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即时国内

发布: 2:16pm 31/03/2025

偷拍

裙底

购物商场

偷拍

裙底

购物商场

商场偷拍裙底被录影 变态男携妻儿作案

华男尾随短裙的女子,在搭手扶梯时,疑似拿手机用反拍方式,朝女子裙底拍摄。(截图视频)

(槟城31日讯)一名男子在某疑似用手机短裙女子的,被一对夫妻发现并录下过程,随后视频被上传社媒,引起网民热议。

据了解,这对夫妻是昨日下午5时46分在商场咖啡馆休息时,妻子突然察觉一名华裔男子的可疑行径。

ADVERTISEMENT

该妻子察觉,对方尾随短裙的女子,在搭手扶梯时,疑似拿手机用反拍方式,朝女子裙底拍摄。

华男与妻子会合,他手中还抱着婴儿。(截图视频)

发现这异常行为后,他们也用手机摄录对方的举动,并在仔细观察约20分钟后,期间发现陆续有4名女子,遭对方疑似拍摄裙底。

对方身穿白色T恤及军绿色短裤,戴着黑框眼镜。

该夫妻也发现,对方后来还与妻儿会合,不敢相信对方竟在带着妻儿外出期间,作出如此不齿之事。

该夫妻当晚10时也到警局报案,并将视频上传社媒,提醒女性,尤其穿短裙者提高警惕。

揭发偷拍裙底却被网民谴责

该妻子不满揭发偷拍裙底事故,却被网民发信息抨击:“人家有老婆孩子,你们这样做太过了,有没有顾虑过他家人的感受?”

该妻子昨晚在社媒贴文强调,他们不是正义魔人,只是无法忍受沉默。

“整件事情,必然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有人关心,也有人冷眼旁观。”

她说,这事件,丈夫虽然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但她想澄清,最初发现异状的是她,拍影片的也是她。

“在我们发现第二个受害者后,也第一时间寻求警方与保安员的协助。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行为必须由警方介入处理。”

保安员:须向经理汇报

该妻子说,发现第二个受害者后,丈夫已在商场找到警察,但警察说已交差,让其他警察处理。

她说,警察并未即时处理,当丈夫回来后,她已发现第4名受害者。

她指出,由于他们一度看不到对方,丈夫继续原地留守,她则四处搜寻,在不远处找到对方后,便一路追踪,担心对方逃离,却看到对方与妻子和孩子会合。

“那一刻我不是心软,而是心寒。你是丈夫也是父亲,应该是孩子的榜样,妻子的依靠。但眼前的你,只是怀有变态癖好的人。”

她说,丈夫找到商场保安员,但对方说必须先汇报经理才能处理。他们最后只能看着对方开车离开。

“商场聘请保安员的用意何在?现场的警察又如何?他们在这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正因如此,我们决定公开事件经过,并正式报警处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pm 07/04/2025
偷拍别人祭祖,真的“文明”吗?

每年清明节,是华人慎终追远、祭拜祖先的重要日子。亲人聚集一堂,不只表达怀念之情,也是一种传承孝道与家族记忆的时刻。可惜的是,今年的清明在槟城多了一层“不安”——据报导,槟州政府竟然安排志工在清明期间“偷拍”民众祭祖是否文明,还要放上网,声称这是要促进环保清明。

我看完新闻时不禁皱眉,这到底是什么逻辑?所谓“文明”,竟然可以透过“偷拍”评估?这样的作法,不但有违隐私权,更是对民众的羞辱与不尊重。

让我们看看日本和韩国的例子吧。两个都属于民主制度成熟、法治健全的国家。他们对于偷拍有多敏感?以手机为例,在日本和韩国的市售手机,拍照时无论如何都会发出“喀嚓”声。为什么?因为法律明文规定,手机快门声不准关闭,就是为了防止偷拍、保障公众的隐私权。这说明了一个重点——越是文明、民主的国家,就越强调保护个人的隐私与尊严。

那我们呢?槟州政府派出志工,在没有当事人知情或同意的情况下偷拍,这不是“文明”的推手,而是侵犯隐私的行为!更不用说,若这些影片在未经事主同意下被上传网路,事主还可能因此遭受网路霸凌。试想,如果误会一场,民众被错误标签为“不文明人士”,他们的名声要如何挽回?责任谁来负?官方会出来道歉吗?

法庭尚且会出现错判的情况,何况是志工?此外,志工也不是执法单位,他们没有任何拍摄、记录、甚至公开民众资料的权力。这样的行动,说白了就是一种“变相执法”与“道德审判”,让人忧心政府是否越权,甚至有“以文明之名行不文明之实”的倾向。

当然,这里还是要肯定一点: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尚未看到这些“偷拍影片”在网路上广泛流传或被用来羞辱特定民众,这说明槟州政府在某程度上还保有克制。但我们不能指望“幸运”来避免错误发生,制度设计才是根本。与其偷偷摸摸偷拍,不如光明正大教育。

说到底,要推动“文明清明”,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抓人现行”,而是透过教育、引导与便利的设施。政府可以安排人员在墓园现场发送宣传单、口头劝导,甚至设立垃圾分类的设施,让民众了解清理香烛灰、分类垃圾的重要性。文明从来不是“抓”出来的,而是“教”出来的。

墓园是我们追思祖先的地方,是慎终追远、传承孝道的象征。它不该被当作检验“文明程度”的战场,更不该成为道德审判的舞台。若清明节变成一个“志工藏在树后偷拍”的活动日,那么,无论我们手上拿著的是再环保的香烛,这场祭祖仪式也不会真正“文明”。

如果政府真的关心环保与文明,请选择尊重与沟通,而不是监控与羞辱。别让一场清明,变成民心不安的阴影。

(作者为跨界斜杠族)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