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馬新聞

發佈: 3:51pm 12/02/2025

喜喪

拔龍鬚

笑喪

玄孫穿黃衣

喜喪

拔龍鬚

笑喪

玄孫穿黃衣

視頻 | 鄭瑞賢老太孺人喜喪 曾孫“拔龍鬚” 玄孫穿黃衣

(吉輦12日訊)瓜拉古樓黃府鄭瑞賢老太孺人逝世,享耆壽積閏101歲,家屬今日舉殯採用,由眾多內外曾孫在靈車前“”,拉著龍鬚紅布牽引著鄭老太孺人早日登極樂世界。

兒女孝眷等各別穿上白色素衣,內外孫輩曾孫身穿粉色與紅色衣,其中較為罕見的玄孫身穿黃色衣服,在祭拜時還有潮洲大鑼鼓特為開鑼擊鼓。

ADVERTISEMENT

(大北馬)古樓百歲黃府鄭老太孺人舉殯 子孫❛拔龍鬚❜ 牽引送行
眾多子孫為鄭老太孺人靈車“拔龍鬚”送行。(李發聯攝)

在瓜拉古樓漁村五代同堂的家庭少見,尤其擁有2名玄孫,此次鄭老太孺人在農正月初九日(2月6日)逝世,治喪七天,於元宵節正月十五舉殯,移柩太平山莊火葬場火化。

鄭瑞賢老太孺人為瓜拉古樓社會聞人已故黃漢文令夫人,黃聯榮(已故)、黃聯順(已故)、黃聯發、黃聯豐、黃聯銪賢昆仲令慈,許振昌(已故)、洪湧生諸君令岳母。

黃府此次居喪不忘社會公益,撥出1萬6100令吉,獻金給本外坡40個團體充基金,受惠團體為古樓黃氏宗親、吉輦黃氏江夏堂青年團婦女組、太平江夏堂、吉輦吉南威南溫黃王郭陸宗親會、古樓育才董事會、育才家教協會、育才校友會、育才幼稚園董事會、古樓蘇許連宗親會及婦女組、大馬德教振鸞洗腎中心、古樓老振義閣及婦女組、振義閣、振德閣、振恩閣、太極善社、明月善社、八號芭天后宮及婦女組、古樓佛教會、古樓佛教坐禪學會、柔府南靈宮、古樓興源路水閘哪啅公、海星哪啅公、蔡文龍哪啅公、巴剎後哪啅公、高淵柏卡卡拿督公、順風慈善厝、甲拋峇底好友騎行俱樂部、古樓休閒俱樂部、古樓太極氣功十八式、角頭真君大帝古廟腳車俱樂部、惹蘭班臺馬華支會、古樓居民自願消防隊、古樓港口自願消防隊、日照河山義兄弟、古樓義合友誼、古樓義君義益、檳城義君義益等。

其他致祭團體包括豐發鉄廠有限公司、江山包裝有限公司、新成發殯葬服務、太平山莊代表致祭。

(大北馬)古樓百歲黃府鄭老太孺人舉殯 子孫❛拔龍鬚❜ 牽引送行
身穿黃色衣服的男玄孫在場祭拜,五代同堂,誠屬少見。(李發聯攝)
(大北馬)古樓百歲黃府鄭老太孺人舉殯 子孫❛拔龍鬚❜ 牽引送行
黃府居喪不忘社會公益事業,撥出1 萬6100令吉給40團體充基金,家眷代表與接領獻金的團體代表合攝。(李發聯攝)

(大北馬)古樓百歲黃府鄭老太孺人舉殯 子孫❛拔龍鬚❜ 牽引送行
古樓黃氏宗親、吉輦黃氏江夏堂青年團婦女組、太平江夏堂、吉輦吉南威南溫黃王郭陸宗親會代表聯合致祭。(李發聯攝)

(李發聯拍攝)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2:10pm 02/05/2025
五代同堂 102岁人瑞安详离世 家族逾140人喜丧送别

(大山脚2日讯)柔府村最年长的居民李巧珍于4月29日清晨安详离世,她被佣人发现时已无生命迹象,留下儿女孙辈超过140人,家属也以喜丧形式办理老人家的身后事,凡孙辈皆穿上红衣戴孝。

李巧珍(坐者中)于100大寿庆生会上与儿女的珍贵合照。(陈婷芬提供)

家人透露李巧珍生前身体硬朗,直至离世前两个月才因腿部乏力减少走动,但她仍旧自理生活起居,粗重的活儿才交给佣人处理。

虽然已达102岁的高龄,但李巧珍的记性仍然很好,不只会记住每个儿女和孙辈的名字,还可以凭他们的声线叫出名字。

陈锦叶接受记者的访问。(洪东凯摄)

李巧珍的长女陈锦叶(81岁)说,其母亲提倡饮食自由,没有忌口,举凡好吃的都来者不拒,尤其嗜食榴梿,但家人还是有所顾虑,只能控制母亲的摄入量。

“她很爱喝咖啡冰,我们都会严厉监督,但孙儿上门时,她会趁机要求打包,拗不过的孙儿通常都乖乖让老人家如愿以偿。她偏爱简单的饭菜和面食,对酸菜情有独钟。”

家属以喜丧形式办理李巧珍的身后事,孙女陈婷芬(右)抱着女儿陈妍伶上香。(洪东凯摄)

生前五代同堂的李巧珍育有14名子女,目前在身边的仍有11人,长子今年83岁,最年幼的儿子61岁,最年长的外孙已63岁,最年幼的玄孙约2岁。

根据死者幼子陈劲权提供的族谱记录,李巧珍与亡夫陈科武(1985年去世,享年71岁)的直系后代多达143人,李巧珍还有2名分别92岁和86岁的妹妹,她们的母亲生前同样活至102岁高龄。

李巧珍的两名妹妹仍然健在。(陈婷芬提供)

陈锦叶说,母亲自幼只冲冷水澡,很抗拒温水,直到两个月前出现气喘和咳嗽症状,才勉强冲温水澡,同时主动减少抽烟,最后一次抽烟是离世的两天前。

“母亲9岁时跟随我的外婆从中国南迁至马来西亚,年轻时前曾随我的父亲一起到建筑工地工作帮补家用,可能就练就了一副硬朗的身子。”

陈劲权(右)翻开族谱计算父母亲直系后代的人数。(洪东凯摄)

李巧珍生前没有三高病史,本身也极少生病,她不曾接种疫苗,曾于2022年感染冠病,经过隔离及治疗后痊癒,患病期间的症状属于轻微性。

由于李巧珍在生活可以自理,加上有佣人帮手,她的儿女平时只是轮流回家陪伴。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