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新年前,从新闻上可以看到中国春节前的春运盛况,返乡人群浩浩荡荡涌入车站的照片,非常震撼。
不过,今年却也看到中国媒体报导,这个被形容为“地表最大人口迁徙”的情景,出现了变化。中国出现了反向春运之旅新风潮,即老人从家里来到亲人所在的城市过年。
ADVERTISEMENT
有一对老夫妇说,他们退休了时间多,反而是女儿工作忙,所以他们今年第一次体验反向春运之旅,带著红肠木耳等年货,从家里搭火车来到女儿工作的城市过年。
他们认为反向的旅途不拥挤,还可以在火车上欣赏沿途风景,也算是感受著一个微旅行。对他们来说,不管正向还是反向,只要一家人能够在一起,那就是团圆。
或许每个在异地工作生活的游子,都会有著回乡过年与家人团聚的家乡情结,也可能是受到社会规定、家里责任而必须这样做。
所以,许多人每年为了准备过年忙到焦头烂额,还要跟著其他游子挤在回家的南北大道上,在车龙里感叹新年年味已不再,不知道过年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然后继续年复一年。
其实那是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从小孩变大人,也已经从那个享受年味的主角,变成了年味创造者,必须有了过年准备的担当,承担起劳动者的责任,不再是当年那个抱著年饼看贺岁节目过年的小屁孩了。
中国的反向春运之旅,不禁让我觉得过年的意义其实是可以被重新定义的。一些传统可以继续守护,但也有一些传统是可以寻求突破,在形式上做出更动,条件是在于你敢不敢做出选择。
其实大家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过年形式,“反向春运”或是出国旅行,还是按照传统习俗坚持回乡过年都没有问题,这就只是一种选择,就像是下午茶要喝奶茶或咖啡,没有好或不好。
既然我们拥有了“年味创造者"这个身份,那我们也有了重塑过年模样的能力,保留一些传统习俗时,也可以按照新时代创作出新的文化,Labubu都能成为神庙配合潮流,打造出来的新年打卡景点,带动大家过年的气氛,还有什么又是不能的呢?
重要的还是了解自己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让生命不留遗憾,更重要的是让过年时的年味,开心无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