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城30日讯)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希望未来10至15年,《牛津英语词典》将“tapau”(打包食物)定义为“使用碗盏将食物带走”。
他还希望自备碗盏“打包”食物的习惯,普遍到能够让该词典未来也把“碗盏”收录其中。
ADVERTISEMENT
他提及,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新增12个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地常用的英语词汇,其中包括“alamak”、“nasi lemak”及“tapau”。
根据牛津语言出版社的说法,“tapau”一词是马来语与粤语词根“打包”的结合,“打”有敲打、捆绑或包扎的意思,“包”则是包裹、包装,结合在一起便是“将食物打包带走”。

买粿条汤需5塑料袋
曹观友说,以前的人打包食物都是用碗盏,现在则是塑料袋,而且单是买1包粿条汤就要用上5个塑料袋!
“1个塑料袋装粿条,1个装汤、1个装小辣椒、1个装酱油、还要用1个塑料提袋把前面4个装起来,总共5个!”
他了解零塑料袋的目标需要靠长久的努力才能达成,但他相信大家为了地球和健康,一定可以做到。
他周六晚在渔人码头小贩中心出席“携带你自己的容器”活动推介礼致词时这么说。此项活动由槟城珍珠议员夫人协会主办,双溪槟榔选区服务中心等单位协办,当日向小贩和客人派发312个碗盏。

林秀琴吁自带容器打包食物
双溪槟榔州议员林秀琴说,在阿公阿嬷的时代,他们都是带碗盏去打包食物。所以,自带餐盒并非要求大家做全新的改变,而是请大家回归以往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许多顾客已经开始自带容器,小贩也热情协助。我们了解有些食物确实不太容易装进自带的容器,所以,我们要循序渐进,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
她回顾2018年,也是从渔人码头饮食中心发起了“向塑料吸管说不”运动,获得小贩支持,最终此倡议成为习惯。她认为小贩是推动环保的变革先锋和宣传大使,他们的举动将鼓励更多民众支持绿色倡议。
槟岛市长:民众须减少依赖塑料袋
槟岛市长拿督拉占德兰说,塑料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难题,而槟岛市政厅及槟州政府多年来推出多项举措,减低大众对一次性塑料的依赖和使用。
他说,槟州政府领先全国,率先推出减少及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政策,市厅也积极推动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及塑料吸管的措施,向更环保的目标迈进。

陈莲枝:微塑料化学物质可致癌
槟城珍珠议员夫人协会主席陈莲枝说,当日活动是槟岛首站,之前已在威省举办了2场,派发了数百个碗盏。
她说,微塑料化学物质是造成儿童癌症的原因之一,我国1岁至19岁患癌的孩子案例不断提高,特别是1至4岁的癌症病例有激增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减少塑料污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不止一次,妈妈在骂我后会对我说:“以前,我老板骂我的话更刻薄,把我骂得都哭了,哭了后还是要继续工作,有时我甚至忍几个小时回家哭,如果你这样都承受不了,你以后真的不用找工作了。”
每次听到这话时,说真的,心里并不好受。因为我不止一次被骂哭,只是每次都没哭出声,而是去她看不到的地方,自己默默地擦去眼泪。
事实是,我曾很多次因为妈妈的言语受伤,也哭了很多次。但,今天,是我最后一次哭了。因为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伤害你的都是你的定义”。因为我意识到,当妈妈批评我时,最伤人的不是她的原话,是我对她的话的定义。因为听了她的话我会觉得我很没用。是我允许她的话语伤害我的。
有时,一个人说的话是他们人生经历的投射。就好像我妈妈,小时候也被骂无数次。有时她还会对我说:“你已经很幸福了,我小时候有时不止被骂,还会被打。”有很多次,妈妈觉得她所说的话或做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她自己遭受过更糟糕的。我不否认她曾经的经历,也清楚知道她的艰辛。但,这不能合理化她说的话或做的事。我不想再受伤了,我改变不了她,但我可以改变我自己。
妈妈的言语让我痛到窒息
第一个我可以改变的就是不再让她的言语伤害到我。每次她脾气上来时骂出来的话,说真的,可能她都不记得自己骂了什么,那我为何要因此受伤?我已经让她的言语伤害自己无数次了,没有一次心是不痛的,有时心会痛到窒息。所以,够了。当我不把她骂出来的话放在心上时,我很快乐。因为我知道,她在发泄她的情绪,仅此而已。现在我已经可以做到就算在她骂我,之后还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她说话了。
从妈妈的身上,我也领悟到一个道理:“如果我不喜欢别人如此对我,我就不会如此对任何人。”妈妈的行为算是反面教材。我不会因为我经历过更糟糕的事而觉得我所说的话或做的事没什么大不了。我不会在情绪上来时对任何人说话,因为我很清楚言语拥有的杀伤力。
妈妈如此对我,我曾经恨过她,但现在想想,我反而要谢谢她。因为她的批评和辱骂,让我对其他人的批判免疫了。因为我都可以不被亲妈的言语伤害了,何况是其他人呢?我妈妈并不完美,但我知道,她是爱我的。她身上有我学习到了不少反面教材,从而造就了现在的我。所以,妈妈,我想对你说:“谢谢你,我爱你。”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