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哄哄15天的春节终于结束了,至于明年的大年初一落在2月17日,未来两个星期还会有少数与春节相关的活动,但气氛肯定不比趁春节期间举办来得浓厚,毕竟春节的活动,要的就是那股年味。
然而,接触了那么活动,最难办的仍然是庙会,过去几年,槟岛和北海各有一场庙会,一个是1999年开始在乔治市古迹区举办,已改名成槟城庙会的大型文化庙会,筹办过程需要主办单位与政府部门密切配合,提前至少半年做好规划与准备,包括通知渡轮加班载客,槟城和游客才能安心逛完庙会。虽然有人反馈槟城庙会已趋向商业化,但是,主办单位还是很努力地保留各种传统特色。
ADVERTISEMENT
另一场在北海的就是船仔头天福宫新春庙会,虽然没有槟城庙会历久悠久,范围也不及槟城庙会的规模,但它算是一场由神庙举办的庙会,只是朝拜神明的访客,远远低于逛庙会的人数。
历史上,庙会本来是与宗教和信仰有关的活动,远古时代属于祭祀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在不同的时代展现了不同的色彩,今天我们看到的市集形式庙会,自明朝就有迹可寻。
现在,中港台的庙会多数会举行数天,北京八大庙会之一的厂甸庙会从正月初一开始至十五一连15天。厂甸庙会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早期有很多饮食摊位,但市政府2018年开始禁止流动饮食摊,把厂甸庙会转型到书市、年画等的文艺市集,成了妥妥的文市庙会。
在中国,人们4000多年前开始庆祝春节,“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去年12月4日在巴拉圭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中几乎囊括了中国各地与春节相关的习俗,庙会也是其中之一。
虽然中国为春节申遗成功,但春节现在是全球各地都在举办的庆典,向来注重传统文化的马来西亚华社,可以把握“非遗春节”的优势,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维护春节传统,尤其需要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的庙会。
今天的庙会也趋向非祭祀性质的“无庙有会”,最重要还保留它的传统色彩。或许我们做不到厂甸庙会完全以文艺/文化为主,但是,安排饮食小贩和餐车聚集一起办场庙会,这样的活动充其量是美食展销会,为它冠上“庙会”就真的不匹配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