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城10日讯)75岁华妇在亚依淡巴刹前摩托车撞死案,死者傅金珠的家属希望民众提供行车记录仪片段,协助还原事发经过。
死者家属在脸书发帖寻找案发当日经过现场的车辆,若车辆的行车记录仪拍到事发时段的任何画面,可向家属提供(即便只是短暂画面都可)。
ADVERTISEMENT
家属说,这些画面可能成为关键证据,希望车主联系陈萍萍012-438 0806。
这起死亡车祸于本月2日上午11时许,发生在亚依淡巴刹的海鸥连锁店前。傅金珠因头部重创不治,肇事者是一名17岁摩托车骑士。
丧礼期间,死者家属曾盼望骑士现身灵堂表达忏悔,但至举殡为止,骑士始终没有现身,让家属失望不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28日讯)槟岛发林新市镇巴刹和饮食中心从3语文换上纯马来文招牌课题,垄尾州议员黄汉伟指出,他昨日已就此事向槟岛市政厅反映。
“槟岛市长拿督拉占德兰亦已向媒体作出回应,表示槟岛市政厅将重新在该巴刹安装多语招牌。”
他今日发文告指出,谷哥街景查证显示,该巴刹的马来文招牌早在2021年换上,他当时还未担任垄尾州议员,而是升旗山国会议员。
“直至2023年8月,我才中选为垄尾州议员,因此对于当时的状况无法置评。”

他强调,在他担任亚依淡州议员期间,亚依淡巴刹于2010年曾进行翻新工程时,该巴刹多语招牌的设计是他拍板决定的,而该多语招牌至今仍然高挂。
“自2008行动党执政槟州后,槟州政府在乔治市古迹区内推行多语文路牌政策。新设立的路牌仍以原马来文路名为主,同时在左下角附加中文、爪夷文、淡米尔文及旁遮普文。至今已挂上超过180个多语文路牌。”
他说,此事不禁让他想起2008年后,槟州政府推行多语文路牌政策时,曾遭巫统猛烈抨击,指责此举挑战马来文的地位,试图政治化此事。
“槟州政府在巨大压力下依然坚持推行多元政策,最终事实证明,古迹区的多语文路牌不仅未曾动摇马来文的地位,反而大大提升外地旅客的便利性,对槟州旅游业大有裨益。反观当时的马华与民政党,却对此课题置若罔闻,视若无睹且静若寒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