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

雄医解码

发布: 3:24pm 27/12/2024

雄医解码

林本雄

耳鸣

焦虑

耳鼻喉科

雄医解码

林本雄

耳鸣

焦虑

耳鼻喉科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耳鸣难治?先从缓解焦虑开始

文/林本雄(耳、鼻、喉、头及颈部专科医生)

你有没有发现,吃辣之后,有时会感到耳朵嗡嗡作响?这是巧合,还是身体在给我们发出警告?

门诊接诊了一位病人,她近期在中国旅游时,特意挑战了当地有名的“变态辣”火锅。品尝火锅时,她感到刺激十足,既过瘾又上瘾。然而,随着辣味逐渐加深,她在吃到一半时开始感到耳朵嗡嗡作响,出现了的症状。那晚,耳鸣的情况逐渐加重,甚至让她整晚难以入睡。隔天她到当地的挂诊,医生经过检查后认为问题不大,并为她开了一些维生素类药物。

ADVERTISEMENT

然而,在接下来的旅行中,耳鸣并没有明显缓解,反而断断续续地影响她的日常活动。即便回国后,症状依旧持续,最终她不得不再次寻求耳鼻喉科的专业检查,希望能够明确病因并获得针对性的治疗。

除了吃辣,我也曾经接诊过一位病人,他的耳鸣是在喝了过多的咖啡后引发的,同时伴有心跳加快的不适感。

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个体主观感受到耳朵内或头部产生的嗡嗡声、嘶嘶声、铃声等声音。它既可能是短暂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由内耳、听觉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引起的症状,是一种常见但复杂的听觉感知问题。

吃辣和咖啡过量引起耳鸣的原因虽然不同,但它们都与身体的生理反应和神经系统的刺激有关。吃辣时,辣椒中的辣椒素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扩张或收缩,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耳鸣。而咖啡因则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加心跳和血压,可能导致内耳的血液循环不畅,也能加剧耳鸣。尽管两者的具体机制不同,但它们都会通过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导致耳部供血不足或神经敏感,进而引发耳鸣。

其实,无论是吃辣还是咖啡过量,这些只是引起耳鸣的诱因之一。实际上,耳鸣的根本原因通常与听力下降或耳垢阻塞等问题有关。

耳鸣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常见的病因包括耳垢堵塞、听力下降或耳部感染等。如果是耳垢引起的,清理耳垢即可;如果是听力下降,可能需要助听器或耳蜗植入。如果耳鸣由中耳炎、耳部感染等引起,抗生素或抗炎药物是必要的。如有需要,也会进行头部CT或MRI扫描,以排除脑部病变或其他结构性问题。对于长期耳鸣,患者需定期复查并调整治疗方案。

然而,往往是加重耳鸣症状并导致耳鸣难以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焦虑会放大个体对耳鸣的感知,使患者更加专注于耳鸣的存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耳鸣引发焦虑,焦虑又使耳鸣加重。这种心理与生理的相互作用,常常成为耳鸣难以缓解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耳鸣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处理可能的生理病因,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管理焦虑和情绪,减少耳鸣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这也提示我们,耳鸣并非单一因素引起,饮食和生活习惯往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03pm 07/03/2025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脖子长个包,不一定要开刀!

有位病人站在镜子前整理头发时,突然发现脖子上鼓起了一个小包,吓得立刻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害怕,脑子里全是“甲状腺肿块=癌症=手术切除=终身吃药”的可怕画面。带着满满的焦虑,她来医院找我检查。

没想到,经过详细评估,她的情况并不严重,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另一半还能继续工作,不影响生活。手术后,她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早知道就不自己吓自己了!”她觉得这次经历太值得分享,希望我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甲状腺结节不一定要整颗切除!

简单来说,甲状腺肿胀是整个甲状腺变大,可能是因为缺碘、炎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而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里长出的小块,有的只是普通增生(良性),有的可能是癌变(恶性)。

但别紧张,不是所有甲状腺肿胀都需要治疗,也不是所有结节都要切除。关键要看它是否影响健康,以及它的性质是否可疑。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并不代表一定要做活检。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如果结节小于1厘米且外观良性,通常只需定期观察;但如果结节较大,或出现边界不清晰、微钙化等可疑特征,才需要做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进一步检查。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打针取样’,关键在于它的风险评估。

医生绝对不会在没有足够医学理由的情况下,随便切除整个甲状腺,因为这项手术有一定风险。首先,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其次,甲状腺和声带神经非常靠近,手术过程中如果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永久性声带麻痹。另外,甲状腺旁边还有甲状旁腺,它负责调节体内钙质,如果受影响,可能会引起术后低钙血症,导致手脚麻木或肌肉抽搐。因此,医生会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甲状腺结节经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检查后,没有发现癌变的迹象,医生通常只会切除一半的甲状腺。这样,另一半仍能正常工作,患者一般不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有时候,手术切下后的组织送去化验后,才发现是癌症,这就是术中的“意外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再进行一次手术,切除另一半甲状腺,以确保治疗更彻底,并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

另一种方式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FrozenSection)。如果术前FNA结果可疑,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癌症,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取出一小部分甲状腺组织,立即送去病理化验。病理医生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切片检查,以初步判断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确诊是癌症,医生会在同一次手术中切除整个甲状腺,避免日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如果结果良性,则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保留另一半功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滤泡型甲状腺癌在快速检查时不容易分辨,需要更详细的病理分析才能确诊。因此,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其实,即使确诊是甲状腺癌,也不一定要切除整个甲状腺。例如,如果是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肿瘤很小(通常小于1公分)、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医生可能只会切除一侧甲状腺,让另一半继续正常工作,病人也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如果癌症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医生通常会建议切除整个甲状腺,并配合“喝电水”(放射性碘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所以,是否需要切除整个甲状腺,取决于癌症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有肿块就切。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癌症,也不等于一定要整颗切除。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重要的是找专业医生评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定!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