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脚26日讯)飞鹰塔标德安药厂有限公司董事主席温志展说,德安药厂这个老字号在大众和员工的厚爱下,将永垂不朽及迈向辉煌的100年。
他说,德安药厂今年已创立89年,董事会必定尽心尽力让这个老字号和产品如德安风痧丸、德安凉茶丸等传承下去,让大众获益。
ADVERTISEMENT
温志展日前在该公司农历新年收工晚宴说,该公司的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不论是本地、东马或外籍员工。
德安药厂目前资历最深的老员工,已在该厂工作了49年,即将近半个世纪。
施行GMP制药规范
飞鹰塔标德安药厂有限公司是传统中草药厂制造厂之先锋,创立于1936年。
该厂于1988年施行G.M.P.(优良药品制造规范)制度,投下巨资配合政府推动“中药优良制造规范”G.M.P.增设各种科学仪器和施行品管制度。
对厂房硬体设备、环境卫生、原料的储存发放以及流程的管制等,均实施严格的检验和控制,务求达致科学化、制度化及专业化的G.M.P.水平。
为继续发展高品质中药,强化品管与疗效,该厂研发部门陆续扩充设备如液相层析仪(H.P.L.C.)、红外线精密光谱仪(FT.I.R)、原子吸光储仪器(A.A.S.)及紫外光储仪(U.V.)等等,配合经验丰富的药剂师与化验师细心的检验达至优良品质,为人民的保健提供安全保证。
德安药厂的产品已建立起良好的信誉,不只销遍全马,更进一步在香港、新加坡、印尼及泰国等国家与地区风行,获致国内外医药界人士的广泛支持和肯定,该厂持着济世的理念,继续在中医药领域献心力,以最好品质和疗效的药品为大众保健服务。
1万捐温毓堂教育基金会
日前的收工晚宴,该公司董事会也拨款1万令吉给以该公司创办人已故温毓堂命名的“温毓堂教育基金会”,该基金会每年都拨款奖励日新独中的优异生。
出席者有飞鹰塔标德安药厂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温志丰、董事财政温志伦及董事拿督温志隆、温毓堂教育基金会财政蔡振安、总务黄绍兴、副主席曾石才及委员沈建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经营有机果园的叔叔送来了两梳香蕉,是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香蕉绿中带黄,饱满肥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仿佛还带着田野的气息。原本打算每天取两根,与燕麦和坚果搭配成健康早餐,让这份新鲜的甜美得以细水长流。
然而,天气的炎热远超预期。仅隔一天,香蕉便迅速熟透,果皮转为金黄,部分甚至泛起褐斑,似乎在催促人们尽快品尝。这或许正是热带水果独有的特性——热烈而不容等待。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熟成,我决定顺应变化,让香蕉在厨房里焕发新的生命力。
取几根完全熟透的香蕉,剥皮切片,轻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糊,放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一时间,香气弥漫,炸香蕉糕跃然眼前——外层香脆,内里绵密柔软,伴随着浓郁的果香,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满足,让人忍不住一块接一块地品尝。
再佐以一口醇厚浓郁的咖啡乌,味觉瞬间化作一台时光机,将我带回老家的饭桌前。母亲手握筷子熟练地翻动着锅中的炸香蕉糕,香气四溢,热气氤氲。这些可不是普通的香蕉,而是母亲亲手栽种的阿瓦蕉(Pisang Awak),我们习惯称炸糕蕉,这种香蕉口感扎实,甜度适中,炸后香气更为浓郁。一家人围坐桌前,天南地北地闲聊,母亲总是不忘叮嘱:“别急着吃,等凉一点,别烫着喉咙,待会发炎了可不好。”那熟悉的味道,那份简单却珍贵的幸福,至今仍温暖人心。
香气充盈整间屋子
翌日,剩余的香蕉也完全熟透,果皮尾端逐渐变黑、发干。这一次,我决定换一种做法——将香蕉果肉彻底捣烂,打入一颗鸡蛋,撒上适量面粉,再加上一小撮盐,搅拌成浓稠的香蕉糊。随后,一勺一勺地舀入热油中炸至鼓起金黄,香气瞬间充盈整个屋子。炸香蕉丸(Kuih Kolot)就这样诞生了。
这熟悉的香味,又一次将我拉回了童年的厨房。清晨的微光中,祖母坐在后门前的自制小木凳上,那粗糙布满皱纹、微熏黑的双手,轻轻剥开长满黑斑的自家香蕉,一刀一刀地在砧板上剁碎果肉,再交给母亲调成香蕉糊,炸出一颗颗金黄喷香的香蕉丸。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手捧一杯咖啡乌,轻啜一口,咬下一颗炸得外酥里软的香蕉丸,简单的早餐,满载着家的温度。
这场意外的熟成,虽打乱了原有的计划,却带给我一场味觉的回忆之旅。炸香蕉糕的香脆、炸香蕉丸的绵密,都是母亲和祖母的亲身传教,都承载着过往的温情记忆。从母亲炸的香蕉糕,到祖母剁碎香蕉的画面,每一道熟悉的味道,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幸福。
香蕉或许无法等待时间,但味觉的记忆,却能让时光停驻。那一口甜美,既是对童年的回味,也是生活中最温柔的馈赠。而生活中的温暖也是随着时间而沉淀,就像熟成的香蕉一样。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