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帮朋友发一则竞技推手工作坊的新闻,心里暗赞“竞技推手”的名称取得好,把拳理深奥的太极拳推手和比赛的推手分别出来了。
在过去许多年,市面上的太极推手比赛被人嗤之以鼻,认为没有表现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最备受争议的一点,是推手比赛出现太多不合太极拳拳理的摔跤,太极拳最基本的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用得很少。
ADVERTISEMENT
有人认为,多数太极推手比赛,对抗的双方选手甚至都没有用到太极八法,双方只是一味的推来推去,比较厉害的选手会以精彩的摔法取分。
所谓太极八法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没有“推”这一法诀,太极拳推手以“推”命名,根本是错误的。
维护比赛的正确性者认为,比赛中见到的“推”,就是太极八法的“按”,何错之有?
有一次我随槟城推手队参加在吉隆坡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推手比赛还在进行中,各州推手选手意犹未尽的私自在场外比,吸引了一些非选手围观,其中一名自认在是吉隆坡教太极拳的观众上前,指我们展现的并非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拳。
他以打篮球双手接球的手法,比喻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一吞一吐“合即出”要诀。要我们每天想像双手轻柔的接球,整个身体重心似乎一沉,稳稳的吸住来球,再把球发出去,日久有功便能学以致用。
选手们很谦虚的受教,其中几人轮流上前以这方式与他对招,一些人,包括我,在他指导下只试了几次,便学会了。
我们过后练习,这“用意不用力合即出”,双方一招一式的比划时可以轻易的施展,在真正的对抗性推手却用不出来,就如太极八法,讲起来容易,在赛场上很难付诸实施。
要不然,这位热心的太极拳师父没有必要亲临赛场指导选手,只须派徒弟比赛,便能以优异的表现说服人。
我观看过初期槟城太极推手比赛的视频,包括我的推手启蒙师父等早期推手比赛选手,在赛场上都很用力,没有表演时的潇洒。
一名曾经的全国推手比赛兼全国散打比赛冠军,有一次和我一起参加在槟城举行,本地太极拳界与外国洋人对抗的友谊赛。在比赛不久前的一场宴会,我见他很漂亮的不断把对手发出去,可是在比赛时输得很惨。
问题是,我们面对的牛高马大洋人都老老实实的推得很斯文,没有使用摔跤或柔道,可是我们输多赢少,不能像表演时漂亮取胜。
槟城有很多推手爱好者,多数兼练各派“外家拳”,比如我的启蒙师父也兼练泰国拳和合气道。本地纯粹练太极拳者在推手赛场表现欠佳,赛场向来是外家拳天下,参加推手比赛者大多数来自外家拳派,长胜军也多数是他们。
有一位功夫很好的本地外家拳师父告诉我,在学太极拳之前与人比武,虽然可以取胜,却是胜得糊里糊涂,练了太极拳之后则胜得心里有数。
他对太极拳有这么高的评价,可惜我们都亏欠了太极拳的荣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