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5日訊)隨著數字金融平臺的普及和科技的發展,金融詐騙手段也日益複雜化,國家銀行檳城分行經理卡馬魯分享防範詐騙的重要訊息時,特別強調了“3S”防詐騙要點,即識別(Spot)、停止(Stop)和分享(Share)。
他週二下午出席由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傳播系學院學生主辦的“財智行動”(Mindful Moolah Movement,3M)活動閉幕禮時,這麼說。
ADVERTISEMENT
卡馬魯:年輕人學生成詐騙目標
他說,社交媒體、電子郵件和其他數字渠道成為了詐騙犯的新獵場,尤其是年輕人和學生群體,因頻繁使用數字平臺,成為了詐騙的主要目標之一。

他解釋“3S”防詐騙概念時說,“識別”是希望民眾保持警惕,包括對收到的訊息保持懷疑,尤其是那些過於美好的優惠活動,必須加以思考以判斷訊息的真偽。
他說,“停止”是希望民眾一旦識別到可疑訊息或與潛在詐騙犯接觸時,立即停止與他們的任何溝通,防止被騙。
“至於‘分享’則希望民眾一旦發現有詐騙跡象,應及時與家人、朋友和同事分享相關訊息,確保大家都能提高警惕,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AI使詐騙行為更難識別
他也說,詐騙手段正在不斷進化,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使得詐騙行為更加隱蔽和難以識別。

他特別提醒,在面對這些技術挑戰時,民眾的警覺性和及時反應尤為重要。
“民眾是防範詐騙的第一道防線。作為執法機構,國家銀行及相關部門將不斷加強打擊力度,但如果民眾能在第一時間識別並採取行動,將大大降低被騙的風險。”
“如果不幸成為詐騙受害者,務必第一時間撥打國家詐騙應對中心(NSRC)熱線997,最好是24小時內,那我們可以協助凍結該戶頭的資金轉移,並儘快報警,讓警方做出調查。”
“財智行動”授招學生理財
理科大學一名女學生近日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其每月開銷多達4000令吉,這包括了日常飲食、化妝品及面部護理等,而這一番話引發了社交媒體的廣泛討論。

對此,代表理科大學副校長(工業和社區網絡)出席“財智行動”閉幕禮的理大工業和社區網絡部總監萬瑪燕博士說,她對此事略有所聞,並指這一現象反映了學生缺乏金融知識和理性消費觀念。
她說,理大在推廣金融素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並希望通過類似“財智行動”等推廣,積極幫助學生提高財務管理能力。
峇希雅:用課堂知識應對金融挑戰
理大傳播學院院長峇希雅博士則說,理大傳播學院致力於培養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學生,尤其是在活動管理領域,“財智行動”正是這種教學理念的體現。

“傳播學院的使命是培養那些不僅在學術上卓越,還能引領社會變革的畢業生。這次的活動正是我們教學理念的完美展示,它結合了金融素養與社會責任,幫助學生應用課堂知識應對現實中的金融挑戰。”
柏蒂娜:鼓勵學生明智消費
“財智行動”總監柏蒂娜在代表理大傳播系學院說服學傳播系YBP408E班的學生致詞時說,隨著年輕人面臨越來越多的金融困境,特別是衝動消費和金融知識匱乏,這項活動旨在通過教育幫助年輕人提升財務管理能力,鼓勵他們做出明智的消費決策,養成可持續的消費習慣。
她說,“財智行動”緊扣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特別關注SDG 1:終結貧窮、SDG 8:體面工作與經濟增長,以及SDG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活動的核心目標是為年輕人提供金融賦能,積極影響個人、家庭及整個社區。”
“財智行動”的協辦單位是馬來西亞財務規劃委員會及政治獻金委員會,星洲日報為活動的媒體夥伴。
從去年11月27日至今年1月14日已在理大校園舉辦的活動包括理財辯論會、交流會、座談會、培訓班、理財挑戰賽、財智大富翁(MoolahPoly)、財智博覽會(MoolahFair)、環保時尚比賽等,吸引了約200名學生的參加。
“財智大富翁”培養基本財務技能
“財智大富翁”是一個財務模擬挑戰和小組競賽,旨在培養學生們的預算、規劃和儲蓄等基本財務技能。

在頒獎儀式上,第一季賽事的優勝隊伍分別是冠軍“Huat We Want”團隊獲得300令吉獎金、亞軍為獲得200令吉獎金的“Purple Vine”及季軍為獲得100令吉獎金的“Lonely Lonely Christmas”團隊。
第二季賽事的優勝隊伍分別是冠軍“Legendary”獲得300令吉獎金、亞軍為獲得200令吉獎金的“Air Semulajadi”及季軍為獲得100令吉獎金的“Baby Bus”團隊。

此外,1天花費不超過15令吉挑戰賽的優勝者則是冠軍諾莎茲瓦妮、亞軍薩爾瓦及季軍魯班,他們均贏得了獎狀。
與會者包括馬來西亞財務規劃委員會檳城分會主席陳瑞春。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