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5日讯)随着数字金融平台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金融诈骗手段也日益复杂化,国家银行槟城分行经理卡马鲁分享防范诈骗的重要讯息时,特别强调了“3S”防诈骗要点,即识别(Spot)、停止(Stop)和分享(Share)。
他周二下午出席由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传播系学院学生主办的“财智行动”(Mindful Moolah Movement,3M)活动闭幕礼时,这么说。
ADVERTISEMENT
卡马鲁:年轻人学生成诈骗目标
他说,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和其他数字渠道成为了诈骗犯的新猎场,尤其是年轻人和学生群体,因频繁使用数字平台,成为了诈骗的主要目标之一。
他解释“3S”防诈骗概念时说,“识别”是希望民众保持警惕,包括对收到的讯息保持怀疑,尤其是那些过于美好的优惠活动,必须加以思考以判断讯息的真伪。
他说,“停止”是希望民众一旦识别到可疑讯息或与潜在诈骗犯接触时,立即停止与他们的任何沟通,防止被骗。
“至于‘分享’则希望民众一旦发现有诈骗迹象,应及时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分享相关讯息,确保大家都能提高警惕,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AI使诈骗行为更难识别
他也说,诈骗手段正在不断进化,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诈骗行为更加隐蔽和难以识别。
他特别提醒,在面对这些技术挑战时,民众的警觉性和及时反应尤为重要。
“民众是防范诈骗的第一道防线。作为执法机构,国家银行及相关部门将不断加强打击力度,但如果民众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并采取行动,将大大降低被骗的风险。”
“如果不幸成为诈骗受害者,务必第一时间拨打国家诈骗应对中心(NSRC)热线997,最好是24小时内,那我们可以协助冻结该户头的资金转移,并尽快报警,让警方做出调查。”
“财智行动”授招学生理财
理科大学一名女学生近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其每月开销多达4000令吉,这包括了日常饮食、化妆品及面部护理等,而这一番话引发了社交媒体的广泛讨论。
对此,代表理科大学副校长(工业和社区网络)出席“财智行动”闭幕礼的理大工业和社区网络部总监万玛燕博士说,她对此事略有所闻,并指这一现象反映了学生缺乏金融知识和理性消费观念。
她说,理大在推广金融素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希望通过类似“财智行动”等推广,积极帮助学生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峇希雅:用课堂知识应对金融挑战
理大传播学院院长峇希雅博士则说,理大传播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尤其是在活动管理领域,“财智行动”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体现。
“传播学院的使命是培养那些不仅在学术上卓越,还能引领社会变革的毕业生。这次的活动正是我们教学理念的完美展示,它结合了金融素养与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应用课堂知识应对现实中的金融挑战。”
柏蒂娜:鼓励学生明智消费
“财智行动”总监柏蒂娜在代表理大传播系学院说服学传播系YBP408E班的学生致词时说,随着年轻人面临越来越多的金融困境,特别是冲动消费和金融知识匮乏,这项活动旨在通过教育帮助年轻人提升财务管理能力,鼓励他们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养成可持续的消费习惯。
她说,“财智行动”紧扣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特别关注SDG 1:终结贫穷、SDG 8: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以及SDG 12:负责任的消费与生产。
“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赋能,积极影响个人、家庭及整个社区。”
“财智行动”的协办单位是马来西亚财务规划委员会及政治献金委员会,星洲日报为活动的媒体伙伴。
从去年11月27日至今年1月14日已在理大校园举办的活动包括理财辩论会、交流会、座谈会、培训班、理财挑战赛、财智大富翁(MoolahPoly)、财智博览会(MoolahFair)、环保时尚比赛等,吸引了约200名学生的参加。
“财智大富翁”培养基本财务技能
“财智大富翁”是一个财务模拟挑战和小组竞赛,旨在培养学生们的预算、规划和储蓄等基本财务技能。
在颁奖仪式上,第一季赛事的优胜队伍分别是冠军“Huat We Want”团队获得300令吉奖金、亚军为获得200令吉奖金的“Purple Vine”及季军为获得100令吉奖金的“Lonely Lonely Christmas”团队。
第二季赛事的优胜队伍分别是冠军“Legendary”获得300令吉奖金、亚军为获得200令吉奖金的“Air Semulajadi”及季军为获得100令吉奖金的“Baby Bus”团队。
此外,1天花费不超过15令吉挑战赛的优胜者则是冠军诺莎兹瓦妮、亚军萨尔瓦及季军鲁班,他们均赢得了奖状。
与会者包括马来西亚财务规划委员会槟城分会主席陈瑞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