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8日讯)2025年Aspen-Klippa槟城大桥国际马拉松,将在12月14日举办,地点与去年一样,在峇都交湾出发、在槟城第二大桥上跑。
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说,有关赛事放眼吸引2万5000人参与,比去年2万3000人更多。
ADVERTISEMENT

他说,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委员会黄汉伟去年决定,把大桥马拉松和国际龙舟赛分别移师到第二大桥和海峡岸广场海域举办,并获得成功,相信今年也会一样。
他说,凭借先进的基础设施、蓬勃发展的商业活动和大量投资,峇都交湾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中心,数据显示,槟岛工厂逾800间,但威省却有超过6000间工厂。
“威省很多工厂,尤其在峇都交湾,任何人说威省被边缘化都是不准确的。”
他欢迎槟城大桥国际马拉松在峇都交湾举办,希望通过该赛事能吸引更多访客到来,感受峇都交湾成功的经济发展。
他说,去年大桥马拉松与圣尼古拉盲人之家合作,为视障者设立特殊组别,今年也将推出更多有利于残疾人士的举措。
黄汉伟:设分区起跑系统
黄汉伟说,今年的赛事将进行许多革新及升级,如设立分区起跑系统(Pen Zone),让跑者依据预估完赛时间分区起跑,以确保赛道顺畅。
比赛即日起接受报名,欲知详情可浏览脸书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penangbridgemarathon
与会者包括Aspen集团执行副主席拿督斯里纳兹尔、Ikano Centres董事经历阿德里安、州议员吴俊益、陈汇萍、王宇航、朱悦权等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1日讯)原定于今日开始生效的商家禁止公开展示香烟和电子烟产品政策虽然再被推迟,但一些咖啡店业者经过数个月的“教育期”,已对政府这项政策非常了解,也表明肯定会配合,包括会改装置放香烟的玻璃柜、贴上黑膜等,以便达到政府的标准。
这项政策原定去年10月1日生效,之后被展延至今年4月1日,而卫生部3月24日再发文告指原订于4月1日生效的禁令不会立即全面执行,而是会逐步实施,最终目标是在10月1日之前全面落实。
相比数个月前商家对这项政策一头雾水,如今商家们的态度已经更加积极和明确。虽然政策再次被推迟,商家们表示,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也会提前着手进行相关的店铺调整。
五条路6222咖啡店业者黄志雄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访问时说,他从报纸上得知政府已推迟这项政策,尽管如此,他觉得有必要提早做准备,以确保一旦政策正式生效时,能够迅速且顺利地符合要求。
对香烟销量影响不大
“卫生部说政策展延至10月1日之前,但没说一个日期,所以最好还是提前准备。”

他说,店内摆放香烟的展示柜已无法再更动位置,因此,他已向香烟公司销售员建议在玻璃柜贴上黑膜即可。
“这样一来,香烟就不再会显露出来,避免了公开展示的情况,从而符合政府的规定。”
他也认为,政府这项措施不会显著影响香烟的销路,因为他们的生意大多依赖熟客,而熟客通常是有固定需求的。
“他们已经习惯在这里购买香烟,不管展示柜如何调整,买香烟的人依然会买。”

他强调,虽然咖啡店有卖烟,但还是禁止顾客在店内抽烟。
业者蔡珍惹:
布帘遮香烟 不如改黑色柜
老世界咖啡店业者蔡珍惹说,之前香烟公司销售员曾建议用布帘遮挡香烟,但她觉得这个方法并不理想。

“布容易裂开,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损坏,而且每次售出一盒香烟都需要掀开布,操作起来对我们来说非常麻烦。”

因此,她表示更倾向于寻找更稳定且便捷的解决方案,比如直接把柜子玻璃改为黑色,这样既可以避免香烟被展示,也能避免布遮挡容易损坏和操作繁琐的问题。
其店内也按照法令,设置咖啡店内禁止抽烟及禁止18岁以下者吸烟及买烟的告示牌。
业者薛婉丽:
太麻烦 早就不卖了
市区东安咖啡店业者薛婉丽说,在咖啡店售卖香烟需要申请执照,而且有很多相关条例必须遵守。因此,她在约6年前就决定不再在咖啡店销售香烟。
“当时考虑到这些规定逐渐严格,再加上香烟价格越来越高,(商家已经)没什么赚头,干脆停止售卖香烟。”

她提到,虽然停止卖烟后店铺的收入略有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减少了许多麻烦,也让她可以更加专注于咖啡和餐饮服务。
她也在店内显眼处挂上很多幅禁止抽烟的告示牌,提醒顾客必须遵守公共健康规范。

一名不愿具名的杂货店业者则说,售卖一包香烟才赚50仙,利润非常微薄。
他觉得现代的年轻人更多是在手机和电脑上消磨时间,对吸烟的兴趣明显减少,这也是好事一桩,证明很多人更注重健康生活方式。

分阶段执法 10月前全面落实
2024年公共卫生烟草与吸烟管制法令(852法令)阐明,香烟和电子烟经销商禁止公开销售,包括如果放在货架子,也必须使用有遮盖的货架或橱柜。
根据卫生部的文告,这项禁令将涉及全国超过5万1000个商家,而卫生部将继续与零售商密切合作,确保安装的封闭式橱柜符合技术规格。
卫生部预计这项分阶段执法行动会在今年10月1日前全面完成。
根据法令,违反此禁令的个人可被处以500至3万令吉罚款,而公司则可能被处以最高30万令吉罚款或入狱。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