黄金惠在比赛现场展示“Sewer Get Stuck”。
翁氏姐妹在毕业前,跟学妹以“智能屋”参赛,揽获多个奖项。
排水沟检测警报系统以住宅区为中心。

(槟城15日讯)学生在家政室清理厨余分离器的日常经验,经过一番巧思妙想,也能延伸发展成“下水道堵塞警报系统”的点子!

ADVERTISEMENT

的学生蔡岢颖、张可恩及黄金惠共同研发的作品“”,是下水道堵塞的警报系统,透过感应器监督住宅区的沟渠水位,在达到危险水平时,自动发送手机短讯给负责人。

此系统目的是透过水位检测,以便在第一时间采取必要措施,从而预防水灾。

张可恩在上家政课时学习清理厨余的知识,而每隔一段时间亦需动手处理家政室内的厨余垃圾分离器。她在跟朋友讨论发明作品时,提出了分离器的概念,经大家巧思妙想后,最终发展出下水道系统的警报系统这个作品。

蔡岢颖说,未经分离处理的厨余会流进下水道,然后进入河流,会造成污染。除此之外,垃圾堵塞垃圾导致水流系统无法顺畅操作,是城市闪电水灾的导因之一。这个警报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或避免水灾的发生。

“Sewer Get Stuck”手机程式显示3个不同的水位程度,如果上升至“红色”水平,系统会自动发送短讯予负责人。
水位数值升到“红色”启动警报系统

她解释,这套系统设在住宅区的民众会堂,在特定地点的水沟安装拦截垃圾的网,并在该处安装感应器。当垃圾被拦截到一定的量,会导致水流不同,沟渠的水位升高。

手机程式显示的水位主要分为绿色为安全、黄色为警戒、红色为危险水位。住宅区内每一位居民和负责人都能透过手机程式看到实时的水位变化,一旦水位数值升到“红色”的危险水平就会启动警报系统,发送信息给负责人,再由对方通知居民前来清理垃圾,及时疏通排水系统。

“如果要进一步改进,或许可以在安装感应器的地点设电眼监控,这么一来,若有动物经过触发了警报系统,也能实时掌握现场情况。”

作品从构想到完成耗时2个月

张可恩说,作品从构想到完成作耗时2个月,大概用了2周动手制作。她认为最挑战的部分感应器的准确性不够。由于经费有限,她们只是使用超声波感应器(ultrasonic sensor),而这款感应器主要以检测距离为主。

不过,这些作品也只是基本的构思和操作原理,学生发挥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努力,值得肯定。她们凭着“Sewer Get Stuck”在全国性的比赛“2024年Tech 4 Good Challenge挑战赛”中,获得环境与可持续性项目入围奖。

操控室内系统 监督室外沟渠

“Sewer Get Stuck”这件作品是在校内其他同学发明的“智能屋”系统的基础上,延伸发展而成。

研发“智能屋”的组员是翁新越、翁新云、吴颖恩及谢鋺遴。翁氏姐妹已经毕业,吴颖恩及谢鋺遴向《大北马》社区报记者讲解智能屋系统的构思和操作方式。

“智能屋”系统主要分为操控室内系统和监督室外沟渠状况。在室内的几个点设下连接手机程式的装置,使用者透过操作手机控制室内电灯开关。

在“智能屋”室外的庭院水沟安装检测水位的感应器,当水位提升到“红色”警戒水平,就会在手机程式内发起警报。而上述“Sewer Get Stuck”就是在同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蓝牙连结手机和发送手机短讯的功能。

吴颖恩:制作智能屋的过程很好玩!

吴颖恩说,智能屋室内的操作能让不在家的子女,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协助家中老人操作开关。

另一方面,室外的沟渠水位检测功能,也可以让不在家的用户,及时发现水位处于危险水平,采取措施疏通排水系统。

依据SDGs第11项目标

她说,这件作品是依据永续发展目标(SDGs)的第11项目标,即:“建构具包容、安全、韧性及永续特质的城市与乡村”这个目标而设计,作品耗时3个月完成。

她未来想要当建筑师,在跟着学姐学习制作智能屋模型和系统的过程,让她感觉收获很多,很好玩。

谢鋺遴:如何安装零件是一大挑战!

跟她同班的谢鋺遴表示,整个过程中最难的是在屋子的模型设置电线,以及如何把零件安装好,确保系统能成功操作。

这是她们第一次参加科技类的比赛,除了把构思制作为成品,还要透过视频把整个构思和作品呈现出来,呈交给比赛的主办单位。她们也从中学习如何浅显易懂地介绍自己的作品。

“智能屋”在数个比赛揽获佳绩,包括2022年全国大马工程机构线上机器人挑战赛“创新与创意”项目亚军、2022年吉隆坡工程科技与科学展国际挑战“SDG 11主题”优越奖、“2022年工程设计比赛”3D打印机项目冠军、2023年世界青年STEM发明创意团体赛银奖。

何和中:从作品概念上来说,两件作品都符合“永续性”的主题。
何和中:潜心研究尝试 追求突破

槟华独中科技研究会顾问老师何和中说,从作品概念上来说,两件作品都符合“”的主题。“智能屋”考量的对象是住家用户,“Sewer Get Stuck”的对象则不同,涵盖整个住宅区或社区。

他说,“Sewer Get Stuck”中检测水位的功能使用了学姐“智能屋”室外的设置,但不是照搬后者的手机程式,也更上一层楼发展出了连结手机短讯通知的功能。

同学之间的创意和发明成果,为学校累积了的珍贵的学习资源,大家互相学习之际,也潜心研究和尝试,追求突破。

“Sewer Get Stuck”的手机程式显示的地点。
蔡岢颖说明作品构思如何从设计图,最终制成实体。

吴颖恩(左)及谢鋺遴认真地参与智能屋的制作。
“智能屋”的内部设有连接手机程式的装置。

翁新越(左起)、吴颖恩、谢鋺遴及翁新云凭着“智能屋”获得多个奖项肯定。
“智能屋”系统的操作包括控制室内的灯光开关,以及监督室外排水沟的水位。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