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馬新聞

發佈: 1:34am 10/01/2025 405點閱

急轉彎

平安村

急轉彎

平安村

威北平安村11路不平安 急轉彎 住家頻“被撞”

(北海9日訊)威北11路居民,因為住家屢次被各種交通工具撞上,向檳州首長特別協調官行政中心求助,盼改善此問題。

檳首長特別協調官賴國平今日發文告指出,該中心接獲王女士的投訴,指其住家門口的道路狹窄,且有個幅度很大的轉彎處,交通工具在高速行駛的情況下,很容易撞上她及鄰居的住家。

ADVERTISEMENT

羅裡失控撞毀電燈杆。(檳首長特別協調官行政中心提供)

他說,去年12月就發生了2起車禍,住家籬笆、電燈杆及輸水管都被撞破。

爭取加寬道路

他與威省市議員黃泳瑋、柏淡選區助理鄭春在、協調官特助梁景量、平安村北部社管會成員陳文合及鍾東明,昨早連同威北公共工程局官員到場巡視後,有關當局將在短期內設置車禍黑區警示牌、藍色閃爍警示燈及減速帶,以提高公路使用者的警覺性。

居民住家籬笆數次被轎車撞毀。(檳首長特別協調官行政中心提供)

“此外,我們也會向檳州行政議員再里爾反映這問題,並爭取把道路加寬。”

威省市議員黃泳瑋說,由於該路段旁一邊有巨型輸水管,因此該水管所在處難以加寬,但在另一方向仍可以加寬,惟要移開電燈柱涉及其他部門,包括水利灌溉局、國能及市政廳等,因此他們將從長計議。

王女士說,她居住在當地30多年,住家前的路段向來都是車禍黑區,其住家籬笆至少被撞擊4次,也曾有摩托車騎士撞入住家附近溝渠。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發佈: 2:49pm 21/03/2025 840點閱
總動員保留珍貴歷史《家在平安村》29日首映
封面主文(大北馬)威北平安村馬華學校董事部號召村民拍攝“家在平安村”紀錄片。
“家在平安村”團隊在馬華學校校友會進行拍攝。

(北海20日訊)為了留給平安村人珍貴的歷史紀錄,同時為學校籌募維修基金,威北平安村馬華學校董事部號召村民拍攝《家在平安村》紀錄片,並計劃將全長40分鐘的紀錄片爭取在海外放映。

這也是平安村首次動員村民參與拍攝的珍貴紀錄片,由當地土生土長的黃文彬導演親自操刀。

《家在平安村》已完成拍攝

隨著《家在平安村》紀錄片已順利完成拍攝,村民們感到既興奮又充滿期待,更為馬華學校帶來了意外驚喜,原本設定15萬令吉的籌款目標,如今已突破25萬令吉 。

馬華學校董事長楊志鴻指出,歷經半年製作的《家在平安村》紀錄片將於本月29日,晚上7時30分在馬華學校禮堂舉行首映禮,通過設宴籌款方式,讓村民與熱心人士一起先睹為快。

封面主文(大北馬)威北平安村馬華學校董事部號召村民拍攝“家在平安村”紀錄片。
“家在平安村”由動員村民參與拍攝,將於本29日夜晚在馬華學校禮堂舉行首映禮。
楊志鴻:平安村具深厚歷史

楊志鴻受訪時說,平安村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的社區,當地許多歷史悠久的鄉團和廟宇,都與馬華學校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村民對這所學校也特別有感情。

他說,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平安村的歷史,平安村的前輩們曾提議他編寫該村傳記,然而由於工作繁忙,這項計劃未能成型。

直至某一天,他找回老朋友黃文彬,兩人決定共同啟動這部紀錄的拍攝旅程。在拍攝過程中,由於各個人物的事蹟有所不同,歷史的還原和細節的調整成為一大挑戰。

“不過,當時恰巧馬華學校需要基金維修校舍,因此董事會最終決定結合這兩個需求,策劃拍攝這部紀錄片。”

訪近30村民分享歷史故事

楊志鴻說,紀錄片中的劇情和故事編排都由黃文彬導演一手策劃,他本身也只是幫忙安排村裡的老前輩、社團顧問和主席們的拍攝時間,以及學校歷史和活動的拍攝事項等。

他指出,該紀錄片共邀請了近30名村民參與受訪,其中包括平安村6大鄉團的主席、馬華學校的建校元老、老校友、教師、農牧業者及當地村民等,從不同角度深入分享平安村與馬華學校的歷史故事。

“我們自去年中策劃,8月份開始拍攝,歷時約半年始完成,耗費約4萬令吉;我們也非常感謝6大鄉團的支持和贊助,促使這部紀錄片順利完成。”

封面主文(大北馬)威北平安村馬華學校董事部號召村民拍攝“家在平安村”紀錄片。
楊志鴻(左)講述馬華學校的發展現況。
記錄平安村及馬華學校點滴

楊志鴻說,整個紀錄片共分兩部份,第一部分聚焦於平安村的成立與發展,詳細呈現了該村從初期的艱難起步到逐步發展的歷程,以及村民們如何在各行各業中奮發圖強的故事。

“第二部分則是講述馬華學校的故事,回顧學校從創辦初期的艱難處境,如何在全村人與鄉團的支持與協作下,逐步發展成現今的規模。”

他感謝村民們為《家在平安村》紀錄片的製作踴躍提供寶貴的素材,讓這部紀錄片能夠真實地呈現平安村的歷史與發展面貌,讓後代能夠更加了解與傳承。

藉拍攝紀錄片 籌募校園維修基金

楊志鴻說,由於馬華學校的課室和禮堂超過20年,很多地方已陳舊不堪,因此在紀錄片拍攝期間,董事部也決定藉此次活動,籌募學校維修基金。

“最初我們還擔心情況不如預期,沒想到售票後,僅僅兩個星期左右,就成功籌募了逾25萬令吉。從最初的擔憂,擔心紀錄片不被接受,到如今票務銷售非常火爆,我們感到無比欣喜。”

他坦言,大家對平安村的熱愛超乎董事會的想像,相信這部紀錄片喚起了大家對平安村的無限懷念,反響極為熱烈,希望首映禮能夠順利舉行。

楊志鴻說,導演也表示,不排除未來帶領全村人拍攝一部真正反映平安村故事的電影,若是真有這個機會,他將全力以赴,帶動這項計劃的實現。

他指出,《家在平安村》將在學校進行首映禮後,會考慮在Youtube播放,同時也會爭取在海外放映。

封面主文(大北馬)威北平安村馬華學校董事部號召村民拍攝“家在平安村”紀錄片。
“家在平安村”紀錄沜全長40分鐘,紀錄了平安村豐富多彩的故事。

封面主文(大北馬)威北平安村馬華學校董事部號召村民拍攝“家在平安村”紀錄片。
拍攝團隊在平安村走透透取景和訪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