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馬新聞

發佈: 6:22pm 22/01/2025 859点阅

北海麥曼珍華小

綠量

綠色教學

北海麥曼珍華小

綠量

綠色教學

綠量 | 北海麥曼珍華小 打破傳統綠色教學

報道:黃梓清
照片:校方提供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他們對環保的認識和行動,直接關係到日後的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作為檳州政府“綠色學校獎”的得獎常客的,打破固有的傳統方式,將環保意識及項目完全融入教學,實踐在學生的生活裡。

該校不僅曾於2022年度成為檳州綠色學校獎最大贏家,分別奪得小學組冠軍、數字和社區參與獎及綠色幼兒園獎,同年還獲得了“生態文明學校”榮譽國際認證,成為馬來西亞第二所獲此榮譽的華小。

ADVERTISEMENT

(大北馬)綠量:麥曼珍華小,環保融入教學實踐生活內
麥曼珍華小通過“綠火莫息”活動,帶動學生回收塑料瓶。

該校也在威省2023年綠色學校比賽中獲得小學組亞軍,2024年則在同一比賽獲得小學組季軍。

陳敏婷:認識科技綠化

校長陳敏婷受訪時說,環保已不只侷限於回收,也包括如何照顧環境,以締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這也是該校朝往的方向。

她說,在教育領域,孩子需要在科技和綠化方面有所認知,畢竟在踏出學校後,就需要面對這兩大領域,所以校方除了傳遞知識的責任外,也要裝備他們,協助他們未來都有所需要的知識。

她說,該校的環保活動有今日成就,都是得到三機構和教師們的配合所促成。

“本校的許多環保活動都是從於2022年退休的前任校長葉蕙鈞開始推廣,通過一個好的開端,從零開始慢慢走起至今,而本校也會繼續堅持下去。”

李依蓉:教育孩子帶動家庭社區

課外活動副校長李依蓉說,麥曼珍華小的環保理念,不只限於校園內,並且從推動多項“綠色校園”活動來推廣環保,其中一個項目為“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

她說,該項於2023年開始的活動,是分成3個階段推行,第一階段是在校內教育學生栽種吊蘭;第二階段是等待吊蘭幼苗健康成長後就帶回家與家人一起栽種;最後階段為將繁殖出來的吊蘭幼苗分給鄰居。

“只要醒覺的人越多,就能形成一股力量,給綠色環保教育帶來新氣象。”

她說,上述植樹活動是由正凱基金會贊助,而所使用的花盆,是從北海Coffee Venture咖啡館回收,在杯底鑽洞後才進行種植。

她說,該項活動也得到愛心家長的支持,每逢學校假期,都會由愛心家長和校工幫忙施肥,尤其校友會會長司徒秉權是最給力的人物,無時無刻都能看到司徒秉權的幫忙。

吸引海內外教育機構考察

麥曼珍華小進行的一系列環保活動,不僅獲獎無數,還成功吸引很多海內外教育機構、政府單位和非政府組織前來考察,成為名副其實的“環保大使”。

李依蓉說,近幾年,有來自海外的考察團包括芬蘭、澳洲、泰國及中國的非政府組織或教育機構前來考察,至於國內的有來自吉蘭丹、吉隆坡、玻璃市及砂拉越等等,除了分享該校推行的環保活動,該校也從考察團身上學習不一樣的知識。

她說,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來自吉隆坡的考察團,彙集了吉隆坡市政廳的衛生及環保組、城市發展組、政策規劃組、英達麗水及教育局等等共16個不同的單位一起前來考察,該校的學生健康餐、排水系統、排汙系統和如何處理食堂負責人煮食過後留下的油脂等等,都是該校分享的知識。

“愛地球”根植內心成習慣

麥小所推行的“綠色校園”活動,是更深入貫徹到各種節日或活動內,讓學生更容易瞭解自己的環保舉動,能夠對環境及社會帶來什麼樣的正面影響。

李依蓉說,該校很多活動都會間接培養學生有愛護地球的責任心,如果這種子種在孩子的心靈,自然而然就會變成生活習慣,日後就不用再提醒學生。

登山主動撿垃圾

她說,三機構去年在浮羅山背一座榴槤山慶祝教師節,他們一路上帶著學生和家長從山腳下步行到山上,並一邊收拾周圍的垃圾,村民見狀也出來響應,教師節活動頓時變成大掃除運動。

“雖然這過程很累,但通過教育社區及學生,大家都過得很開心。”

她說,該校不只是注重小學生,也關注有學前教育班的學生,包括教他們如何分類、用塑料瓶種植植物和飼養小雞等等。

她說,尤其飼養小雞的活動,學前教育班的學生會負責測量小雞的高度和身體,全程參與小雞的成長,以讓孩子知道食物是從何而來,教導孩子珍惜糧食的重要性。

此外,該校也進行了很多創新創意的環保教學,包括教導如何使用舊衣服制作成提包、在農曆新年期間製作環保舞獅等等,這些活動都獲得家長學生的熱烈迴響。

“校內也大力推行魚菜共生,讓學生懂得如何運用科學及農業原理來栽種蔬菜,同時也學習如何通過售賣蔬菜,從中學習成為企業家。”

她說,其他“綠色校園”活動還有教導學生製作堆肥、環保光盤相框、環保小小兵、種植冬瓜、世界地球日熄燈活動、鋁罐回收及飲料盒競賽等等。”

司徒秉權:全校配合環保走更遠 

校友會會長司徒秉權指出,環保是需要大家攜手進行,才能讓所有計劃順利進行和走得更遠,如果只憑一人之力,才能達成所定下的目標。

“如飼養小雞活動,若遇到學校假期,就要有人幫忙照顧,以及學生種植的植物,都需要人來澆水和施肥,否則學生和老師的努力就會白費。”

他說,儘管這是在校園內所進行的項目,但不論是董事會、校友會、家教協會,甚至是學生家長,都給予高度的配合,都是學生和老師們最堅強的後盾,進而帶動了整個社區的環保參與。

(大北馬)綠量:麥曼珍華小,環保融入教學實踐生活內
學生及老師種植的冬瓜收成了!左起是司徒秉權及陳敏婷。
(大北馬)綠量:麥曼珍華小,環保融入教學實踐生活內
麥曼珍華小獲澳洲新英格蘭大學青睞到來參訪及交流。
(大北馬)綠量:麥曼珍華小,環保融入教學實踐生活內
三機構慶祝教師節活動,一邊收拾路上垃圾直到榴槤山頂。
(大北馬)綠量:麥曼珍華小,環保融入教學實踐生活內
學生在農曆新年期間學習製作環保舞獅。
(大北馬)綠量:麥曼珍華小,環保融入教學實踐生活內
每一名學生都齊心協力,合作進行環保活動。

(大北馬)綠量:麥曼珍華小,環保融入教學實踐生活內
學前教育班學生進行種植活動,從小學習環保意識。
(大北馬)綠量:麥曼珍華小,環保融入教學實踐生活內
近年來,麥曼珍華小頻頻在各項環保競賽得獎。右二是李依蓉。

(大北馬)綠量:麥曼珍華小,環保融入教學實踐生活內
麥曼珍華小憑著出色的表現,在2022年度成為檳州綠色學校獎最大贏家,橫掃三個獎項。

打開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483点阅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