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月杪揭晓的槟州绿色学校奖中,槟城协和小学荣誉摘下全槟小学组总冠军,成为环保教育领域的佼佼者。这一殊荣不仅表彰了学校在推动绿色校园、培养环保意识方面的卓越成绩,更展现了协和小学在践行生态文明教育上的坚定决心。
膺绿色学校奖全槟总冠
在协和小学,环保教育已融入到日常的每一项活动中,学生们从小就被鼓励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学校的环保活动不仅仅是口号,更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的理念。
ADVERTISEMENT
比如,每逢周会,学校都会同唱环保歌曲,激励全体师生时刻牢记环保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形式,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环保知识,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
学校还设立了环保小兵的奖励机制,让学生凭借在环保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获得这一象征荣耀的标志。这个小小的绿色领带与徽章不仅是对学生环保努力的认可,也激励着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到环保行动中。
罗明渊:生态文明理念变成生活习惯
协和小学在2019年获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绿色世界公众使学研究中心及马来西亚环环相扣生态文明传播中心颁发的“生态文明小学”国际认证,成为全国第一所获得此殊荣的小学。

在持续推广绿色生态文明的努力下,协和小学在2022及2024年再次获得认证。
协和小学校长罗明渊在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访问时,分享了他对生态文明的独到见解,并展望了学校如何通过教育与实践,为孩子们铺设通往绿色未来的道路。
他说,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学习,更是生活教育和行动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学校教育孩子从日常生活和身边小事做起爱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变成生活习惯。”
(黄雨云摄)
董家协支持造就成功
罗明渊在谈到协和小学获得绿色学校奖时,深情地表示了对董事会、家协、校友会以及全体教职员工的感激。
他认为,协和小学的成功并非仅仅依赖于学校本身,而是得到了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合作,尤其是学校三大机构的鼎力支持。
“董事会、家协及校友会不仅为学校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社会人脉,也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推广,让社会各界了解学校在环保领域的努力和成果。”
他进一步阐述了协和小学的环保理念不仅是为了获得荣誉,更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利益。例如,在学校的绿化工作中,尽管砍树本与绿色学校的理念有所冲突,但罗明渊强调,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砍掉3棵危树是必要的措施。
“树木中有洞,存在安全隐患,而董事会快速反应,投入资金,砍掉树木并重新栽种了3棵新树。这一行动不仅展现了学校对学生安全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了环保组织的赞赏,因为他们看到协和小学始终秉持‘讲到做到’的原则。”
拟开发APP推进环保运动
在环保教育方面,协和小学正在朝着数字化绿色发展的方向前进。
罗明渊说,学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推进环保运动,目前计划开发一款绿色环保APP,利用游戏化的元素激励学生参与环保行动,同时记录他们的绿色行为。
他强调,学校的方向是将数字科技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让学生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忽视对环境的爱护与保护。

“我们要培养出既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又不忘环保责任的学生。”
协和小学一直注重让学生在环保方面主动参与并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学校的环保小兵制度,鼓励学生成为环保的践行者,甚至在遇到学业上的挑战时,环保小兵会感到失去这一身分的担忧,并因此更加努力改进自己的行为,这种自我修正和责任感的培养正是协和小学环保教育的核心。

与国内外学校分享资源经验
作为一所高表现学校,协和小学在生态文明和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做出了积极努力,还致力于与国内外学校分享资源与经验。
他指出,学校的环保活动不仅局限于校园内部,更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这一理念。
他举例,校园内启动的鱼菜共生系统,教育学生如何通过养鱼还可以水耕种菜,减少使用化学废料。
有关系统是通过水池养鱼,再将含有氨的鱼儿排泄物及废水放入细菌内化解成有机废料,用来为水耕菜施肥,达到无废水排放,也节约用水的生态环保。

另一方面,该校也设立了生态智能厕所、太阳能设备、储存雨水等设备,以达到省水省电的举措。

李庭慧:环保积分系统鼓励回收
槟城协和小学环保学会在顾问老师李庭慧及许子然的带领下,积极推动全校环保文化,通过一系列创新的环保活动和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领导能力。
该校的环保教育不仅限于校园内,还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形成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环保氛围。
李庭慧说,协和小学推出环保积分系统,鼓励学生通过回收旧衣物、塑料瓶等物品累积积分。每周五,家长可以将回收品带到学校后门,由老师进行统计和记录。

她指出,积分最高的学生将获得“十大杰出环保小战士”称号,并在数字角落展示成绩。这一系统不仅是学校环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槟州绿色奖的得分环节之一。

筹备推广“零塑料”运动
她表示,学校注重学生在校内外的环保行为,家长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许多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将回收品送到学校,甚至有家长拍摄视频记录整个过程。
其中,一名学生因其庞大的旧衣物回收量而令人印象深刻。该学生不仅将旧衣物整理得井井有条,还多次将回收品送到学校,展现了极高的环保热情。
她说,学校还提倡二手衣再利用,将回收的衣物挂在校园内,供学生、老师及校工免费领取。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浪费,还进一步推广了环保理念。此外,学校正在筹备“零塑料”运动,鼓励学生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进一步推动环保行动。

“环保小兵”计划带动全校参与
协和小学的环保教育不仅限于环保学会成员,还通过“环保小兵”计划扩展到全校。每班有两名学生被选为环保小兵,他们佩戴领带和徽章,负责带领同学们进行环保活动。
这一角色类似于学长或班长,赋予学生在班级中的领导地位,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许子然强调,学校的环保教育采用“全校参与”模式,旨在将环保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学生们不仅在校园内积极实践环保,还将环保意识带回家中,影响家长的行为。例如,家长会主动为孩子准备饭盒,避免使用塑料瓶,进一步推动了环保理念的普及。
他也说,协和小学将环保教育与“爱心学校”理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学生不仅关注环保,还关心校园内的动植物。例如,有学生发现金鱼生病后,主动提出隔离并治疗;还有学生注意到校园内的鸟窝和鸟类,将学校视为自己的家园。学校还饲养了两只孔雀“如意”和“吉祥”,作为学生学习生态保护的教材。


学生自主思考解决方案
“通过环保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环保意识,还培养了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说,学校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依赖老师的指导。例如,有学生设计了“奖励系统”,激励组员积极参与环保工作。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停靠在槟城瑞典咸码头的“塑料史诗号”(Plastic Odyssey)邮轮,激发他们对全球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他表示,环保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行为、性格和领导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们通过参与环保活动,逐渐从文静变得自信,甚至主动询问老师下一次任务的时间。这种积极的态度不仅体现在校园内,还影响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